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文汇》2008,(12):11-11
报载,河南省新乡市某县教体局向全县师生印发了《中小学生安全责任协议书》,要求在校生家长签字。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则认为《协议书》内容“偏心眼儿”,部分家长将《协议书》视为“生死状”,干脆拒签。  相似文献   

2.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家长育儿素质。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纲要》等法规,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教育教学情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开展“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家长研讨会”等活动,请有成功家教经验的教师介绍经验。组织开展家教征文活动,以推动家长学习家教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设立《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能增进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有时《家长园地》却成了“广而告之”通知栏,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近年来,我园把加强《家长园地》建设作为搞好家园共育的一个切入点,通过“一变三注重”密切了家园联系,提高了家园共育的质量,为全面形成家园合力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家长》2004,(12)
2004年马上就将成为历史,崭新的2005年即将到来。2004年,在广大读者的支持之下,《家长》月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在此不胜感激!为了更上一层楼,2005年的《家长》月刊将以全新形象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以求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改版后的新《家长》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更加具有知识性、可读性和参与性。尤其是在参与性方面,新《家长》改版或增加了“专家在线”“谈谈吧”“两代之间”等编读互动性栏目,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贴近家教实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家长》是永远离不开读者的支持的。在新的一年里,新《家长》依…  相似文献   

5.
2006年初,《家长》和搜狐教育频道联合举办了“当家长的尴尬事”征文活动。活动启动以来,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朋友们的来信,信中倾诉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尴尬。为此,《家长》专门开辟了“咨询师支招解尴尬”栏目,请《家长》春晖热线的资深咨询师为大家答疑解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周润甘 《教育导刊》2006,(11):58-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引入“家长教师”助教这一模式。借助“家长教师”这一教育模式,有利家园教育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一)根据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家长助教”一般来园的“家长教师”都是小朋友的父、母或祖辈等。我们发放给家长参与助教的“调查表”,调查的项目有职业、经历、特…  相似文献   

7.
2002年第3期《中华家教》刊载的孙云晓先生的《改变观念从改变称谓开始》的文章,提出:要改变家长制作风,必须首先把“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1.“家长”与“父母”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样“父母”虽然也是孩子的家长,但不能代表孩子  相似文献   

8.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我园依据纲要精神,树立大教育观观念。体现“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互动共育,促进发展。我园“打开幼儿的大门,让家长走进来,让家长了解幼儿,让家长关注课改!”潜心探索、探究“家园、社区”共育。第一招家园沟通的“小灵通”———《家园联系册》。虽然填写《家园联系册》无形中增加了老师、家长的工作量,教师每周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为每个幼儿填写在园各方面较为典型的表现,同时家长的填写也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实践证明,《家园联系册》很受…  相似文献   

9.
去年,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个规范家长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条例,是对父母教育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帮助广大家长学习《规范》,理解《规范》,运用《规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本期起,我刊将开设“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讲座”,逐条讲解《规范》内容。同时,附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全文,供家长们学习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10.
朱广兵 《班主任》2010,(9):30-30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近一半学生家长在外地工作。不过,我们的班刊——《家校通讯》有效地解决了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问题,为双方搭建了一座交流的平台。《家校通讯》的主要栏目有“校务公告”“班主任寄语”“家长园地”“名人与教育”“教育热点”“童声”等,  相似文献   

11.
通江县诺江镇二完小“家长学校”划办于1984年9月,现已开办15届.每年新生入学的同时,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怎样教孩子》等知识;学校还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召开家长座谈会及子女教育研讨会,参加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掌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我班开设了《快乐家园》家长专栏,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快乐家园》包括了“课程单元说明”、“一周教学计划”、“育儿知识”、“孩子学会了”、“感谢与分享”、“请您帮助”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充分发挥其实效,使我班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课程单元说明”是让家长了解孩子每月学习的主题内容和对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家长在了解其主题实质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丰富…  相似文献   

13.
曲艳霞 《山东教育》2008,(10):39-4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对此,我们在反复领会新《纲要》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合作伙伴”“家长主动参与”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等方面下实功夫,做真文章,在有效推动家园互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看了《早期教育》1997年第3期《日本幼教见闻——巴扎》一文,我们很受启发,决定在“六一”节也搞一次富有中国特色的“巴扎”活动。 活动前,我们先指导家长阅读“巴扎”一文,要求每位家长提出一套开展“巴扎”活动的方案。然后,我们综合家长的建议,决定此次活动所带物  相似文献   

15.
试验     
《班主任之友》2004,(7):61-61
★浙江省德清县近百所学校制订《学生孝敬常规》,印发《孝敬实践笔记》,并通过评选“孝心娃娃”等活动,把特色德育教育引向深入。同时,德清县还把道德教育从学校向家庭、社区延伸。许多学校开设的孝敬课,不仅让青少年读故事、集格言、学礼仪,还要求做家务,体验父母的辛劳,为老人剪一次指甲、洗一次脚。★“要关心家长的身体,遇到家长生病,要像家长关心自己一样”;“要体贴家长的辛苦,主动为家长做些家务”;“不要只顾自己,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家长吃”……这些“条款”就是大河区华成小学学生与父母签订的《孝敬教育协议书》中的内容。华成小…  相似文献   

16.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认真理解和领会了《指南》中所提出的核心概念,更新了教育理念,优化了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依据《指南》中“家园合作”的理念,深刻领悟了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家长从以往的“幼儿园教育的被动配合者”位置转换为“幼儿园教育的主动合作者”位置,将家园合作的关注点从“幼儿园应该引导家长参与”转变为“幼儿园、家长、社区共同为幼儿做什么”上来,摸索出了一条《指南》实施过程中家园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库一 《家长》2002,(Z1)
不改白不改,一改添光彩。以此评价今年2-3期《家长》杂志是恰如其分的。手捧一本2-3期《家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一大一小的两幅人物图像。“英俊”的爸爸和人见人爱的小女孩那“美而不俗,靓而不佻”的形象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庄重、可爱,而封底图像蒙娜丽沙怀抱一份《家长》则愈加高雅、神采飘逸。巧妙的组合,和谐美观的《家长》真的靓丽无比。封二“九寨胜景”一组照片,或颜色夺目,或芳味醉人。其视觉冲击力和亲和力实在令读者享受了“那是画是歌更是诗”的“美”。整本的  相似文献   

18.
刘志 《学前教育》2008,(1):30-3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家园工作中,如何注意克服“功利”思想及“功利”行为。使家长以持久的热情关注幼儿园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家长》1996,(6)
《家长》是期刊丛林中的一棵新苗,今年开始在全国邮发,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关怀。今年第3期本刊发表《与您商量——致读者》以来,我们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真诚地阐明自己的意见。《家长》是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的帮手,当个好帮手必须按家长的意见办。当我们编完今年这最后一期,掩卷回顾,是否担起了“家长之友,学生之师,教子之灯,辅导之梯”的重任?“自我感觉良好”不足为据,读者评断方可认定。为明年本刊办得“不求最好,只望更好”,特做一次“问卷调  相似文献   

20.
“时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么大,学校为什么要叫学生读背《三字经》、《弟子规》呢?”2006年底。一封家长的反映信走进了市长信箱,刚开始尝试国学教育的前进小学遭遇了“滑铁卢”,满腔热血换来的是家长的不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