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1941年5月,大公报在重庆曾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奖。正如张季鸾先生所表示的,它不仅是大公报一报的荣誉,而且它象征国际新闻界对于为民族尊严、国家独立、世界和平而奋斗的中国新闻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事隔40年,在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接受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骑士荣誉勋章”,同样地,不仅是费彝民个人的荣誉,而且是每一个决心终生从事新闻事业的人感到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2.
3.
李谋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杰出广告人。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国内广告界多数人都还不明白"广告创意"为何物的时候,他就以《强力荔枝饮料》电视广告片的卓越创意和精良制作,在业内崭露头角了。这一作品的产生及其影响,开启了我国现代广告的"创意时代",带动了国内电视广告创作  相似文献   

4.
【相关链接】:口述者李蓼源,1925年3月生,河南省淮阳县人,国立山西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侍从秘书。1945年在阎统区因“共产党嫌疑案”被捕入狱。1948年经中共地下党和爱国进步人士营救出狱后,在北平以民盟身份参加党领导下的反蒋、救国、民主运动。曾先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国后曾任山西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整理者李豫是其长子,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5.
刘毅 《北京档案》2000,(12):36-37
毛岸英同志牺牲近50年了,年轻时我有幸与他相识,又与他在一起工作过,战斗过,在抗美援朝50周年到来之际,写此短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6.
"要整体,要块面,要把握主次关系",这是已故画家陈逸飞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认识陈逸飞是在1973年,那时我经隔壁弄堂的长笛演奏家徐仁爱女士介绍,拜上海京剧院邵隆海先生为师学习油画.邵隆海196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油画系,与陈逸飞同在油画雕塑创作室工作.  相似文献   

7.
“杨小凯是个工作狂。我们的秘书曾经说,小凯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7天。为了他的健康和家庭,我曾经多次劝他减少工作。但他说,有时候(其实是常常)很难停下来。”“他被诊断为肺癌时,医生预期他的寿命只有3~6个月。但他有很强的生存欲望,顽强地与疾病抗争了2年多”  相似文献   

8.
"与这样的人共事心里踏实" 我认识穆青是在50年代中期.当时,苏联舰队访问上海,我和戴煌奉总社之命去上海采访报道.我还记得,当时担任上海分社社长的穆青正在生病,面色苍白而虚弱.他躺在锦江饭店一间客房的沙发上,同我们一道研究报道.苏联舰队驶入黄浦江口情景的特写,就是他出的主意.戴煌搭乘一只小艇,冒着风浪颠簸,迎到外海发出第一篇新闻.另一次,则是苏军红旗歌舞团来华访问演出,我奉命随团采访再次到上海,也是在他指导下完成报道的.  相似文献   

9.
深受观众喜爱的成都电视台记者郭月,在她的事业上早已是硕果累累。读罢叶文林的《我所认识的郭月》,才了解到一切成就的取得与她那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因此,她屡获新闻界的荣誉和嘉奖也不是偶然的了。现把叶文林的评介及郭月实地采访川藏线的经历(见本期第4页)一并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朱总,时尚集团的吴总刚去世了.我看过您的一篇博客,您跟他应该是朋友,不知道您知道么.跟您说一下." "啊?我不知道啊.真的?" 早上(8月21日)一个年轻的朋友在MSN上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乍一看,震惊之下,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求证.  相似文献   

11.
早听说扬中有两位雷锋战友,多年来在每年3月5日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前后义务宣讲雷锋先进事迹.今年2月10日至13日,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2周年前夕,笔者有幸约请扬中目前唯一健在的雷锋战友——原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副主任孔繁顺进行了两次访谈.另一位战友,曾任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干事的金国宝已于4年前去世.提起雷锋,孔繁顺老人一脸兴奋,侃侃而谈.在访谈过程中,他向笔者展示了珍藏的一件宝贝——1张4时雷锋穿一身军装手持冲锋枪的正面黑白照片,该照片是1961年雷锋在牺牲前一年赠送给他的.孔繁顺当时在部队是怎样认识雷锋的?与雷锋有哪些交往?雷锋又怎么会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他的呢?面对疑惑,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雷锋故事.  相似文献   

12.
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上,易中天频频亮相,他用幽默机智、神情并貌、通俗浅显的说史方式,把古代三国人物品了个淋漓尽致。随着他一系列著作的畅销,他成了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尽管各类媒体对易中天  相似文献   

13.
江淮才女初露头角 我与戴厚英相识,始于一九六○年,而真正"认识"她,成为知友,那是差不多二十年以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她写<诗人之死>的时候了.但要说她这位江淮才女,还得从一九六○年说起.那年上半年,上海作家协会召开以批判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艺(所谓"挖祖坟")的作协会员大会.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这么一句名言:“人的两种魅力最可贵,一种是知识的魅力,一种是人格的魅力。”我觉得它们在茂松身上,都能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5.
我没有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过书,业务上可以说毫无往来,但对于该社原社长田荣璋教授却感到还是有话可说的。现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创立已经10周年了,这是一件大喜事,就把我的这些想说的话写出来,以聊表我由衷的祝贺吧。田荣璋教授对我来说,可谓神交已久却又交往不长,只是在一年多前的一个会议上才有  相似文献   

16.
香港传媒完全由市场导向,市场决定其生存状况,因此,传媒之间竞争残酷,记者之间竞争激烈。媒体的高度商业化,既带来了许多好处,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正如英国《泰晤士报》一位资深报人所说:“香港没有世界一流的报纸,却有一流的记者”。的确。香港记者的敬业精神令世人钦佩。由于研究的需要.笔者在香港接触过不少记者,发现他们身上有些长处值得内地记者学习;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深圳荔枝节期间和最近的深圳中华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八周年暨二厂投产庆典活动期间,都邀请了香港新闻界同行前来采访。与他们打交道数次,深深被他们的抢新闻的意识和主动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内地记者与港澳记者一起采访同样对象,水平的高下和工作态度一下子就表现出差距。港澳记者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记录了笔者的一些感受,推荐给新闻界同行。 主动抱新闻 没有单打一 1992年6月28日中午,50多位深圳记者和港澳记者在《深圳特区报》集中,分乘两辆大巴前往香蜜湖海龙宫,参加荔枝节的开幕式。一到海龙宫,热情好客的主人把记者们请到休息室吃水果,喝饮料。内地的记者们坐在休息室尽情  相似文献   

18.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可是在黄河故道南岸的虞城县贾寨乡的一座农家庭院里,一位中等个儿,圆脸瞠,说话文雅而又风趣的青年仍埋首案头奋笔耕耘。他就是河南作家协会会员,23岁的青年农民高青坡。我认识高青坡是1983年。那时,他在高中才“自我结业”,找到我的门上,说自己要联络三十几个乡镇的青年文学爱好者,成立一个春草文学社。这位从街南头打到街北头,爱打抱不平的武夫,要弃武修文,真把我吓一跳。抬头看看,太阳还是从东方升起,一切正常。野马要耍笔杆子,行吗? 此后,我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农民与高青坡结成了忘年交。我发现高青坡有两个特殊细胞,一个是  相似文献   

19.
张伯海经常被人称呼张司长。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时设置期刊管理司,他就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调任首任司长。屈指算来,他离任也快十年了,期刊界不少人依然叫他张司长。到底是出于称呼官衔的从众心理,还是认同他为官一任,为期刊发展做了奉献,我没有一一细问。我知道,他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事期刊管理的官员。从到北京印刷学院任教以来,我就喊他张老师。我曾喊他张先生,可以叫他张书记、张会长,觉得还是叫张老师好。记得初到学院办公楼去找他,我好几次  相似文献   

20.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卓有影响的一家大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1926年,胡政之、吴鼎昌、张季鸾接办后,标榜“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方针,励精图治,使该报名噪一时,并于1941年在重庆获得美国密苏里学院新闻奖,这是国际新闻界授予中国报纸的一个很高的荣誉.此后《大公报》江河日下,大际的《大公报》先后停刊,原有的《大公报》,仅剩下香港《大公报》一家,开始了新创业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