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一篇奇文,千百年来倍受称誉。我们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品味文中水乳交融的情、景、理,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而要完成这一系列审美活动,就必须抓住文中的一组关键意象——“水”与“月”。大文豪苏东坡似乎对“水”与“月”情有独钟,无论是开篇的写景,还是中篇的抒情说理,抑或收篇的主客同乐,始终都是抓住“水”与“月”这组关键意象来完成的。“水”与“月”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串连起文中的情、景、理,读来让人时时觉得置身于水光月色与水声月影的交相辉映之中。  相似文献   

2.
抓住晏几道和纳兰性德词中“月”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二人笔下的“月”在内容、作用、形态、意象群方面的相似和相异性。并从词体演变角度探讨了产生这些异同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陆建平 《现代语文》2005,(11):42-43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反复揣摩、体味,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分析意象之间的关系,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鉴赏诗歌意境的关键。一、把握意象的“小”和“大”分析诗歌切忌空泛,要抓住其中“小”的典型细节,体会整体的形象和感情,即“大”的意义。例如:杜甫《北征》诗中,描写“小儿女”身上的补丁,“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运用这个细节来表现杜甫家人艰难的生活,就很有力。破衣服补上这块颠三倒四的绸子补丁,说明其家人穷得连一块合适的补丁也没有,在“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  相似文献   

4.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巴山”是指大巴山脉,“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  相似文献   

5.
《菅家文草·后集》中月意象的变化发展,揭示出菅原在继承传统上的新发展,以及月所体现出的菅原思想的变化。“月”从传统的时间意象到自然的审美意象,再到“意”“象”化合的情感意象逐步深入发展,但随着诗人情感的极端化,月意象又从情感寄托物回归到了其初始的自然意象。“一轮明月,几多情怀”,菅原把外在的语言表现与内在的情感思想有机结合,使诗文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开拓了与既往作品截然不同的崭新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梅 《语文天地》2015,(10):39-40
古诗词犹如一幢由作者的心灵、才智构筑的高楼大厦,是诗(词)人丰富情感的产物,而这种情感又往往物化在作品的感性形象之中,这就是诗词的“意象”,它是外在的客观物象与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的统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涌现了丰富多彩的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充分利用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体验诗词的美妙境界,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抓住物象,在情感中感知意象由于学生对作者“意”的深切体悟是通过  相似文献   

7.
说梧桐     
文丽群 《教师》2008,(4):97-97
诗歌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隋感。这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它成了作者表达情志的具象载体,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境生于象外”,意象体现着诗歌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所以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  相似文献   

8.
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是一个审美过程。在这个审美体验中 ,除了诗歌的韵律美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感受 ,最大的审美体验恐怕就是古代诗歌中的映像之美。古今中外的文艺评论家常把它比喻为水中影、镜中像。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这一审美体验 ,我们从许多优秀篇章中可感受到。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著名绝句《巴山夜雨》中用神奇的笔调 ,真情洒露 ,随意写来 ,却产生了动人的效果 :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似文献   

9.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要做有心人”,这句话道出了作文成功的一个秘决,就是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出了屈原不屈不挠的追求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出了文天祥可歌可泣的爱国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苏轼真挚感人的兄弟之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出了李商隐志同道  相似文献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通常指自己的妻子。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  相似文献   

11.
《全唐诗》中灯意象很多,而灯意象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唐代文人情深,“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唐代文人思深。象由心生,因而笔者试从灯意象入手,去观照唐代文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以期对其进行浅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无题”诗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分别在中国与英国抒情诗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诗歌的意象着手,来探讨二者诗歌中意象共同的主要表现形式——潜沉的意象和扩张的意象在诗歌中相同和不同的表达,并简单梳理造成这些差异背后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的创作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意向的形成,意象的孕育,意境的升华。从意向到意象,从意象到意境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生成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古诗词教学应是引领学生对艺术进行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必然要经历“意向——意象——意境”三个境界。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文化语境中的罂粟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罂粟由于其物质属性和与中国历史的特殊关联 ,一直以“禁忌”姿态在社会中处于隐性、边缘地位。然而 ,新时期以来罂粟意象渐呈繁盛趋势。从“双重人”的指称到颓废家族的“风月宝鉴”,从世纪末都市的喻示到迷狂艺术的镜像 ,罂粟意象的主题发展过程反映了新时期以来变态美的崛起、多元喧哗的文化语境 ,是“致幻时代”的一个表征。——从某种程度上说 ,罂粟意象为当代文化语境设置了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15.
秋之美     
程昕妍 《新读写》2013,(11):28-29
心思细密,文采斐然,作者很善于抓住秋日独特的意象,与内心的情愫发生碰撞。此外,敏锐的洞察力、诗意的语言、悠然的文风,更让这篇咏秋随笔锦上添花。如果能抓住“美”字,做出更深的剖析和见解。那“秋之韵”便呼之欲出了。  相似文献   

16.
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具魅力的意象之一,它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一般也都带有特定的含义。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唐诗中有很多作品描写到了“月”。本文通过分析教材中“月”的意象含义,让学生对“月”的意象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千多年前李商隐曾望着这连绵不绝的雨兴叹——你问我归家的日期,归期遥遥无期啊,巴山的夜雨已涨满秋池,阻断了道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坐在窗前秉烛长谈呢?一千多年后,我也同样坐在这窗前,望着这连绵不绝的雨兴叹。我与李商隐相隔千年的时光长河,心境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可以说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在作品中。意象是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读透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纵观历代别离诗词,“月”是它们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之一。但“月”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到唐宋时期才备承看顾。在中国文学史上,先由南朝谢庄的《月赋》开借月咏别之先河:“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唐宋及其以后的诗人,皆踵武谢氏,以月为意象的别离诗词纷纷涌现,日趋精工。尤其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唱叹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月之圆缺比况人之离合,一语道尽世间所有聚散悲欢的风景,诗情与哲理兼具。正是因为月亮的时圆时缺与人间的忽离忽合恰相仿佛。“月”便自然而然地生成固化为生发别离主题的意象。  相似文献   

20.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题记(一)云中传来你的素笺,在一个雨滴清凉的秋夜。寒风路过雕花木窗,檐雨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