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性意识、生成性意识和资源性意识是三大课程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意识上应该做到:以师生为课程的主体建构学习;在批判与创造中动态生成课程;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开发多种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智慧潜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从学生课程资源、教师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积极开发并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次对西藏自治区普通中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结果表明:西藏自治区尤其是农牧区中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观念淡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能力较弱;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渠道单一、效率低下.因此,只有将英语教师作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同时重视学生这一课程资源,整合、优化社会各方面资源,才能促进西藏自治区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是对传统“他人导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挑战,体现了以师为本的教师教育理念.课程变革的“常态性”、“问题性”、“情境性”和“生成性”为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提供了契机.基于“多维度论”的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将教师学习视为一个内外统一的发展过程.自我引导、经验建构、反思、知识转化、共在性成长是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特征.教师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学校场域下教师学习精神、制度、物质及管理环境的创设是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5.
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包括学生的提问、错误、好奇心、差异等.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使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为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意识的要求,教师应树立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使之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课程资源开发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随着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也在不断发展。从课堂教学的视角,探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类型和价值以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提高课程资源的品质和利用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就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提出具体在物理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地方性课程资源的构想,包括蒙古包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蒙古族乐器、那达慕项目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发挥蒙古族谚语的教育功能,力求民族文化能有效地融入中学物理的课程教学,更好地发挥地方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的地区优势.同时,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方性课程资源对深化民族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思维差异甚至错误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却被忽视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教师专业能力体系有着自身独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根据各种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和适用范围的不同,从影响教育对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以研究分析学生、教育沟通交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教育监控反思、教育研究、终身学习、教育创新为核心的教师专业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