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些老照片     
十三 《围棋天地》2011,(6):M0001-M0002
“老照片老故事”的征集,应该感谢棋迷网的磨刀石网友.是他贴出的一张老照片引发了我们这样的念头。我们这些下围棋的人.我们的下围棋的亲人和朋友们,与围棋一同走过了那么长的岁月.而暮然回首,我们会发现.所有曾经留下的痕迹都是财富.而且这财富甚至还超越了围棋。  相似文献   

2.
围棋,历史悠久,其缘起于何时,由国内的典籍已难断定。虽然《大英百科全书》等书对围棋的起源有详细的年代记载,但均难采信。《大英百科全书》中说:“围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于中国。”《美国百科全书》说:“围棋于公元前2300年由中国发明。”但他们这一论断的根据是尧造围棋,而公元2356年,即所谓的尧即位元年,也是后人依据辛亥革命时期出版的《民报》上使用的黄帝纪年推算出来的。围棋起源如此扑朔迷离,于是,从一开始,围棋就为许多神话传说留下了衍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余昌民 《围棋天地》2005,(22):57-65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9月。离《清华围棋纪事》上篇首页的那张“围棋小屋全家福”已经过去了三十七年。三十七年足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轨迹,而不变的,则是心中那份对木野狐的痴恋和“小窗灯下又鏖兵”的温馨记忆。当中国围棋又迎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这群因围棋而结缘的清华学手也走到了他们人生和事业的收获季节。后排左三:常振明,现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后排左四:吴元,现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后排左六:常振工,现任加拿大CBL数据恢复公司总裁;前排左五:金柏苓,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前任院长,总工程师……在他们闪亮的人生轨迹中,围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生总有聚散离合,今宵把酒言欢,明日又天各一方。也许短暂的重逢难以慰藉长久别离的伤感,但围棋的种子却因此而随风播撒到更远的地方,这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学弈记     
黄金叶 《围棋天地》2011,(7):112-115
儿从五岁学弈,小学二年级结业成为业余5段,历时三年六个月。这三年六个月间,见证了一个五岁小儿到八岁少年的成长。许多往事历历如昨,这些往事如珍珠般串起儿快乐的童年。虽然儿已经一年多没有学习围棋了,然围棋在儿心中涛声依旧,我相信围棋对儿的影响将伴随他的终生。  相似文献   

5.
袁江 《围棋天地》2013,(19):106-107
现在谈起小林光一,可能年轻的棋手和棋迷都印象淡薄,即使对其有些浅尝辄止了解的人,或许也早巳把他当做腐朽落伍的日本“老人围棋”的代名词,鄙夷中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确实,以小林为代表的“六超时代”早已如樱花般凋落逝去,无论是六超本尊还是他们的围棋理念都已不能适应于当今的时代。但对于向笔者这样忝长棋龄多年的老棋迷来说,却似乎迎来了一个客观评价小林的机会,这是当时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6.
《围棋天地》2006,(1):70-70
围棋是吃子的游戏吗?罗洗河用一场经典战役对此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他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沙滩上煞费苦心地堆起了一座摇摇欲坠的城堡,然后弃如敝屣般将它一把推倒,很神气地站在那里说:这是属于我的领地。而他的对手崔哲瀚则不得不像吃毒药般吞进送上门来的数十颗棋子,最后将胜利拱手相让。这盘富有戏剧性的对局带给棋迷的快乐足足可以持续一个冬天,无论这只可爱的“小猪”是否能在三星杯决赛中登顶,我们都愿意相信,他还会不断地为棋迷生产这样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忘忧会教仙     
互联网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艺术创作。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到《老鼠爱大米》,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沙僧日记》,在音乐与文学领域,网络率先使艺术创作平民化,走入寻常百姓家。借助于这一方看似虚幻的时空,很多人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古老的围棋艺术似乎与标志着现代文明的互联网具有某种天然的默契。众多的围棋网站已经成为棋迷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纵情黑白世界,鼠标和键盘敲出的,既有十九路烽烟弥漫,也有如清泉般闪光的文字。《忘忧会散仙》是近年来网络围棋文学中难得一见的佳作,它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些下棋的人和他们的生活点滴,还有在这些棋人棋事背后所蕴含的对于生命的思考。那些或哭、或笑、或执著、或迷惘的故事,无一不发人深省,正所谓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悲。在征得原作者(现居美国的董先生)同意之后,本文得以刊发。因篇幅所限,我们只能对原作进行节选,如有遗珠之憾,敬请作者谅解。希望通过刊载这部优秀的网络围棋作品,表达我们的两个心愿:在网络围棋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有更多更好的围棋文学作品问世;同时,但愿围棋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8.
围棋与离婚     
俺这篇东东是要说围棋和离婚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这下围棋的离婚率特高。中国老少三代风云一时的高手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刘小光全无例外地离过一把(老聂这第二把也……)。特立独行的马妖在一纸休书之前所要做的也仅是怎么让那个已在米国呆了好几年的“她”少刮走点儿银子而已。再小一辈的常昊刚结婚,我嘴上积德就不咒了。这专业的不说了。业余的,不知您下不下围棋,您自个儿掰手指头数数看。反正俺认识的棋友当中,说结过婚的人里有60%.以上都离过绝对是谦虚了点儿。 下围棋能提炼激发人潜意识中的某些秉性。具体地说,有一定…  相似文献   

9.
正如由于马可波罗的传播而被意大利人发扬光大成意大利“国粹”的原中国面条,作为“舶来品”的足球运动却成了巴西的象征。在这里,足球如太阳般高高凌驾于其他所有运动之上;在这里,所有的人为足球或纵情歌舞狂欢,或肆意悲嚎闹事;在这里,走出了堪称世界第一规模的“援外大军”,源源不断的巴西球员浪迹于寰宇,漂泊于炊烟长起的五大洲.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为什么有的巴西球员在第二故乡不再称巴西为自己的祖国?走出国门:光荣与梦想让我们将时光倒溯至70年代。1970年世界杯冠军巴西队中有两名球星远涉重洋来到了法国.他们是…  相似文献   

10.
在第八局的前一年,知得接任了第八代掌门人,改名为仙知。所以,本局是元丈与知得以仙知的名义所下的第一盘棋,因为此后二人再无对局,所以这也是最后一局。此时,二人均已过不惑之年。也许是有意将精力倾注于培养后来人,故过早地离开“第一线”。在此后至告别棋坛为止的二十年的岁月里,二人一直向后来者展示着不断进取的围棋技艺。  相似文献   

11.
《围棋天地》2008,(13):12-12
人生七十古来稀,经历过苦难的岁月,又感受着飞速的发展。回顾几十年的围棋生涯,是围棋陪伴着我走到了今天,在围棋中我认识着这个世界,感悟着有限的人生,享用着无尽的快乐。围棋的魅力,会下围棋的人自然知道。可是围棋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回顾几十年的围棋生涯,我总结了围棋的十大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杨晓华 《围棋天地》2005,(10):69-69
1998年3月去非洲埃塞俄比亚参加路桥工程建设,作为一个围棋迷,我忘不了带上一副棋具和几本《围棋天地》杂志,心想在国外那漫长寂寞的岁月里,围棋将是我的一位好伙伴。  相似文献   

13.
棋趣无穷     
从小到大总是痴迷于棋道:儿时,懵懵懂懂,在红黄蓝绿各棋子的进进退退中,得到了快乐,总得一粒翻来滚去的骰子,决定了整个棋局的胜负;稍大些了,又被连珠五子棋吸引住了,横的、竖的、斜的,黑白错,乐在其中;再大一些时,对象棋中的拼斗搏杀产生了厚的兴趣,调兵遣将,进退思虑,乐此不疲;如今的我一头扎进了一个纵横交错、黑白辉映的世界里,深陷其中,废寝忘食,找到了新的乐趣,这就是围棋。围棋与游戏棋不同,它在一招一式、一交一往中决定了棋局的命运,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围棋与五子棋有异,它远观大局,天马行空…  相似文献   

14.
多彩的赛会     
王锐 《围棋天地》2014,(1):10-12
临近12月中旬.对许多棋牌媒体来讲,都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鸟巢旁的国际会议中心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桥牌、国际跳棋五个项目的精英.他们在赛场上一较高下.媒体们在赛场外捕捉各路焦点。对于习惯于棋牌项目“单打独斗”的媒体.已经是第三届的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无疑是年关前的一场盛宴。关于智英会,综合性媒体需要关注每一个项目,而对于天地.围棋当仁不让是我们绝对的焦点,但这也是全年唯一一次可以去感受多彩的智力运动的良机。  相似文献   

15.
谢锐 《围棋天地》2005,(5):50-51
对于棋手们来说,棋盘中的天地很大,但棋盘外的天地却变得很小。尽管他们小小年纪时就已经在围棋领域有所作为,但生活的空间却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拓展,棋手们对于同龄人多姿多彩的生活还是充满了憧憬和羡慕,这其中,最让他们神往的,莫过于大学生活了。年轻棋手没有不想上大学的,但因胜负世界竞争激烈,能完成大学梦的棋手因此少之又少。对于鲜有机会上大学读书求知的棋手来说,大学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如今围棋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年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在大学里培养出了一大批铁杆棋迷,他们今天正是各个领域的栋梁精英,围棋事业因为有了他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光大。愿围棋更多地走进大学之中,我们的围棋,我们的大学,两者的相融,又该是怎样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您不但致力于搞围棋研究会和合宿培训,并且你还要带上年轻棋手去中国访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秀行军团”。“秀行军团”到中国去做围棋巡游比赛是从昭和五十七年(1982年)开始的吧。 中国的“气” 已经过去了18年的时间了。当时整个中国学围棋的气氛都相当炽烈,棋界内部也搞得十分红火。那个时候似乎条件要比现在的条件差,一有重大的赛事,有的人甚至要乘几十个小时的车赶到北京参加或是观看。而且,在对局时他们的认真态度让人非常难忘。 在参加比赛时尽可能地取胜是当然的事情了,但是 人们的理解似乎要超越单纯的胜负,这是一…  相似文献   

17.
十年之痒     
从1997年的一见钟情算起,贾斯汀·海宁和皮埃尔·哈德恩携手走过了十年的岁月。在还有人相信童话的年代里,人们很少追问“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之后,他们是否依旧快乐。就在这个全球返暖的冬天,贾斯汀和皮埃尔童话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从此之后,他们无法再给对方温暖。在人们不禁唏嘘的时候,我们遗憾地问,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  相似文献   

18.
围棋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围棋更是中华民族传统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广州体育学院从加快教学发展、扩大课程设置和加强人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考虑,于1998年在全院开设了围棋选修课。四年来,笔共完成八期十多个班的教学工作,培育学生近800人。本试图就围棋选修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围棋源于八卦,八卦蕴含天地……作为亘古炎黄之国粹围棋,自其从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之“六搏”中以其高雅的情趣,博大而精深的内涵脱化出来,迄今越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中日韩三国在黑白天地里、硝烟迭起,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之势已破,近年世界围棋之八大赛事,桂冠尽被韩国荣取,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里,炎黄围棋当如之何?笔者笛膜碟水、不才孤闻、在此祈允斗胆一言,要彻底振兴中国围棋,力挫“不死鸟”与“石佛”,夺回那一顶顶擦肩而过,万分痛惜而丢掉之桂冠,雄踞不败,惟有从“八卦围棋”中不断吸取其如谜之精华,以中华民…  相似文献   

20.
白盾 《围棋天地》2001,(2):51-51
围棋古称“木野狐”,迷惑人不亚酒色。它的唯一坏处,恐怕也是太迷人。酒色可以戒,围棋却无法戒。一个人一旦学会下围棋,就等于找到一个难分难舍的“情人”。它将伴随你快乐地度过终生,而你却无从抗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