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而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能使个体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活动,使感情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美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因此,作为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应开设美育课,这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想象和创造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美育的目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美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加强美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通过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感情心理结构,使他们的感情心理结构、智力结构、道德结构和身体素质结构同步发展,从而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良好的契机。总之,美育是一种个性教育,既受审美规律的制约,又受教育规律的制约,是动态的审美理论系统与动态的审美教育系统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美育的目的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的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将对美育的实质与意义作一定阐述,并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论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艺术美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和内容的审美教育,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途径,它能够培养审美主体鉴别、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通过梳理和解读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本质,分析现实困境,构筑未来图景,以期对中小学艺术美育有一个全局性把握,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先生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提出"可以通过美感教育,使人们提高趣味与情操,以此来树立起正确与美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由此可见,美育主要从情感教育出发,在熏陶和浸润中陶冶情操,培养美的眼光,培养健全品格。"美育是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自觉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使人格得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黄一莉 《文教资料》2005,(5):150-151
美术教育在学校美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学校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术教育通过充满感情的艺术形象,从感情上打动学生,使学生感之以形,动之以情,然后才晓之以理。学生接触和欣赏到各种形式的作品,可以提高他们对作品形态、形式、风格的辨别力和鉴赏力;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对事物和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培养感知、情感、想象和提高对艺术的理解,使其审美心理结构逐步得到健全,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协调健康的发展。达尔文曾指出:“缺少美育,会使人失去审美情感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7.
李玉 《中国教师》2010,(8):10-13
<正>语文审美教育的性质属于情感教育,即通过语文审美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建立并完善审美心理结构。而语文审美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最终使其具备一定的审美创造力。一、语文审美教育的性质语文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个判断比较全面、准确地揭示了美育的本质,并符合美育发展史的  相似文献   

8.
美育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审美在科学创造和发明中具有突出的启迪功能。美育有助于创造能力发展的生理机制在于通过开发右脑使大脑两半球得到协调发展,使它们各自的功能得到互补和充分发挥;其心理机制在于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观的因素,这种因素培育着直觉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开启创造能力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美育,即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是通过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实质、任务归结到一点,就是构建人的审芙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这四个方面心理功能的提高和协调、完善与统一。  相似文献   

10.
美育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审美在科学创造和发明中具有突出的启迪功能,美育有助于创造能力发展的生理机制在于通过开放右脑使大脑两半球得到协调发展,使它们各自的功能得到互补和充分发挥,其心理机制在于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观的因素,这种因素培育着直觉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开启创造能力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它通过借助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陶冶情操,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审美素养,使人具备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发展个体的审美感受力,就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制约下,语文教学的美育作用被严重忽视.如此一来,既无法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也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心理美育是心理教育的一个方面,是通过美与审美的知识传授和广泛的审美实践活动对人的健全的审美心理形式和美感能力培养所进行的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美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深究心理美育的特点,遵循心理美育的规律,大力发掘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乐于接受美的陶冶,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在趣味中感受关,在知识理论中鉴赏美,在个体赏析中创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审美感兴和审美感兴能力的基本含义,文章认为"审美感兴"在描述审美心理时更加准确全面,能深化我们对美育的理解.文章进一步认为,审美感兴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中心和关键,在实现个体人格的完美与创造潜能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培养审美感兴能力的途径也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就是指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状态。从中学生整体的心理结构来看,德育培养的是道德伦理结构;智育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结构;体育培养的是体魄体质结构;劳动教育培养的是实践技能结构;美育培养的则是审美心理结构。这五种结构是按党的教育方针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建立的,缺一不可。美育担负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完成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导向与建立,从而达到美育的根本目的。中学生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心理  相似文献   

15.
美育有其神经基础,可从美育信息获得的感觉神经机制、美育信息认知加工的中枢机制、美感体验的情感中枢、审美表现技能与运动神经、大脑机制与审美意象生成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审美活动,与人的生理本能和天性高度相关,是迄今为止最具生理调动性的活动。学校美育的改革与完善应基于其背后的生理基础,特别是最重要的神经基础,通过科学建构与实施,以有效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观点采择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认知结构成分,个体对他人观点的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直接促进了人与人的理解和交流,使个体道德发展成为可能。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是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这一能力的发展能促进个体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增强和道德行为的形成;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也是个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照时代的审美理想,以一定的审美对象作为媒介,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愉悦他们的性情,使他们的性情和心灵得到陶冶与塑造,成为一个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及自然和谐统一,共同进步的目的。由于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主要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价值或审美文化的典型,因此,艺术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所以,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术的审美能力是欣赏、鉴赏美的事物和美的作品以及通过艺术形象来把握现实活动的能力。而这  相似文献   

18.
论美育与创造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育与创造力培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认真探明美育在促进创造力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通过美育去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创造力的心理要素 创造力是个体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可能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及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全新的心理形式的发展,以非理性因素(即非逻辑性因素)重于理性因素为其最主要的特征。这些非理性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直觉、想象、灵感、创造幻想、形象思维、形象记忆以及创造过程的目标迷恋和强烈情感等,它们所起…  相似文献   

19.
美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及个体与社会和谐完美的发展。美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美育学的理论作指导,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的能力,从而造就一代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相似文献   

20.
张凯宣 《考试周刊》2013,(10):164-164
<正>美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美育通过审美教育,即通过自然、社会、特别是艺术美的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理想。首先美育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能使人的心得到美化,人格变得高尚,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并且学习美,这些学习和认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使他们更有爱心,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亲人、朋友。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