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3,(8):126-126
7月13—14日,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与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veloping Engineering Academics,IIDEA)共同举办了第三次国际工程教育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坊主报告人包括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联盟(International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太阳不但用间接方式一直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又一新能源.首先,太阳能十分巨大,仅一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就比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其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据科学  相似文献   

3.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福利,但人类同时也在为许多化学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付出巨大代价。化学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伦理规范以及个体道德的形成做适时的改变。如何协调化学发展和科技伦理的关系是人类现如今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将科技伦理教育融入大学课程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建筑物用光伏集成系统 (BIPV )在中国用于太阳能发电的潜力和前景 .为了保护环境 ,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 ,并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BIPV被认为是最经济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 .计算了中国 14个城市的太阳能资源 ,估算了建筑物用光伏集成系统的发电潜力 ,分析了 BIPV技术应用的经济性 .研究表明中国的 BIPV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政府对这项技术的发展应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英国物理学家,厄内斯特·卢瑟福(1871—1937)堪称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他本人不仅是原子核物理学的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还为全世界培养了数十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他的学生和助手中先后就有14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是:玻尔、威尔逊、里查逊、查德威克、阿普顿、布莱克特、鲍威尔、科克罗夫、瓦尔顿、卡皮查、索迪、阿斯顿、亥维赛、哈恩。为什么卢瑟福在科学和教育上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卢瑟福是如何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浅谈VB在ANSYS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SYS作为世界知名的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受到国内外工程人员极大的欢迎。介绍如何使用VB对ANSYS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以及如何将它们(VB和ANSYS软件)进行连接,为工程人员学习和使用ANSYS软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元谋人(Yuanmou Homo erectus)、西侯度文化算起,人类约有170~180万年的用火历史。自从人类学会使用天然火以后,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人类自身素质有了空前的提高,人类的发展进程加快了。但是,学会使用天然火既给人类带来因第一次利用某种自然力而产生的便利和喜悦,又向人类提出了新的难题。这就是:自然环境不会随时随地提供天然火种,如何保证一旦需要就能用上火? 人类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初思路是设法不让历尽艰辛、好不容易引  相似文献   

8.
1997年12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日本京都聚会商讨如何对付因燃烧化石燃料所造成的全球变暖这一日益增长的威胁。为了抑制温室气体——主要是CO2——猛增的势头,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们呼吁实行节能、征收碳排放税并迅速开发可更新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 太阳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但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太阳能中蕴涵的巨大价值,相反,由于高楼幕墙玻璃的大量使用,原本应该作为能源利用的清洁太阳能,而变成了光污染。思路 现在利用太阳能,无非是两个方面:其一,就地取材,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其利用范围小,成本高。其二,太阳能发电,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它虽然利用范围广,但是往往不能高效利用。我们设想,要是在每栋楼的楼顶都铺上太阳电池,那投入的成本实在太大了。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利用光的波粒二像特性的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图1)。在楼顶铺设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STEM教育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教师将其融入教学中,不仅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独立性,还促使学生的思维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详细地说,STEM教育主要是指下面几个学科的英文字母首拼的缩写,如: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其中,STEM教育中的科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指教师要教授学生懂得尊重自然界中的规律,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是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一项基础工具。鉴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如何将STEM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借此解决英语学科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所有小学英语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对STEM教育理念展开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人与动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在航天技术这一高科技领域中,人类也得到动物的“恩赐”。蝴蝶与卫星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运行时,会受到太阳的辐射,卫星向阳时温度可达200℃。而背着太阳的时候,温度又低于200℃。由于温差巨大,卫星上的精密仪器极易损坏。究竟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后来,科学家发现,蝴蝶鳞片的巧妙开合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太阳直射体温高时,它的鳞片就会自动打开,并转换一个角度,以减少对太阳热能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它的鳞片便自动紧贴体表,以便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并能防止体内温度的散发。于是,科学家为人造地球卫星…  相似文献   

12.
人与动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是在航天技术这一高科技领域中 ,人类也得到动物的“恩惠”。蝴蝶与卫星 人造地球卫生在太空运行时 ,会受到太阳的辐射 ,卫星向阳时温度可达 2 0 0℃ ,而背着太阳的时候 ,温度又低到近于 -2 0 0℃。由于温差巨大 ,卫星上的精密仪器极易损坏。究竟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后来 ,科学家发现蝴蝶鳞片的巧妙开合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当太阳直射 ,体温高时 ,它的鳞片就会自动打开 ,并转换一个角度 ,以减少对太阳热能的吸收 ;当外界气温下降时 ,它的鳞片便自动紧贴体表 ,以便吸收更多的太阳能 ,并能防止体内温度的…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轶事     
太阳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巨大无比的、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在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方面演绎出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一、太阳能的利用传说阿基米德是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先驱 .在 22 0 0多年前 ,古罗马帝国派强大的海军攻打地中海西西里岛东部的锡腊库扎 .小小的锡腊库扎难敌来势汹汹的古罗马大军 ,人们就把希望寄托于居住在岛上的阿基米德 .当时年过古稀的阿基米德 ,虽然没有绝世的武功 ,却有聪明的头脑 ,人们请求阿基米德运用他的非凡智慧 ,找到败敌之术 .阿基米德这位科学巨匠深知太阳能的巨大威力 ,…  相似文献   

14.
《少年科学》2007,(1):23-29
在我们的太阳系,太阳是惟一的恒星。太阳看上去巨大无比,因为它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正在探索有关太阳的更多奥秘,譬如它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如何利用太阳能。  相似文献   

15.
十年改革,成绩巨大,也有失误。两年来各行各业都在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寻求深化改革的道路。对于工程教育界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形成工程教育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及产生这种机制的社会条件。富国兴邦的“E-E反应”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反应:一个是“D—D反应”,即两个氘核(Dentron)在聚变为氦核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人类开辟了一种取之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德育》2012,(12):2-2
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如何平衡阅读和学业,是摆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认为,阅读会带给人喜悦感、新鲜感,这些最后都会汇聚成精神上的饥饿感。这种“精神饥饿感”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形成,因为科学上一般认为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人生以后的历程,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永州市观测站(57866)1951—2010年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研究,对永州市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永州市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等级,稳定程度属不稳定等级”;“太阳能资源与降水资源呈现季节分布态势,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利用与降水资源有季节性互补作用”等结论,为有效提高太阳能资源及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气象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管光海 《上海教育》2022,(24):60-61
<正>2019年美国启动修订《技术素养标准》,聚焦STEM教育中的T (技术,Technology)和E (工程,Engineering),并于2020年7月发布了升级后的版本——《技术与工程素养标准:STEM教育中技术与工程的作用》(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Def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 STEM Education,以下简称STEL)。  相似文献   

19.
韩吉辰 《教师博览》2003,(11):52-53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极其巨大的球体。那么,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被人们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几乎无法攻克的难题卡文迪许生活的年代,正是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称出地球质量”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索发现,月亮是一个“宝球”。因为月亮是人类未来的能源库,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十分珍贵。在地球上,人类利用太阳能取暖、发电,获得所需消耗的能源,早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地球上有一个厚厚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在这个大气层里有许多云雾、冰晶覆盖在地球四周,悬浮在地面的上空,使太阳光线射到地面的路途中,受到阻挡或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