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知识分子健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知识分子平均预期寿命和患慢性病的情况,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健康现状。并从"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技能、体育组织体系三个方面反思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中间冷、两头热"及中断体育锻炼人群低龄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提高我国国民的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运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对2007—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792篇关于"健康素养"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健康素养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农村居民、糖尿病、高血压、疫情等内容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健康素养研究聚...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健康中国为背景,以其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的意义及培养策略进行理论探究,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仅是专业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学习者而且是未来专业技能和健康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是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高等人才,目前高校对其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培养理念相对陈旧,健康素养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健康水平较低.建议: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培养计划;构建科学完整的健康素养培养体系;培养健康优秀的综合型体育人才是国家建设所需,亦是体育院校(系)发展根基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迈入了新的时代,优化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挖掘“健康中国2030”战略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以“健康中国2030”为契机,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的完美结合是 2 1世纪中国教育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要使受教育者实现以一个仅具雏形的自然人转化为具有完整意义的社会的现代人 ;另一方面要实现传统人的现代化。只有这样 ,才能从总体上实现民族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摘要:由生活方式转变造成的慢病人口和不健康人口不断增多的事实正在全面威胁着我国健康安全战略。研究发现,过分倚重医疗体系和缺少基于健康行为的治理体系造成了我国大健康治理战略模式的失衡,使得传统医疗保障体系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新形势下慢病人群规模不断扩大等公共健康治理危机。必须创新健康治理理念,重构我国大健康治理战略模式,从大体育观视角出发,破除将体育“拉回”到医院的体医结合模式的束缚,明确全民健身国家健康战略定位,将体育上升到国家健康安全战略高度,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康治理领域的基础性战略作用,形成体育健康全覆盖战略,按照“大体育+大卫生”的战略构想,构建健康主动养护型的体育健康+健康被动防治型的医学健康的“双轨并行”战略模式,全面推进体育引领下的行为健康治理体系,建立体育健康与医学健康战略合作通道和政策协同机制,从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和文化实现大健康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中,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开展的宗旨,确立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现实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却呈现出种种窘况。根据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辩证关系,对学校教育中实施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寻找解决的办法,以期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相比,具有拓展时空,增多暇务对象,降低教育成本,促进心灵开放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弊端和不安全的社会隐患,有待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帮助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学校体育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历史过程及现实困境,提出了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均肩负着增强体质健康、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的责任,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是学校体育的历史选择和根本要求。但在落实过程中却面临着思想指向被泛化、身体安全被过度强调、人文价值被忽视、主体责任缺乏监管等现实困境,导致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难以有效落实。为此,需要实施“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策略,不断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进体育健康教育,践行体教融合政策,压实执行主体责任,才能有助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帮助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需要健康教育--兼论健康教育的全面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知识阶层以及学生的健康状况恶化,这种状况正在危及到中国社会的文化、科技、经济的发展.中国教育急需实施健康教育.要全面理解健康教育的含义,健康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过程,而且是一个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图书馆人才的价值特点,着重指出图书馆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战略作用,重点探讨图书馆人才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搞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1)必须树立健康教育第一的指导思想。(2)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3)培养与师资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4)加大对体育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革力度。(5)要尽快改进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和方法。(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7)有针对性的加强农村体育卫生工作。(8)要大力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各方面的工作。(9)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基础性建设,,改善办学条件。(10)加强科研工作,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健康第一"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它是以正确的健康理念、科学的健康价值观为基础的;“健康第一”的贯彻.必须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对健康积极的追求和养护为主要内容.以造就大批体魄健壮、生命力旺盛、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目的,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学校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思想是高度融合的,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的贯彻中可以、也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是包括传统体育教学内涵更广的新学科,是高校教育中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环节。本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健康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提出了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方面的加强以及高校相关师资力量等方面分析了这种改革实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帮助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学校体育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历史必然、实然困境和应然路径。研究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不同历史阶段“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肩负着增强体质、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的责任,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是学校体育的历史必然。但在落实过程中却面临着思想指向被泛化、身体安全被过度强调、人文价值被忽视、主体责任缺乏监管等实然困境,导致“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难以有效落实。为此,需要实施“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策略,不断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进体育健康教育,践行体教融合政策,压实执行主体责任,才能有助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帮助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并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分析。认为现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标准较低、评定学生健康水平不够全面,新、旧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学校、师生较难适应,并且忽视了高校中的特殊人群,新的测试标准的实施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锻炼。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是增强军人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及其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一种活动.在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在军事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为我军军事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试论健康第一思想与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入手,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若干对策,包括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教育;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考试制度;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等。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指导纲要》后高校保健体育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结合实施教育部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在普通高等学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就目前高校保健体育课开课现状的调查发现保健体育课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现行高校开设保健体育课的目的意义。由此,提出了在实施新《指导纲要》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