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抄袭、剽窃(统称剽窃)意即"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客观表现为:在自己作品中使用了他人享有署名权的作品或作品片段但未予恰当说明,并将由此产生的新作品以自己作品的名义向第三人作了展示。本文介绍了其认定方法和步骤,提供给与之相关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金帛 《晋图学刊》2001,(4):77-78
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是一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非法行为.本文简述了制止这种侵权行为的意义,这种侵权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认定剽窃、抄袭行为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想起一件事,说的是某领导到某地参观考察,一路上感慨变化大,冷不丁却嘣出一句:可惜没有标志性建筑。之所以想到这件事,并非想讽刺什么,而是感到该领导真的高明,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给本人启发很大。是的,一个城市要有标志性建筑这样的名片。那么,新闻工作也同样需要。做为记者,整天忙忙碌碌,文章也写了不少。但是如果一年到头下来没有一两篇得意的有份量的力作,那么真的可以说是一年白干了。引伸开去说。要是一辈子没有一两篇好文章,这辈子也算是白当记者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标志性作品,就像城市没有特色,人没有特长。由此看来,标志性作品对于记者而言,不可不重视,不可不关注之。  相似文献   

4.
一、原创作品原创作品是对演绎作品而言的,凡作者用各种形式首次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为原创作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各有其特殊性,以科学技术作品为例,其创作的特殊性是十分明显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科学劳动部分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又以前人的劳动利用为条件。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中,今人和前人的关系。这是因为科学技术不是哪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结晶。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知识…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品风格,是报纸所必需的,记者所追求的,读者所欢迎的。新闻作品风格是报纸竞争的实实在在的手段之~,是记者自己所以立于记者之林的标志之~.是记者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我”区别于“你”的显著特点。我们不妨看看毛泽东、范敬宜等人的消息。毛泽东是大家公认的新闻写作大家,他写的消息尤其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典范。从《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到《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再到《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无不以表现重大事件为中心,语言无不简洁明快,内容无不博大精深。《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延安《解…  相似文献   

6.
外国文学作品以著作者的国籍为分类标准,是为了显示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轨迹。但是如果按照作品写作时使用的语言来分类,就更符合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性,并以此为排架号,将检索用分类号和排架用分类号分开。不仅可以增加检索点,还能更好地反映一国文学发展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最近两年,在印发的一些版权资料上可见到“合作作品”、“集体作品”、“编辑作品”、“职务作品”等名称。这些名称,有的是国际通用的版权术语的意译,有的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而暂时采用的。现在各国版权法中采用的同一术语往往并不完全相同,很多版权术语在国际上没有绝对的定义。198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了一部《版权和邻接权法律词汇》(“WIPO Glossary of the Terms of the Law of Copyright and Neighboring Rights”),解释了  相似文献   

8.
剽窃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类型之一,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需要对剽窃的概念进行阐释,避免对剽窃进行不当的理解和适用. “接触+实质性相似”是剽窃行为的判断规则, “实质性相似”的判断需要通过合理运用“抽象—过滤—对比”方法和“整体感受比较”方法来实现.合理使用是排除剽窃的依据, “适当引用”的判断应当考虑引用数量和引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和研究古典文学作品,对古典文学进行校勘、标点和注释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前人旧注,还是今人新注,只要注释得当,读者都是欢迎的。怎样算是“得当”,自是很难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特别是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自古以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拿李贺的一首著名的诗《雁门太守行》来说,仅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种种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抄袭的方便。我先把它只作为一个事实,而不做道德上的评价。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抄袭”是一个贬义词。广义上的“抄袭”,其实就是目前最大的全民时尚,到处都在仿造:官员只说“正确的”话;企业在制造仿冒商品;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根本无法改变“应试教育”,说穿了,等于鼓励学生说模仿书本“说话”;最高的学术殿堂,我们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中的“学术研究者”、“老师”和“学生们”,利用网络抄袭或者变相抄袭,几乎就是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电视对外宣传,主要是面向境外观众。由于传播对象的特殊性,加上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观念的差异,对题材和要求也就与内宣不尽相同。了解一个社会。首先要了解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实实在在的人和他们的生活,特别是那些普通的人。因为越普通,  相似文献   

12.
13.
“抄袭”和“剽窃”是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而头痛的问题。抄袭是指公开的、比较完整地照抄窃取别人著作的行为;而剽窃,则指对别人著作中的研究成果、重要观点、思想或意念等方面的窃取,其特点是变换表述形式和词句,改头换面,比较隐晦。从版权角度讲,抄袭是窃取他人著作以为己作的一种侵犯他人版权(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关于抄袭,除了“抄袭他人著作”外,还存在“自我抄袭”的问题。著作物应该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从这个角度看,抄袭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反对抄袭     
抄袭别人的作品,实际上就是盗窃的行为.因为,作品是辛勤劳动的结晶,而抄袭别人的作品来获得个人的荣誉和报酬,其行为之卑鄙,与偷盗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一个是文盗一个是物盗罢了,文盗虽不受国法惩办,但应受道义的责备.读者万分厌恶抄袭作品的行为,我们也坚决反对抄袭作品的行为,我们决不准投机分子有得逞的余地.事实证明,尽管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16.
新闻作品的保护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发展兴衰.媒体融合技术背景下,新闻产品更加多样复杂,新闻作品侵权也呈高发态势.面对形态不断创新、形式更加多样的新闻产品,确定明晰的新闻作品认定标准是适用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条件.本文认为,只要融媒体新闻产品的基本内容是事实信息,具有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且具备一定程度独创性,都属于新闻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律法规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历史感,在文史哲各学科的研究中已经不是什么生僻的字眼,哲学思想的历史感,史学著作的历史感,文学作品的历史感,这些人们屡见不鲜。然而,这一庄重而浑厚的价值概念却好象远离了新闻界,当新闻是“易碎  相似文献   

18.
法规治理在西欧、北美洲地区,新闻报道受到版权的法律保护,如果剽窃,记者要被解雇,出版者面临巨额的经济赔偿。不经出版者同意,其他媒体不得转载。这些严厉的手段,效果显著,国外记者大多能自觉遵守,不轻易越雷池半步。1954年4月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通过的《记者行为  相似文献   

19.
徐致祥曾劾张之洞,用语很伤人心。当时张之洞督抚湖北,搞洋务运动,兴企办厂,实业救国,曾经读的是四书五经,念念报告,做风化官也还凑合;转业搞五行八作,当CEO,对从没学过MBA之张之洞而言,  相似文献   

20.
收到一份样报,却发现与拙文刊于同一版的一文,其实还是拙文,只是作者换了别人的名字。从那名字看,抄袭者似是位女性。那天下午正好几位文友见面,我谈到了这件事,想不到一位文友告我说,他正在读的一本谈学人之丑陋的书,一边指责别人剽窃、抄袭,一边就抄了我谈读书的一篇。由此话题,我又谈到某研究员如何剽窃甚至全然复述他人观点的事。有位文友说:嗨,这还算好点儿的。于是就向我讲了他们学校研究生、教师甚至教授抄袭的种种劣迹。听后真令人感慨不已,感叹如今抄袭缘何竟成风气,由此自然就想到传媒披露的一起接一起的博导抄袭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