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力、弹力、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学研究中的三大力,对它们的产生原因,作用方向,以及其大小的研究,对后面力的合成,分解,力的平衡,以及力和运动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两个重要的矢量分解的技能:一个是“力的分解”;一个是“速度的分解”。力的分解和速度的分解的本质都是按实际效果分解。但许多学生往往受“力的分解”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会产生一种负迁移,对“速度的分解”找不到其实际效果,而与“力的分解”的表面现象混为一谈,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的思维定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采取分步推进、合成提炼,形成了速度分解的优选法——垂直分解法。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物理难学,开始几节课还不知不觉,过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听得懂但不会做题,到后来有些学生连新课都听不懂,甚至对物理产生畏惧情绪,尤其学到力学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等章节时,更是感到无从下手.力学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基础之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说是高中物理所遇到的第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台阶,力的分解内容设置在"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分解法"不仅是处理力的运算的手段和方法,它还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而且它对于矢量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做了更大地延伸和拓展,可见"力的分解"在整个这一章中具有基础性及预备性.  相似文献   

4.
花押娣 《物理教师》2010,31(11):6-8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第三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它继“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不仅深化了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也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一个实际的力,仅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分解结果不唯一,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节"力的分解"是在前五节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见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础上,研究力的分解问题.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依据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强化矢量运算法则,同时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把一个力依据其实际效果分解的基本思路是;①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②根据力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③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④应用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求解未知量.  相似文献   

7.
<力的分解>,历来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其教之难,难在"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互为逆运算的两个物理过程,力的合成方法刚刚成功解决,而力的分解,无论是课堂逻辑语言设计,还是演示实验的设计,都不好再作引人入胜的创新安排;其学之难,难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知道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多个作用效果,不能画出分力的方向.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力的分解>的课堂教学,不是在<力的合成>基础上进行机械的翻版,就是把这一节课处理成习题课.  相似文献   

8.
《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是三种性质的力和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功和能等都有密切联系,贯穿整个物理始终。分析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的核心考点主要表现为受力分析、摩擦力、共点力的平衡等。  相似文献   

9.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等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常用的等效方法有等效替代、等效类比、等效假设。在高中物理中等效的思想比比皆是,例如,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个力和几个力的等效替代;用平均速度将变速直线运动等效变换为匀速直线运动;平抛、斜抛曲线运动等效为两个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时,常需要对物体受到的力或物体运动速度进行分解或合成,也就是涉及到合力与分力、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在这个分解或合成的过程中,关键是分析出合力或合速度产生的效果,确定哪一个是合力、合速度,哪一个是分力、分速度,这样才能对力或速度进行正确分解、合成,进而正确处理物理问题。但是,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往往对速度分解、合成时出现错误,下面我们看一道常见的题:  相似文献   

11.
功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 ,有关功的问题是高中物理重要的问题 ,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利用功的知识和相关规律更是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现作归类解说 ,供学习和复习参考 .一、关于功的概念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是做功的两个因素 ,功的定义式为 :W =Fscosα ,其中α为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由于力和位移都是矢量 ,所以上式可理解为F·scosα和Fcosα·s两种形式 ,前者是将位移分解到力的方向上表示的功 ;后者是将力分解到位移方向上表示的功 ,其实质都符合功的定义 .功是标量 ,数值却有正负之分 ,其正负取决于力和…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力的分解”这一知识点是静力学中一大难点,又是整个力学的基础,故处理好力的分解是力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为此,笔者就如何掌握“力的分解”的着眼点;如何正确理解分力的替代作用;如何灵活运用正交分解和如何处理好力的分解与共点力的平衡等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许多问题与速度,加速度,力,场强等等物理量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些物理量由于都是矢量,所以当题目中矢量的信息不明确时,利用矢量可以进行合成分解的特点,将未知方向的矢量分解到已知确定的方向上,将帮助我们快速得到问题答案。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节“力的分解”是在前五节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 ,常见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础上 ,研究力的分解问题。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 ,依据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强化矢量运算法则 ,同时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 ,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为  相似文献   

15.
方银良 《物理教师》2010,31(2):14-14
用轻绳相联系的“两体”是高中物理常见的一种理想模型,这一类“两体”问题经常会涉及到“轻绳末端速度”的分解,这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难点.很多资料在介绍速度分解法时,一般就明确告知学生此类问题要按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或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而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如此.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的各个知识点中,速度的分解是一个难点。因为我们在速度的分解时,首先要搞清哪个速度为合速度,再考虑此速度的两个分速度方向在哪里。对此,同学们往往觉得难以把握。有关速度分解的问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本文就通过几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一种能量守恒法。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物理的各个知识点中,速度的分解是一个难点。因为我们在速度的分解时,首先要搞清哪个速度为合速度,再考虑此速度的两个分速度方向在哪里。对此,同学们往往觉得难以把握。有关速度分解的问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本就通过几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一种能量守恒法。  相似文献   

18.
力学部分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力的分解》在力学部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设置演示实验来进行力的分解的教学,层层推进,可促进学生有效突破学习难点,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加强力的分解实验教学设计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的各个知识点中,速度的分解是一个难点.因为我们在速度的分解时,首先要搞清哪个速度为合速度,再考虑此速度的两个分速度方向在哪里.对此,同学们往往觉得难以把握.有关速度分解的问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本文就通过几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一种能量守恒法.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中速度分解是个难点,同学们很难弄清哪一个是合速度,哪一个分速度,现介绍一种用能量的观点求绳的瞬时速度的方法,即快捷又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