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分层。进行摸底考试,将学生分成(A、B、C)三等。A等是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反映较快,各方面的心理素质较高,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B等是学生的基础一般,接受能力一般;C等学生基础差,有时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时不能,有时能模仿教师的思想方法解题,有时不能。课堂教学达标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对每类学生的要求不同。要求B类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对A类学生除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外,还应加课,对C类学生的要求要低一些,能基本掌握知识就行。如教函数这个概念,对三类学生共同要求是理解函数概念。对函数三要素(函数的…  相似文献   

2.
张红祥 《湖南教育》2002,(21):39-39
1.分层要求,各得发展。课本习题是经过严格挑选和科学设计的,具有典型性、示范性、探究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教师应把课本习题作为学生作业的首选习题,作为夯实基础的模仿材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解题能力,把作业依照难易分为A、B、C三类,A类作业最容易,与课堂例题相近,供成绩差的学生做;B类中档,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供大部分学生做;C类综合性、技巧性较强,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到自信和希望,品尝成功的体验。2.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3.
1.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类:A类为差生、B类为中等生、C类为好学生,各约占全班人数的30%、40%、30%。不搞终身制,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地发生了变化,就可以调换类别。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基础上分层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体现教育的平等性、个体性和主体性。那么,如何开展分层教学呢?一、把握学生层次,分层备课在备课之前,教师需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逐一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加以分类:A类,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好而稳定;B类,智力因素较优,有一定的潜力,但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学习兴趣较淡薄,学习成绩不稳定;C类,智…  相似文献   

5.
分层协作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含体差异,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即A层代表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B层代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C层代表学习成绩好、  相似文献   

6.
曹虹 《云南教育》2001,(12):34-35
同时升入初中的学生,对知识的感悟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若仍用同 一 要求、同一方法授课,势必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教 学起始就应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确定层次与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6个组,即高层次为一组,中层次分为 A 、 B两组,低层次分为 A、 B、 C三个组。对高层次学生要求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 的高度,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做到技高一筹。中层 A组学生,脑子灵,基础好,但不踏 实。…  相似文献   

7.
<正>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即学校按学科将同一年级的学生分为A、B、C三层,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这是班级授课制下的一个创新,虽然班级人数不变,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处于本学科同一个学习层次.此模式不但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学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数学学科,学生分层依据为: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和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分为A层;将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且成绩中等的学生分为B层;将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且  相似文献   

8.
一般的,笔者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解题方法、策略的运用、思维层次等方面将其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基础较弱、平时解题方法比较单一的为C层次;基础较为扎实、解题方法较灵活、思维较活跃的为B层次;基础扎实、解题方法灵活、思维能力较好地为A层次.在教学中,我们除了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好分层定标、分层提问、分层训练、分层辅...  相似文献   

9.
分组教学是小班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也是与以往大班教学最明显的区别。在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 ,把学生按四人小组采用“围坐式”,划分为 A、B、C三个不同基础的层次 :A层学生基础扎实 ,学习兴趣浓厚 ,爱好广泛 ,学习成绩稳定。我把他们放在座位的一号位置 ,由其担任四人小组组长 ;B层学生智力因素好 ,有一定潜力 ,但学习缺乏刻苦精神 ,学习兴趣有偏差 ,成绩忽上忽下。我把他们放在座位的二号和三号位置 ;C层学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 ,学习上感到吃力 ,成绩不理想。这类学生我把他们放在座位的四号位…  相似文献   

10.
一、面向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从量的角度说,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所有的学生具有基本的语言素质;从质的角度说,第一包括英语学科的教学应该与其它各学科共同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第二就是要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英语或其它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6种形式:A、普通高等教育;B、高等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D、高等教育自学考试;E、高等教育职业资格考试:F、与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A、B类教育由学生所在学校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专、本科);C类教育由学生所在学校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学生所在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学校联合盖章,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分层互动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业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成A(学优生)、B(中等生)、C(少数学困生)三层,然后实施分层学习与互动学习交替进行的一种教学策略。分层学习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独立探究式,当问题情境呈现后,教师提供几个探究建议给学生选择,A、B、C各层学生可根据各自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或选择直接探究,或根据教师建议分步探究。第二种是  相似文献   

13.
误区:从目前的小组合作来看,现在一般是采用4~6人一组,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差异原则”。因此,很多班级在分组的时候,将全班的学生按成绩分为A、B、C、D四等,然后按A、C、B和D各一位组成学习小组,表面上看这种分组坚持了“整体差异最小化”,但是经过试验后发现这种组合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发现: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同桌之间先讨论,然后进行组内讨论,A和C、B和D类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基本上是A、B给C、D讲自己的看法;而组内讨论的时候,基本上是A一个人在说,老师让小组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找C、D类学生回答,而C、D类学生由于听了A类学生的讲解,基本上能答对,这样就会给教师造成一种认为C、D类学生都能回答,A、B类学生掌握的会更好的假象,长此以往,A、B类由于缺少争论的对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而C、D类学生由于只是机械性的掌握,也没有获得较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习惯及表达能力等方面先将学生划为A、B、C三个层次:A为学困生,B为中等生,C为优等生,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正>分层递进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业基础等方面,把学生分成A、B、C等几个层次,通过分层,以及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向各自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前  相似文献   

16.
朱冬云 《考试周刊》2014,(96):28-28
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意愿不强烈,但语文作为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转为具体形象的情境,给予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中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教学。1.学生分层。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知识能力和智力水平比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B.知识能力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学生;C.基础扎…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对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具体做法是:一、对学生分层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个组。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二、对教学内容分层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无论…  相似文献   

19.
一、全面了解,对学生分层,采用异质组合 全面了解,对学生分层是一项繁琐而又非常必要的步骤,是决定如何对学生分层的前期准备。了解的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平时爱好、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等等。了解的途径:设计了一个调查表格来了解一些基本情况,根据以上所得,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相对稳定;B层学生,智力因素好,在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学习成绩忽上忽下,但有一定的潜力;C层学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一些,学习上感到吃力,成绩不理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采用异质组合的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有4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基本形式是ABBC或BBBC式),通过竞选和举手表决产生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1.做好学生能力分层。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综合课堂教学观察后,将学生分为A、B、C三个水平层。C(基础层):针对有一定学习困难,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对于他们要以把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爱好为目的,适当补充一些内容。B(综合层):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够独立且流利地朗读课文、默写词句、较顺利完成作业的学生。对于他们则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