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察传》和《察今》都是选自《吕氏春秋》的名篇,两篇文章都引用事例和寓言故事,都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都强调了“察”的重要性,这是两文的共同之处。但由于《察今》是针对政治与政策的方针而作,提出的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重大路线问题,而《察传》则针对人们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而作,提出“得言不可以不察”的论点。要变“先王之法”,这是一般人,尤其是君王、大臣们难以接受的;而要审察传言,则不致于遭到公开的反对,只不过有些人认识不足、方法不当罢了。所以为阐明题旨,两文的论证方法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论点的提出来看《察今》以设问开篇,首段先提出“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的问题。然后从反面立论入手,阐释“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宣扬了“察今”的论题。第三段紧接着引用“荆人袭宋”的故事,用类比的方法说明泥守先王之法的害处。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察今》,选自《吕氏春秋》,是秦国庄襄王的丞相吕不韦的门客所作的。这篇文章生动地说明:制定法令制度要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重在察今,不要泥古。因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随着而变化。古代的法令制度是根据古代的社会状况制定的,它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情况,用于现在就行不通了。这种观点,是古代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也反映了秦国自商缺以  相似文献   

3.
《察今》和《察传》在《吕氏春秋》里是两篇各自独立的文章。前者出自“八览”中的《慎大览》,后者出自“六论”的《慎行论》。尽管这两篇文章未必都出于一人之手,但是,文章风格很接近,其中不少地方也很相同:  相似文献   

4.
5.
一、“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配套的人教版《教学参考书》译之为:“古代和现在(基本精神)(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基本精神”指的是什么?什么东西是相同的?读后仍感茫然。这样硬译似不可取。原句是个省略句。古今“什么”一也,人与我“什么”同耳,这两个“什么”省略了,要补出来才能使文理贯通。第一个“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提示1、让学生完成思考练习的第二题,“者”字除了二题中所说的两种作用外,还有一种用法:表示把中心词提前,定语后置的作用,如“马之千里者”中的“者”,翻译过来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但和“唱歌的”“的”不一样,它放在“唱歌的”后面组成了名词性的词组。辩别下列句子中“者”字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7.
第2段第3句:“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教参》译为:“因此要抛弃古代帝王的现成法令制度,而取法那(古代)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明显可见,这样的翻译有多处错误———“其”,不该译作“那”,指代“古代”,应按课本那样,把“其”字当作人称代词,他,承上指?..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一册上的《察今》一文,有些注解似欠妥当,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导”,课文注解:“渡水”。把这一句译为“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把“导”解为“渡水”,是不妥当的。“导”,《说文》云:“引也。”“导”在这里应解为“引导”、“指引”才是。因为“导”是指明“表”的作用,而“渡水”是“导”的作用后的行动。这一句和下一句“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都省略了表示“渡水”的“涉”字。原文应写为“向其先表之时可导涉也”及“荆人尚犹循表而导涉之”。我们不能因为这二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自读·练习·讨论[上课]师: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察今》。(板书课题)“察今”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儿选来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阅读课本注释①。生:(打开课本,自读注①。)师:课文是从什么地方选来的?生:是从《吕氏春秋》里节选来的。师:《吕氏...  相似文献   

10.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卫国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本是巨商,因助秦庄襄王有功,拜相国。庄襄王卒,始皇即位,吕继任相国,号称仲父。为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加强国力,他蓄士三千。后因嫪毒谋反事受牵连被免职,不久忧惧自杀。  相似文献   

11.
《察今》教学三题朱中儒孙丽华《察今》是《吕氏春秋》中的名篇,受到了历代文章家的重视,被收到了多种选本和教材当中。关于此文,在教学中产生了三点体会,胪列于次,此期就教于方家。一、关于“暗中折射法”先谈《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吕氏春秋》一书是杂家学派的...  相似文献   

12.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此句中的“要”,一般的选本均不作注,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认为:“要,要求,这里用作名词,意指‘符合……的要求’”。而中学语文教材的注解又为:“要,适应。”并进一步解释句意为:“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上述两种观点有明显的分歧,我的意见是,句中的“要”不能释为名词“要求”。因为“要”的后面跟有“于时”二词,考查“于时”的语法作用,要么作宾语,要么作状语或补语,但无  相似文献   

13.
夏文姿同学问:《察今》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容易把握,但作者的思路很难把握。应该如何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察今”,也就是说,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应该泥古不变。但是文章开头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光讲“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为什么不可取法“先王之法”呢?作者讲了两点理由: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年代久远,“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几经增删,已非古法原貌,所以“不可得而法”。二是即使“人弗损益”但先王之法是对当时来说“有要”,并不适用于今天。为什么先王之法不适用于今天呢?因为“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是从当时的人出发,是为当时的人而设的,所以当今制定法令制度的人只能“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也就是说要根据当今的需要来制定法令制度。行文至此,明确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要“察今”。接着作者举了日常  相似文献   

14.
《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中的第八篇。吕不韦,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平不详,死于公元二三五年。他是秦王政(秦始皇)的相国。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加强国力,吕不韦厚相结纳,蓄士三千人。他使这些食客各抒所闻,著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万言。由于十二纪分述四季十二个月的时令和行事,所以书名叫“春秋”,又因为有“八览”,古人也称这部书叫《吕览》。《吕氏春秋》的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等,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收并蓄,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类。《察今》篇就反映了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
诸多写作论著在谈到论证时,都说要对论据作一番分析,以揭示它与论点间的必然或内在或密切的联系。笔者总以为这“必然”、“内在”、“紧密”过于抽象,用以指导学生写作难  相似文献   

16.
《察今》一文,约有四分之三的篇幅是比喻和寓言故事,且寓言故事又具有比喻与象征的性质;所以,比喻论证是其主要的论证手段。文章用喻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一意多喻;贴切生动,丰富深刻,达到了理透道明的目的。为方便起见,特将第二段的文字引录如下:“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教参对《察今》(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三册)第一部分层次的评析值得商榷,课文的两处删节也有必要再斟酌。先引录原文开头部分(括号内是课文删除的文字,删文未全引)。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察今》一课有这样一条注释:[遽契(qì)其舟]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遽,急速。契,通“锲”,刻。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契(qì)”字的注音明显错误。  相似文献   

19.
运用泛化和事理结合的论证方法进行明道说理,《察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篇文章对“察今”而法的中心论点的论证,作者精心选用了三个寓言故事,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最后以点睛之笔把作者的思想观点深刻地揭示出来。第一个寓言故事,荆人袭宋,循表而夜渡,结果荆人失败。于是作者指出“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说明了不可拘泥成法的道理.第二个寓言故  相似文献   

20.
《察今》(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有些词语,课本中的注释不够确切或不够详尽,犹待进一步研究、商讨。兹将我的一些看法达后,希望得到指正。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法”字在本文中一词多用,作动词用,也有不同之处。课本中译为“取法”,似不确切,应译为“沿用”(有“照旧、搬用”之意)为好。因为从课文内容上看,可知先王之法是有其现成的条文的,而当世之主为何不能采用它呢?这并不是说它不好,而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如果把这个“法”字解为“取法、效法”的话,那我们说当世之主仿效一点先王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