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需要的不是只会背诵死的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呆子,需要的是能听、说、读、写,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格的新型的人才,要造就这样的人才,单单靠课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需要的不是只会背诵死的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呆子,需要的是能听、说、读、写,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格的新型的人才,要造就这样的人才,单单靠课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语文教学在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的同时,也应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精彩的生活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生活走进语文,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教学时间最长、教学时数最多的当推语文,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往往也是语文,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愿看到却又无法回避的事实。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用去全部课时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学习语文,还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自己的母语,这与其说是学生的悲哀,毋宁说是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十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2001年后,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方向。近年从对教改的调查看,淡化了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未使学生汉语水平提高,并与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矛盾,为此,认为不能淡化语文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6.
笔多次参加“新课程展示课”的听评课活动,那一堂堂诠释新课程理念的课,可谓异彩纷呈。可是,在兴奋之余,笔又感觉似乎缺少了些什么:语课堂教学多年实践积淀下来的符合汉语言教与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慢慢地被忘却了——这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7.
十年以前,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质量不如人意,这个看法极大地调动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全国有志于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老师风起云涌,从教材改革到教法创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改革给师生带来了创造的欢欣,给教师带来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现象的希望。然而,曾几何时,改革势头大减,改革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初中教改往往局囿于一、二年级,三年级要对付中考,不敢轻举妄动,高中更不必说。以改革求质量,以改革求实效,非不能…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文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纠缠于文本,以弄清文本内容为唯一目的的语文教学肯定是不妥当的;然而,置文本于不顾,使文本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使文本仅仅成为课堂教学的话题”,也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一、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  相似文献   

9.
纵览近十年来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语文界在对待训练问题上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从以前的积极倡导到现在的有意淡化。此种做法,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本文拟就此谈些看法。一、训练是语文教育的经脉有学者认为:“语文学科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应用学科,是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本领的应用学科,为了达到应用,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训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韦志成《作文教学论》第67页,广西教育出版社)此话不无道理。从课程观看,语文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而完成的,只有通过严格、恰当的训练,才能最终体现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实施中,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关注跨学科学习,教师对教学设计,对多媒体运用,对引进其它学科知识,都下了很大的工夫。由于语文老师把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贯穿在教学中,通过鲜活的生活实际与课文文本相联系,努力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语文教学显得生动有趣。但由于我们对新课标的学习钻研和把握不够全面,导致有些语文老师在课改中出现了教学目标迷失的现象。在课改中,人们认识到不应该把文本的理解作为阅读教学的唯一追求或主要内容。可是现在又出现了只用很少的时间接触课文,大多数时间或者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把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极大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多了许多新气象:内容丰富了,形式新颖了,气氛活跃了,教学的手段灵活了,师生的互动提高了,整个课堂动!起来了……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然而,在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的同时,静下心来,却发现这些“热闹”和“繁荣”的背后多了一些急躁与肤浅,少了一些实在与研究,在其种种不足的现象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学,不能离开文本。  相似文献   

13.
关玲 《凯里学院学报》2006,24(5):115-116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十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2001年后,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方向。近年从对教改的调查看,淡化了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未使学生汉语水平提高,并与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矛盾,为此,认为不能淡化语文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4.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由于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了“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却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三维目标的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甚至不再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课程实验中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  相似文献   

15.
从2004-2005学年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所有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教学。在这一学年里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在新课程大语观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新的教学尝试,为广大语教师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如我听过的两节似是而非的语课不得不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如日中天,举世瞩目,而在语文教学领域,谁先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谁就被人誉为教改的先锋。学校如果率先拥有多媒体平台,那更是众星捧月,艳羡不已。 但是,几年前,我有幸聆听钱梦龙老前辈在深圳某中学作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讲座。在讲座中,他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彭双燕 《湖南教育》2003,(12):36-36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如果一味地固守陈旧的语文教育传统而不知改革,那便是一种僵死的、毫无生气的教育。但是,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任何事物的变革与更新,实质上都是扬弃的过程,即继承和发展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语文教育,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许多前人成功的经验,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仍然要吸取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方法以济新世纪的语文教育。一、强调诵读。古时的老师就是通过让学生反复地诵读《三字经》《百…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学中常会遇到师生争议点,因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我们常会将之轻描淡写地带过,师生共同探究的契机失之交臂,可谓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一次语文课下,一名学生拿着学习资料问我,《劝学》中"积土成山……圣心备焉。"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阅读中,往往出现游离文本,空探人文的现象,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得兴味索然,犹如一杯甜美的果汁,学生可望不可及,可及不可饮,更谈不上杯水到口,冷暖自如的语感体悟了。语文教学需要美学支撑,学生学习语文应该获得美感体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常会遇到师生争议点,因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我们常会将之轻描淡写地带过,师生共同探究的契机失之交臂,可谓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