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利用杂种优势是当前农业增产的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水稻“三系”选育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进展很快。对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将会为水稻“三系”的选育提供一些理论根据。为了配合我区水稻“三系”选育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我们接受自治区交给的任务,在区协作组的指导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年4月中旬开始对水稻“三系”花药中氨基酸、糖、有机酸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这些物质与花粉不育性的相互关系,现将其中一部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是今年3月5日——3月18日在海南岛崖县崖城公社广西农科院、广西农学院南繁田中采集的野栽型不育系野生稻×广选三号(B_4F_1),为了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还采集了它的不同回交世代〔野生稻×广选三号(B_4F_1)〕以及保持系广选三号,恢复系IR—24。按花粉发育的三个时期(减数分裂、单核一双核、双核一三核)于早上5—6时或下午5—6时随机取样采集,然后在日光下晒干保存供试验用。 试验采用纸上色层分析法。分析时,每种材料均分别剥离颖壳取2000个花药,加石英砂少许研磨,用82%酒精保存在60℃水浴巾浸提2次(每次1小时),离心(4000转/分)10分钟,然后将浸  相似文献   

2.
1973年,我们配合野败不育系的选育,对野败原始株及其衍生不育系的花粉败育过程进行了一些比较细胞学的观察,现将初步观察结果简要汇报于下。材料与方法材料计有:野败原始株;野败同群体的正常株;野败衍生不育系(野败×6044)×二九南一号的B_3F_1(以下简称野败二九南B_3F_1);回交父本二九南一号。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水稻新质源核雄性不育系CIS_(28-10)和八个品种所配制的杂种F_1、F_2、F_3和回交B_1F_1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观察鉴定和X~2测验,从杂种F_2、F_3和B_1F_1群体的育性分离动态这三个方面研究了CIS_(28-10)的遗传行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IS_(28-10)的核雄性不育基因属于细胞核内单一位点上的隐性基因,其遗传行为比较简单,这为CIS_(28-10)的进一步转育和利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4.
利用碘化钾溶液鉴别花粉发育过程中的育性,这是过去在植物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开展群众性的水稻“三系”的科研活动,对水稻雄性不育花粉育性的鉴定,也常用这种方法。所谓典败花粉,园败花粉、正常花粉等,就是根据花粉遇碘化钾后是否着色而定。在一定时间内,低世代的雄性不育材料,如果有着色花粉便淘汰了。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江农早4号A提纯复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江农早4号A为野败型三系不育系,属感温型的早熟类型,多年使用后,出现了严重退化,纯度低于95%。应用“复选三圃制”新方法对其进行提纯复壮,简便有效,实现了江农早4号A的重生。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江西德安人。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禁区。70年代中期,领导完成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并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酚等简便方法分离和纯化水稻叶片核酸含量。实验表明,杂交水稻汕优2号(F_1)叶片核酸含量高于亲本,说明杂交水稻核酸含量上表现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现代育种学的成就之一就是利用植物雄性不育性培育雄性不育系,借助于雄不育系来大面积生产杂交种,由此使许多作物特别是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利用.石明松一九七三年在湖北沔阳沙湖原种场水稻粳型品种农恳_(58)大田中发现一株自然不育株,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后发现,该材料具有长日照诱导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的特性,由此定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BMR),即农恳_(58)s.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是近代农业科学的新成就.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开展了群众性的对农作物雄性不育的研究,为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不仅选育了一批高产、稳产的高粱和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增产作用,而且对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的雄性不育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为了对杂种优势的利用在理论上有所认识,弄清雄性不育的遗传原理以及如何选育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问题,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商讨:高粱、玉米、甜菜、洋葱等作物,其花粉育性是受两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是细胞核基因——显性的可育基因(以F表示)和隐性的不育基因(以f表示);另一对是细胞质基因——显性的可育基因(以N表示)和隐性的不育基因(以S表示).大家知道,每一植株控  相似文献   

10.
达白22号是四川省达州烟草科研所利用白肋烟雄性不育系MSVaS09作母本,达所26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白肋烟雄性不育F1代杂交种.达白2号植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优良,田间长势整齐清秀,抗黑胫病、根黑腐病、中抗根结线虫病;原烟颜色多为红黄色,组织细致,光泽鲜明,厚薄适中,结构疏松,弹性强,均匀一致性好.其烟碱含量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白肋烟香型风格较显著,余味舒适,符合卷烟工业的要求.其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品质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  相似文献   

11.
Jones(美国,1926)首先报导水稻杂种优势,指出4个杂交组合的株高、茎数、穗长和谷产量等性状,比亲本有强优势。我国袁隆平1964年首先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1966年报道这些雄性不育株的性状,及后组织全国大协作,于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先育成强优势籼型杂交稻,对我国的粮食生产、水稻遗传育种和水稻高产的生理研究,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白肋烟新品种达白2号在国内生产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白2号是四川省达州烟草科研所利用白肋烟雄性不育系MSVa509作母本,以高产、抗病品系达所26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白肋烟雄性不育F1代杂交种,在原产地(达州)表现良好,优于对照鄂烟1号.经参与2003,2004,2006年的全国白肋烟新品种区试及生产示范,在各试验点栽培的达白2号都是植物学与农艺性状况优良,田间长势整齐清秀,抗黑胫病、根黑腐病、中抗根结线虫病,原烟颜色多为红黄色,组织细致,光泽鲜明,厚薄适中,结构疏松,弹性强,均匀一致性好.其烟碱含量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白肋烟香型风格较显著,余味舒适,符合卷烟工业的要求.其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存品质和抗病性等综合性能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或TN86,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白肋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SSR和ISSR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研究遗传行为和基因定位。在对水稻早世代稳定遗传特性的研究中,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68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对28个稳定株系的F_1、F_2、F_3及同组合的分离株系进行了SSR标记分析;选用26个多态性较好的ISSR引物对5个组合中出现的8个稳定株系及同组合的分离株系进行了ISSR分子标记。结果显示:稳定株系的标记带型出现三种类型:(1)母本带出现,父本带消失;(2)父本带出现,母本带消失;(3)出现非父母标记带型。分离株系表现为杂合标记带。推测水稻早世代稳定是在遗传因子作用下,在杂交受精或合子早期发育中发生了双亲染色体重排,形成纯合的F_1单株。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梁A_1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至今没有肯定的结论。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试验,我们认为高梁A_1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应是S(ms_1ms_1ms_2ms_2),其相应保持系的基因型应是(FCms_1ms_1ms_2ms_2),而恢复系的核内基因型就有(Ms_1Ms_1ms_2ms_2),(ms_1ms_1Ms_2Ms_2)和(Ms_1Ms_1Ms_2Ms_2)三种。当不育系和前两种恢复系杂交,其F_2可育:不育为3:1,而当不育系和后一种恢复系杂交,其F_2可育:不育应为15:1。从遗传、育种、品种资源的研究出发,我们需要将这三种恢复系加以区别。因此在文中又提出了建立恢复系基因型鉴别系的方案和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使用本教具可将很难成功的悬浮实验迎刃而解。现予介绍。1 材料与工具广口瓶(500mL)1个,100mL量筒1个,10mL注射器1支(带5号针头),雄狮牌乒乓球3个(其中彩色1个),95%工业酒精,水,细铁丝。2 制作方法a.取细铁丝32cm,将一端弯成直径约3cm的圆圈(见图1)备用。b.用量筒量取水200mL,95%工业酒精290mL,倒入广口瓶中配成酒精溶液(ρ=0.9g/cm3,与石蜡密度相近,悬浮物体也可用石蜡球代替)。c.先用注射器将一白色小球A注满清水,再取约为25.5mL酒精溶液注入彩色小球B(若直接注入高浓度酒精,小球会被溶解)。另一白色小球C不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述了选育CIS_(28-10)的主要技术路线,从三个方面总结了CIS_(28-10)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今后有关CIS_(28-10)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笔者认为,CIS_(28-10)是目前比较好的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系,对CIS_(28-10)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其生产利用提供更丰富的资料,有助于更快地将其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5个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系)与6个非抗虫棉品种(系)为材料,按NCII方法配制杂交组合,对30个组合的F1代及其中三个组合的F2代的主要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F1各主要性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单株皮棉量和株铃数的中亲优势分别为22.48%和16.58%;绒长和单株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分别为11.90%和10.07%。F2代主要产量性状有明显杂种优势,生产上仍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一、会议时间2018年9月28日—30日。9月28日报到,9月30日下午离会。二、报到地点江苏省苏州市温德姆花园酒店(干将东路818号)。三、乘车线路1.苏州火车站:乘坐地铁4号线(经过3站),在乐桥站6号口出站,步行约520米到酒店。  相似文献   

19.
单倍体育种是一项育种新技术.这门新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培养技术或生产应用,我国都处在世界先进行列.所谓单倍体育种,就是用诱发单性生殖(如花粉培养和孤雌生殖)的方法,使杂交后代的异质配子单性发育,经染色体加倍成为纯系,再进行选育的育种方法.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一是能够控制杂种分离现象,缩短育种年限;二是能提高选择效率;三是花粉培养在室内进行,几乎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干拢;四是可以配合杂种优势利用,进行“稳定杂种优势”的试验.此外,还可以节省育种田的土地和劳动力;对现有混杂和退化的良种进行提纯复壮;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与分离的困难;快速培育异花作物的自交系;利用孤雌生殖的单倍体能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中避免多代国交,大大缩短转育年限.鉴于水稻单倍体育种有这么明显的优点,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大上快上的需要,我校组织了业余新技术育种科研小组,进行水稻单倍体育种试验和教学.两年多,我们进行了如下一些试验:常  相似文献   

20.
“昆草3号”(即TDW—6643)系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引及宇都宫大学1963—1965年合成的除草剂品种,我组自1973年接受省科委农药科研任务后开始试验,提供实验室试制药样,经五年来的多点次药效试验,初步得到下面两点结果: (1)可作水稻秧田早期除稗药剂。近年我省大量使用的稻田除稗药剂是除草醚,但此药剂用于秧田早期效果不好,且易因抑制作用导致低温烂秧。昆草3号可以解决我省当前农业生产提早栽插时秧田早期缺少适当药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