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纵观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包括全国卷、上海卷和广东卷),出现了多道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题,在全国卷中还出现了论述题,这些试题都一改过去的常规题,由对考生知识点的考查转移到对其能力的考查。除此之外,在上海卷还出现了另两类试题,即信息题和设计实验题。这两类题型应引起广大师生在高考复习中给予关注。以下就结合试卷的两例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块重要内容 ,历来是高考的重点 .本文将通过对 2 0 0 0年全国高考数学 (理科 )解析几何试题特点的分析 ,谈谈2 0 0 1年高考解析几何复习的策略 ,供考生参考 .一、试题特点2 0 0 0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覆盖面广第 (8)题考查极坐标的概念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求法 .第 (1 0 )题考查直线与圆的基本知识及几何分析能力 ,要求考生能根据曲线的方程 ,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 .第 (1 1 )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基本知识及性质 .第 (1 4)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和性质 .第 (2 2 )题考查坐标法 ,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双曲…  相似文献   

3.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试题的传统考点,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和各省(市)卷中有15套试卷(上海卷、福建卷除外)直接考查了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而《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具体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数学科高考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0 0 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题突出了能力立意 ,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 .在试卷结构上 ,选择题减少为 1 0道 ,总题量减为 2 0道 ,使解答题的分值有所增加 .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同时 ,认真贯彻以“考生为本”的理念 ,使试题安排尽量适应多数考生的应试心理 ,为考生着想 ,引路 ,不故意难为考生 ,是试题的重要特点 .我们仅以理科第 (1 8)题、(1 9)题、(2 0 )题为例 ,对每题中每一问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一、试卷印象综观今年地理高考上海卷 ,笔者认为 ,考卷的设计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稳中有变 ,难度略降。“稳”是指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 (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各占 1/3 )、试题结构等继续保持稳定 ;“变”是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比重比去年明显加大 ,即使是一些能力型试题 ,也是植根于基础知识上。变化平衡 ,不依靠一两道难题拉大考生的分数距离 ,而是通过对考生的全卷答题能力进行综合水平考查 ,拉开差距 ,是本次命题的用意之一。选择题部分仅考查了单项选择 ,使这部分试题难度相对降低 (分值由去年的 5 0分下降到 40分 ) ;…  相似文献   

6.
张主方 《物理教师》2001,22(9):45-47
2001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试题的特点可用“三多”来概括:(1)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多;(2)主观评价的开放题多;(3)考核一般能力的试题多.这“三多”现象也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们不同的反响和评议.笔者在与部分阅卷、命题老师交流后,就2001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试题的特点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英语NMET试题,经1991年试点,到1994年全国二十几个省市采用,巳经有四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英语MET试题在少数几个省市使用,形成英语NMET与MET试题同时并存的局面.但是,1995年这种局面不复存在了.全国(上海市除外)都要采用NMET试题了.因此,深入研究1994年NMET试题,具有特殊的、与往年意义不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NMET’94考题特点1994年英语高考试题(NMET),是一份严格依据大纲,基本框架稳定,体现英语标准化的特点,对中学英语教学导向明确的好试题.1.测试覆盖面广.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测试;既考查重点,又考查难点,面广而不超“纲”(只有一个小题,即第22题,有些超“纲”),从而起到了以“纲”为纲的导向作用.2.加强了对考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包括语言交际能力、特殊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及语感等方面的考查.3.短文改错题是综合性很强的检测项目.这几年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好的语言能力测试题型,能很好地起到区分不同水平考生能力的作用.4.书面表达题.在92年及93年图画提示法后,又回到中文提示法.虽然它有其积极意义,也不失其交际性,但笔者认为,远不如92年,特别是93年试题更能使各层次水平的考生,特别是水平高的学生有发挥的机会,从而减弱了该题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版考试大纲指出 :对能力的考查 ,强调“以能力立意” ,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从问题入手 ,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 ,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 ;对知识的考查 ,侧重于理解和应用 ,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 ,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的能力 ,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使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近年各类试题中 (如 2 0 0 4年高考北京卷第 ( 4 )题 ;2 0 0 4年高考重庆卷第 ( 1 2 )题 ;2 0 0 4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  相似文献   

9.
兰瑞平先生在<高考试卷能否改一改?>(<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11期)的文章中认为全国卷语文试题的结构应当像上海卷学习,把试卷结构化为阅读和作文两大块,兰先生认为"上海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十分宜人,极易把考生引入80分的阅读解题方阵中去纵横驰骋,过关斩将,而后直奔70分写作的表达营垒,各自引吭高歌.这种由阅读而写作两大板块的命题结构,能直接触动考生思维的敏锐点,使之一下子就沉醉到高考试题的求解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因而有不少参加全国、北京卷的考生在见到上海卷后说:‘要是考上海卷那样的试题,丢了分也决无怨言,那是真正考能力的题.'"在这里,我没有能力比较全国卷和上海卷内容上的优劣,因为出语文试题本来就很难,无论命题者怎样绞尽脑汁,慎之又慎,大胆创新,反复求证,拿出的试题都难免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我只想就全国语文试题结构这一方面提出我的看法:全国语文试题的结构不宜改.  相似文献   

10.
语言交际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高考中英语交际用语试题是对考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一方面,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英语语句的功能以及它的使用场合;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和判断交际语境,从而作出正确的反应。下面就2005 年高考英语交际用语试题进行分析;同时帮助考生把握2006年高考英语交际用语试题的命题方向,提高高考中做交际用语试题的命中率。一、2005年高考交际用语试题分析对交际用语的考查是2005年高考英语试题单选题中的一个亮点。全国高考试题共16套,除了上海卷没有考查交际用语外,其余15套试题共有交际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 ,“3 +X”高考模式已在全国全面铺开 ,今年是我省高考实行“3 +小综合”模式的第一年 ,如何适时有效地应对今后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是广大高中文科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 ,试题阅卷工作早已结束 ,笔者有幸参加了我省高考文科综合测试试题阅卷的质量检查工作 ,对于试题的特点及考生的答题情况有一些感性认识 ,现结合试题的特点 ,就如何搞好今后的高中文科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以求教于同行。一、2 0 0 2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体现了三个基本特点1 .在考查目标上 ,注重能力立意 ,突出考查考生的立体知识结…  相似文献   

12.
研读2006年全国各套高考试题,不难发现不少试题设计巧妙,新颖独特,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本文拟结合今年高考试题,谈谈单项选择题的创新考查。一、命题角度新命题者为了综合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往往对一些常见的考查热点进行“加工处理”,变换考查角度,加大对“熟题”的考查力度。如:1.______by keeping down costs will Power Datahold its advantage over other companies.(浙江卷)A.Only B.Just C.Still D.Yet解析:以“only 状语”开头的句子要用部分倒装,这是考生很熟悉的知识点。通常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能根据已给出的倒装条件(only 状语)判断出需要倒装,但本题却要求考生根据倒装现象来选择能够成倒装的条件,巧妙考查副词only的用法,这是考生平时复习较少涉及的,因而解题有一定难度。答案为A。2.______homework did we have to do that we hadno time to take a rest.(福建卷)A.So much B.Too muchC.Too little D.S...  相似文献   

13.
近日 ,仔细研读了 2 0 0 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包括山西、天津卷 ,以下简称“文综卷”)、“综合能力测试”(广东、河南卷 ,以下简称“大综卷”)、“3 2”模式的全国卷 (以下简称“全国卷”)以及“上海卷”中有关政治学科的综合性试题 ,总的感觉是稳中有变 ,变中出新。现就上述试题的一些突出特点综述如下 :一、扩大综合———由学科内向跨学科推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规定 ,“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 ,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占一定的比例 ,其比重将随着…  相似文献   

14.
据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2 0 0 0年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广东五省将试行“3 X”科目设置方案 ,2 0 0 1年左右在全国推开。高考的综合考试即“3 X(综合 )”中的“X”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 2 0 0 0年试点省普遍选定“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两种 ,每卷均有四个部分。理科综合卷前面的三部分分别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独立试题 ,侧重考查学科能力 ,第四部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综合试题 ,侧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满分为 3 0 0分。综合考试对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教师和考生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新一…  相似文献   

15.
“加分规定”已成为今天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与瞩目。这不,2001年政治高考试题(全国卷)竟有四处加分规定。更令人叫绝的是,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在关于主观题的评分说明中规定:“为了贯彻创新精神和语言文字能力在考查中‘有所体现’的要求,特  相似文献   

16.
在严肃紧张的高考当中引入诗词欣赏等感性的审美活动 ,并且使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 ,成为近两年文综命题形式中的一大亮点。 2 0 0 2年 ,高考文综试题 (新课程卷 )第 3 1题以“月是故乡明”这种在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却合情的现象为着眼点 ,要求考生从主观和客观统一性这一哲学基本原理出发去理解审美认识活动。第 3 2题又接续上题 ,要求考生对近代学者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美学概念加以理解。 2 0 0 3年高考文综试题 (新课程卷 )第 2 9~ 3 0题更是直接以源远流长的中国审美文化为题材 ,通过清代著名画…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国高考数学命题坚持“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在充分考查学生“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考生综合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类型多样化,能力型题目占有较大的比例。纵观考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一些考生失分的共性问题,下面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以期对2006年的高考考生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上海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创新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考对于化学知识和能力的考查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出得好的化学实验试题不仅可以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还能考查考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为支持和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二期课改 ,上海市自 2 0 0 2年起加大了对高考命题改革的力度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 ,其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命题水平不断提高 ,试卷中化学实验试题的鲜明特点及强劲的发展趋势尤为突出。下面是笔者在研究了 2 0 0 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上海化学试卷 (以下简称“化学…  相似文献   

19.
高考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把“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必考内容 ,2 0 0 1年的全国卷理综第 3 0题、上海卷第 1 9题就是很好的体现 .在这类被称之为信息应用题型的试题中 ,提供了一段冗长的文字材料 ,具体情景一般是中学课本上所没有的 ,但是由材料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物理规律是中学知识能够解决的 .一般要求考生回答一些问题 ,如对某种陈述做出判断 ,或是进行一些具体计算 ,或作出某个结构、规律的论证过程 .一、信息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程序1 .题型特点(1 )呈现背景信息、物理史实、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等材料 ;(2 )给出规律或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的高考立几试题重基础,源于课本,难度适中.但考生的得分率不尽人意.为此,本文立意剖析近五年来高考立几试题,分析高考中立几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探讨九五年立几复习备考的一些对策.一、立几考题的难“是“三大能力”的综合考查.近五年的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三大能力”.即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论证能力和推理表达能力.立几考题的难点就是这“三大能力”的综合考查.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理科23题如图.已知A_1B_1C_1—ABC是正三棱柱,D是AC中点.(1)证明AB_1∥平面DBC_1.(2)假设AB_1⊥BC_1,求以BC_1为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