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与心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伟  张洁 《体育科技》2000,(3):43-46
论述了静力性运动与动力性运动时心脏的不同反应 ,对运动训练引起心脏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的变化及这些变化的性别特点做了浅要的分析 ,并对运动性心脏和病理性心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运动员运动训练中最高心率差值追踪测试和Vo2max的A^0Strund列线图法实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负相关关系,对于今后高校运动训练,利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提供了运动生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增量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增量运动过程中心电图的记录分析,研究了增量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异性指标(SDRR、SDDRR、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增量运动过程中,随运动强度的增加SDRR逐渐减小(50W时P<0.05、125W时P<0.01),SDDRR逐渐减小(50W后P<0.05),心率变异系数逐渐减小;心脏内传导(主要是房—室传导)加快(150W时P<0.05);心室复极化量逐渐减小;运动终止后上述改变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4.
由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心血管健康关系密切,作为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指标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背景、生理学基础及其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基于运动干预改善HRV的研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心率同心输出量的相关,推算体育课的合理负荷,从而提出掌握中专体育课运动量与密度调节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欢 《体育师友》2016,(1):54-56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机体的一些指标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例如:心率、血乳酸等。文章选择8名同学进行不同负荷跑,记录跑后即刻心率、血乳酸和运动成绩,了解不同负荷后的身体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强度负荷后,不同项目中,血乳酸和心率并不呈同步变化趋势,心率指标的灵敏度较低,而血乳酸指标能够比较敏感地反应运动员承受不同负荷时身体机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对递增负荷运动中最大心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最大心率与年龄、最大心率与心率贮备以及最大心率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论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测定并分析了10名女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的最大心率(HRmax)、心率贮备(HRR)、最大耗氧量(V.O2max)、耗氧量贮备(V.O2R)和无氧阈(.VO2AT)等指标。结果:按照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龄"计算的最大心率与实测最大心率有显著差异,实测心率贮备与估算心率贮备之间也有显著差异;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贮备与无氧阈、各运动负荷等级时的心率与耗氧量、%心率贮备与%耗氧量贮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按照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龄"计算的最大心率与心率贮备可能不够准确,最大心率可能与有氧耐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13-14岁少年适宜健身运动负荷强度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以心搏量极限区间确定运动负荷强度标准的生理学基础,并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了54名13-14岁男女少年在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男女生在心率分别为122、127次/分时心搏量最大,心率超过144、139次/分时,心搏量明显下降,男生中的70%、女生中的74%最大心搏量分布在心率为115-144次/分之间SV极限区间对应HR范围性别差异不明显。据此,对此年龄段的少年,运动时应根据这个心率范围,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来发展他们的身体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心率(也称脉率)是用来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一种简便方法。有人研究提出平均脉率130次/分,能获得最大的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对心肺功能影响最好。据日本研究,学生脉率每分钟在130次以下,练习无精打采,没有生气;每分钟在130-150次之间,练习的兴奋性高、持续时间长、锻炼效果好;每分钟在150次以上持续练习2-3分钟就出现疲劳。我国有人研究提出体育课学生脉率在130-140次/分之间最为适合。为了避免体育课的运动量过大或过小,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摸脉搏、数脉率。当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可利用练习的间隙由教师统一时间,让学生数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小样本实验研究,对运动中手臂高度与心率变化的机制进行探析。方法:监测15名受试者在运动中两臂直臂侧上摆和侧下摆的心率变化;两臂侧上屈伸和侧下屈伸的心率变化。结果:运动中手臂高度超过心脏能够促使心跳加速。结论:运动中手臂高度超过心脏能够促使心跳加速主要与重力势能、动力肌肉群做功、运动强度和心脏供血量等参数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代表人的骨量的最高水平。骨质疏松发病的可能性与峰值骨量的水平以及到达峰值骨量的年龄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峰值骨量主要由遗传、种族等因素决定,环境因素对峰值骨量也有一定影响,其中体育锻炼是获取较高峰值骨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40式杨式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14名太极拳练习者运动中和运动前、后的HR、血压、心脏泵血功能等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了40式杨式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40式杨式太极拳属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2)练习40式杨式太极拳能够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外周循环,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3)超声波的实测证明40式杨式太极拳对心脏的泵血功能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朱鹤  李世昌 《精武》2012,(26):15-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不同方式运动对生长期骨量的作用,发现力量训练促进骨量累积的作用大于耐力训练,负重运动大于非负重运动。  相似文献   

15.
赛艇运动对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试与分析,探讨了赛艇运动对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个体性特征与心脏自主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力训练能够降低静息状态下和次强度运动下的心率,但是最大心率只是轻微下降或保持不变.近来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假说:评定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够获得有氧训练刺激前、中和后关于急性或长期生理变化过程重要的信息;日常评定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性能够为个体有氧训练适宜的生理条件提供指示.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心率变化特征及其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率遥测仪对参加全国武术42式综合太极拳比赛的男女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率进行了测定,观测其运动强度及其心率变化的特点,有助于为竞赛套路提供时间与强度方面的最佳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无氧阈、最大吸氧量的影响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年游泳系统训练后,男女运动员VO2max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无显著性变化,无氧阈明显提高。表明,AT的显著改善并不需要VO2max明显提高。训练后,AT和心泵血功能都有显著性提高,并且CO与AT的相关比CO与VO2max相关更为密切,提示,AT提高与心泵血功能变化有关,心功能可能是影响AT的重要因素。训练使心脏舒张功能得以改善,这是心脏对运动的又一适应。  相似文献   

19.
运动与心率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心率变异(HRV)作为无创性心电监测指标之一被受关注,HRV可用于评价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由于HRV的降低作为预测心脏病猝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其在临床及其它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文章重点介绍了HRV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从运动医学和医用数学的角度,探讨我国优秀耐力性运动员心肺功能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的二维动态数理关系,以达到在同一动态数理关系体系中,只要获得其中心率指标的动态变化数据输入,即可求出吸氧量指标的变化数据之目的,为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实时医学监控提供一个可靠的生物学指标体系和数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