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挖墙脚的人们》是我反映关于假发票问题的系列专题报道的首篇。这组报道至今已经完成了七篇。其中,《挖墙脚的人们》荣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的播出时间是1993年3月1日。社会反响极其强烈。许多听众被报道里那些活灵活现、触目惊心的对话所震憾。那几天,台内台外,到处都听见人们在谈论假发票。不少听众打电话到电台,有的提供报道线索(或者说他们家的亲戚在托人买假发票,或者说他们单位的领导买了假  相似文献   

2.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10多年,主要采写“三农”方面的稿件,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作品。其中,《农民的愿望》是我的“得意之作”,令人难以忘怀。(一)《农民的愿望》发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1989年第6期。在这期杂志的《卷首语》中,肯定了《农民的愿望》一文“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反映了当前农民的心声和要求。”接着引用了我原稿中的一段话:“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生产、农民的利益、农民的情绪,都是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的。常言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关系到农业这个基…  相似文献   

3.
光阴荏苒,到报社任记者、编辑转瞬已10年。虽说发表过千余篇稿件,编辑过不少版面,但获国家、省、市新闻奖的也就区区20个,令自己满意的就更少。翻阅几遍过去发表过的东西,感到《“不满意”的也领牌》这篇通讯还算是比较好的一篇。这篇通讯在第五届福建省新闻奖评选过程中决定一等奖时,评委们已近全票赞成。我所在的《三明日报》历来没有文字新闻送评过中国新闻奖,此文至今仍是《三明日报》文字新闻所获的最高奖。回首采写这篇文章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1998年9月11日,我接通知参加当天下午在市公安局会议厅召开的“满意和不满意派出所”评选…  相似文献   

4.
《央视陕视见证西北岩溶第一井诞生》一稿荣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报刊类一等奖。评委会认为,这篇稿件“无论从选材、写作还是新闻要素等方面看,都是一件好作品。”我们结合平时编采工作的实践,思考广播电视报的消息写作,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首先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上学的时候,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有老师和前辈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脚板底下出新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仅仅靠跑,是很难跑出好新闻的。在勤跑的基础上,学会思考是写好新闻的有效方法。2000年,陕西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仿唐乐舞…  相似文献   

5.
我和赵中庸共同采写的消息《革命圣地延安无铁路的历史结束》,在获得首都产业报1991年好新闻一等奖之后,又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传开,许多朋友问我,这条消息是怎样采写的?感受最深是哪一点?我以为,新闻采写也要换换脑筋。“换脑筋”,是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时提出来的。我的理解,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禁锢,更新观念。搞经济建设需要这样,搞新闻采写也要如此。我们这条消息的采写,就是在换脑筋的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我和赵中庸共同采写的消息《革命圣地延安无铁路的历史结束》,在获得首都产业报1991年好新闻一等奖之后,又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传开,许多朋友问我,这条消息是怎样采写的?感受最深是哪一点?我以为,新闻采写也要换换脑筋。“换脑筋”,是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时提出来的。我的理解,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禁锢,  相似文献   

7.
在2003年度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许昌日报》刊发的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一篇评论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体会是这篇评论主题抓得准、政策吃得透、引导效果好。抓准主题倾注对农民 的挚爱真情去年8月份  相似文献   

8.
经过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人新事新思想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些新人新事新思想,都是带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萌芽的新生事物,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但是,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千差万别的,因而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14日《西安晚报》一版登载的《酱油追踪记》一稿,是一篇揭露性质的报道。被评为陕西省1989年度好新闻一等奖。大家知道,近几年来揭露问题的稿件难度较大,搞得不好,就会惹来许多麻烦。怎样能既揭露了问题、又不招来麻烦,我以为很值得探讨。一、揭露问题的报道,要善于发现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忠实地反映群众的心声,敢于触及社会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农民传统“小而全”的传统种植方式却难以承载农民对于致富的渴望。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专稿《跨国合作引发种植模式的变革》,报道了依安县遵循土地流转政策,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依托龙头企业推行“四区轮作”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做法。报道播出后,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迪,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如何发展,广泛推动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北京科技报》从去年8月到12月,在第二版以“新产品鉴定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题,连续开展了二十次讨论,发表了60多篇近5万字的稿子,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读者认为这次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成功的。国家科委一位负责同志说:“《北京科技报》办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感谢。这一讨论配合了国家科技体制的改革,到一定时候,我们要把这组讨论材料发到全国有关部门,供他们参阅。”作为编辑,在问题讨论结束之时,我就思索着这样一问题:新产品鉴定制度改革问题为什么能在一张地区性专业报上讨论得起来? 我认为关键是这次讨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反映了广大科技  相似文献   

12.
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其目的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揭露而揭露,而是促进消极面的转化和问题的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媒体间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批评报道见诸媒体。如何讲究批评艺术,是每个新闻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2000年 8月,广元市发生了一起近郊农村五岁女孩遇车祸受重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驾驶员和女孩各有一半责任,女孩父母因无钱交医疗费而抛下女儿不管离开医院的事件。女孩父母的作法,给医院带来了负担,也给交警部门的工作和车方的配合带来了不便,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怎样报道这一事件呢…  相似文献   

13.
《图案里面也有法》这档农村节目在1997年度中国广播社教类节目评比中荣获中国广播二等奖,并荣获全国优秀对农广播节目一等奖。《图案里面也有法》是我和顾晓明采写的,其内容梗概是:通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于近日揭晓.浙江电台选送的广播评论《治理好污水也是政绩》获得一等奖。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第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浙江电台自1991年设立中国新闻奖以来首次获得一等奖。这篇评论之所以成功,我认为主要的特点是立意深远,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于一体,以强烈的震撼力打动公众。  相似文献   

15.
时光回溯到2013年12月下旬的一天,《信仰的力量》一稿的写作进入尾声。我们终于完成了这篇酝酿已久的稿件。尽管我们为之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但当时我们都没有想到,这篇文章会在2014年度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欣喜之余,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来自于对人物或事件的持续关注与思考,来自于对人物或事件的持续挖掘与沉淀,来自于对新闻热点的持续追踪与分析,来自于在  相似文献   

16.
多一分深入多一分收获──采写《节日追踪问菜价》的一点体会张国材2月10日,人民日报和市场报同时以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报道《节日追踪问菜价》,人民日报还全文转载了市场报配发的评论员文章《管好中间环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当天的值班手记中说:这...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既有暴风骤雨般的激变,也有循序而进的渐变。激变总是偶然的、短暂的和局部的,渐变则是正常的、全局的和长久的。正因为如此,驻外记者面临的环境,一般来说,总是正常、平静和安逸多于动荡、灾变和激进。如果只想作突击式、战役式采写,只会在上层、浅层、表层作文章,而不愿也不善于在下层、深层和里层下苦功夫,那必然眼高手低,大事没有,小事不想干,只好“失业”或“半失业”,碌碌无为。本人“运气”不佳。驻外十余年,多在亚非贫困落后国家,又非多事之秋,因而常常陷于上述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传播中,采访对象希望记者给他们输出的信息,和读者要求从记者那里接收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从对记者的影响力来看,采访对象与记者直接接触,他们对记者采访工作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照,会唤起记者的好感和报偿心理.而读者与记者却是远距离的关系,跟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关系相比,要抽象、间接和非感情化得多。对于读者的要求和呼声,记者如不清醒、自觉地予以重视,很容易忽略他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我们在湖南邵东县采写了《外出经商者不再是“散兵游勇”》一稿,发表于1987年7月26日《湖南日报》一版头条。稿件见报后,引起了较强的社会反响,全省各地市先后派出30多个代表团到邵东县取经,邵东县委书记、县长专程到县工商行政局同局领导一起研究如何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县工商行政局10月份派专人到西南三省慰问外出经商户,检查驻外“个协”的工作。以后,《邵阳日报》、《湖南日报》又分别发表了反映邵东外出经商户生活、经商情况的连续报道。在全国好新闻复评会上,此稿获好新闻二等奖。抓住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寻找时传祥》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一种比如钱,或者比钱理说不大清的物化、量化的东西很大程序上成了今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