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小学生的职业期待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笔者对性别刻板印象予以分析,并就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这些性别刻板印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的职业期待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笔者对性别刻板印象予以分析,并就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这些性别刻板印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高中生群体中是否存在英语-性别刻板印象,本文分别采用刘暄(2007)编制的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量表和英语-性别SEB问卷,以四川省绵阳市西平中学高一的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刻板印象和英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群体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刻板印象;(2)高中生对女生有显著的英语-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女生的英语较好,但是对男生的英语-性别刻板印象不显著,即不认为男性的英语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4.
职业刻板印象是指对某种职业的预想态度.也指对从事该职业的职员是否能胜任该职业的预想态度。职业刻板印象可以从应聘者和招聘这两个角度来加以探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及其成因.并指出了职业刻板印象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职业刻板印象是指对某种职业的预想态度.也指对从事该职业的职员是否能胜任该职业的预想态度。职业刻板印象可以从应聘者和招聘这两个角度来加以探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及其成因.并指出了职业刻板印象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菁 《华章》2013,(24)
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遭受的一种风险,处于此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证实所属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威胁研究表明,威胁会削弱被负面刻板化了的群体成员的成绩。文章通过对教育领域中的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4-6年级《汉语》教科书为分析对象,运用定量分析和文本分析法,通过对插图和故事性课文中两性角色出现频度和职业分布情况的分析,探讨了教科书中职业维度刻板印象,并从两个角度提出了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2010-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重点,性别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然而,外语教学领域中普追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刻板印象.针对此现象,提出促进外语教学领域中性别平等的建议,提高外语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从性别刻板印象这一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高职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主要原因是社会偏见、性别隔离和集体无意识,提出应从社会、学校、个体层面对其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范式对大学生的内隐职业刻板印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职业刻板印象,对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持正面态度,对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持负面态度。为改变这一现状,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引导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合理定位,理性择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年龄结构、收入情况、职业特征等特点,总结归纳出适合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室内设计风格定位——个性明快、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由此得出,针对每种不同的职业群体都应有与其相适应的室内设计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全面进步,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本文从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产生机制、行为效应、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概述,并基于以上内容对其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威胁效应是否存在,以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获取社会人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外显刻板印象特征词语,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证明农村留守儿童外显刻板印象与内隐刻板印象的一致性,以字母记忆测试和数学等式判断测试来验证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存在。结论如下:(1)社会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刻板印象,消极的刻板印象多于积极的刻板印象;在消极的刻板印象中,社会人员偏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消极特征。(2)社会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刻板印象词语的反应显著快于积极非刻板印象的词语,消极刻板印象词语的反应显著慢于消极非刻板印象的词语,表明社会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外显刻板印象与内隐刻板印象相一致。(3)在字母记忆测试中,实验组反应时慢于控制组,正确率低于控制组,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存在;在数学等式判断测试中,实验组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与控制组差异明显,同样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存在;同时,在上述两种测试中,农村留守女童在反应时与正确率上均优于农村留守男童,性别在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对"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现象的看法,并对男女被试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相容水平任务上的平均反应时均显著的低于不相容水平(t=8.601,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被试在相容任务(t=-0.925,p>0.05)和不相容任务(t=0.343, p>0.05)上的平均反应时均不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被试(不管男女)依然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内隐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英美日中定型观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0名中国大学生的英、美、日、中等国人定型观念的调查,分析了这些定型观念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并认为目前就我国大学生而言,其定型观念的获得应与外语教学联系起来,在外语教材中增加文化的输入,大学生树立客观的理解态度有利于其形成较为准确的定型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刻板解释偏差的方法,考察大学生对农民工子女的内隐刻板印象,并以城镇居民子女作为与农民工子女相对应的参照群体.实验结果发现:(1)大学生对农民工子女存在内隐刻板印象;(2)大学生倾向于把农民工子女与刻板印象一致的结果归结于外部因素;倾向于把城镇居民子女与刻板印象一致的结果归结于内部因素,而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归结于外部因素;(3)大学生对农民工子女以及城镇居民子女的刻板印象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刻板印象威胁指一定的文化对某些群体持有负性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担心别人会以这种观念来判断他和对待他,同时担心自身的表现会印证这种刻板印象而产生的威胁感.文章综述了刻板印象威胁的提出,威胁的发生机制,影响威胁效应的因素以及如何减弱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发生机制还需进一步认识;以后还可以探讨此威胁效应是否给被刻板者带来某些生物学上的改变;该效应指导教学实践还需做更多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的传播学课程教学隐性地存在着“族群刻板印象”的问题。造成“族群刻板印象”的成因,主要来源于教师或学生个人获取的信息与大众媒介建构的族群刻板印象,但成因背后却是权力的影响。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尽量去除针对少数族群“边缘化”的刻板印象,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才更有利于建构少数族群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小说中神话原型系统的建构不以西方神话原型理论为圭臬而是以民族文化作为根柢。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的是抒情性特征而非叙述性特征;内在意义体现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结合而非单纯的形而上方面;在审美性方面,则是饱含了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而具备了浓厚的审美意味而非重共性轻个性的审美性缺失。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直接关系到职业的成败。要高度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从学生进校开始,围绕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要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注重公共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