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诗品》,由二十四首四言十二句的组诗所构成。它用高度形象而又抽象的语言,描绘了二十四种不同的诗歌意境,引导人们认识各种不同的诗歌风格特色,从而揭示了司空图的诗歌美学理想。《诗品》既是一部诗歌风格论方面的著作,也是一部诗歌美学方面的重要著作。《诗品》论诗,有没有基本的美学倾向?这种倾向是什么?历来颇有争议。晚清林昌彝说过:“诗之品何止二十四,况二十四品中相似者甚多。”“相似者甚多”,这就为我们研讨《诗品》的美学倾向,透露了可靠的消息。我认为,追求冲淡自然的审美情趣,崇尚自然真美,这就是司空图《诗品》的基本美学倾向。诗歌的风格意境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出之以天性纯真和自然天成,这是对互不相同的风格意境的共同要求。清人杨廷芝认为,二十四品“无往不归于自然”,很有见地。只要我们把握住司空图“冲淡自然”的诗美理想,把《诗品》二十四则当成一个整体去研究,那么,“恨当时不解其妙”(苏轼(?)语)、“多不可解”(方东树语)、“说之亦难”(孙联奎语)的《诗品》,就较易理解了。  相似文献   

2.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述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无疑是精细而微约的,但是深加思索,这二十四种风格之中也内蕴着司空图一致的美学思想,如以老庄思想为底蕴的对自然、冲淡美学情趣的追求;司空图“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美学理论在《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共同而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雄辉”作为《二十四诗品》开宗第一品,体现着司空图本人在冲淡平和的终极理想下所掩盖着的另一面人生风貌。从鉴赏学角度说,“雄浑”就是“具备万物,横绝太空”的巨大充实之美,是艺术家自身孕育的恢弘豪壮胸襟的对外投放。同时,“雄浑”又是司空图的创作论,包含了对诗歌创作者的主观精神要求,只有雄健深厚的精神品格充实作者“内质”,才能向外扩散,创作出恢弘豪壮、激烈高昂的诗作。  相似文献   

4.
《廿四诗品》开篇第一品即为雄浑,意指雄伟浑厚的艺术风格,是作者诗美理想之一。在著作中,《雄浑》与《劲健》同属美学两大范畴阴柔和阳刚中的阳刚一类。司空图对雄浑之美推崇备至,把雄浑放在二十四诗品之首。这与作者之生平阅历、哲学思想、人生态度密切相联,也是当时美学思潮的一种反映。杨振纲《诗品续解》引语曰:“诗文之道,或代圣贤立言,或自抒其怀抱,总要见得到,说得出,各使健不可挠,牢不可破,才可当不朽之一,故先以雄浑。”《雄浑》全诗如下: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人浑,积健为雄。 备具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 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理解此品涵义颇难,《雄浑》虽为诗论,却没有论据,也无论证,有的只是象征性的描述,抽象的道理,给我们今天的认识把握带来了鉴赏的“苦恼”。《廿四诗品》在品评诗歌的多种风格时,提出了丰富的理论原则,它的意义远超出了对诗歌的评论,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探索,用心体察,如《雄浑》这一品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便是很好一例。理解第一品大体上可以把握住“大用”、“真体”、“浑”、“虚”、“健、雄、象、中”几个范畴。  相似文献   

5.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是其与友人论艺的见证,生动体现了他力主“味外味”的诗歌意境、推慕“纤”、“冲淡”风格的审美思想情趣。其诗歌美学理论与诗论家司空图的诗歌散论及其风格论专著《二十四诗品》符契妙合。  相似文献   

6.
司空图著的《二十四诗品)所体现的哲思美是《诗品》在整体内容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贡献。(二十四诗品》的哲思美主要体现在它对“体”和“用”、“形”和“神”,“真”与“素”等几对关系的探讨上。司空图现实生活中儒家诗美理想的无法实现是他转向追求玄虚诗美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释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这其中既有前人的经验,也有司空图本人独到的见解。"含蓄"这一风格,虽在前人的著作中已有涉及,但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象取物,不拘一格地将"含蓄"这一风格赋予了更多的审美内涵与特点。对司空图"含蓄"这一审美范畴进行溯源,并且对《含蓄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可见出更多被忽视的审美意蕴,以及窥见司空图对含蓄作品的标准和要求。对"含蓄"这一审美范畴的地位的探讨,可重新审视"含蓄"的审美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诗品》是唐末诗人司空图的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它论述了二十四种诗歌风格,也对体和用、形和神等进行了探讨,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司空图在对二十四种诗歌风格进行论述中,多用自然意象如花、竹、云等,以进行更恰当的形容,体现出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9.
唐末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继南朝齐梁钟嵘用五言诗的表现形式创作的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之后,又一部用四言诗的表现形式写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特色的诗歌美学著作.作为唐代诗歌评论中的一枝奇葩,司空图的《诗品》,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司空图诗歌理论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空图的理想诗境就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是整部《诗品》的实质,是司空图诗歌理论的核心。这不仅从《诗品》的各品中体现出来,而且也从司空图的其他诗歌理论中也可见出。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在中国诗学史上明确了"冲淡"的诗美概念,当属晚唐著名诗人兼诗论家司图空的《二十四诗品.冲淡》。他用意境形容风格的方式,描绘了"冲淡"的特征,从而使"冲淡"成为中国诗学史上特有的一种诗美风格,冲淡范型由此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2.
司空图《诗品》之《实境》是反对当时的格律丽偶、绮缛错采的风尚,主张以直目所寻的方式追求平实之中见深邃意境的风格论。司空图在落脚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接受道家之“虚空”的思想从而形成“自然”的审美观,又以佛家的“现观”思维方式来实现即景会心的真切自然风格特征。其《实境》既是对诗歌表现手法及语言的描述,更是以风格论而张目,也是司空图“思与境偕”审美主张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重新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主旨。司空图所列举的每类风格针对的不仅是文学艺术,还包括人的精神状态或生命状态。《二十四诗品》是以“道”为核心,呈现的二十四种人生境界和生命状态。与西方的风格论相对照,其目的是凸显我民族古代风格论的特质。《二十四诗品》风格论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与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学态度有关,即把写诗作为严肃的“立言”事业。  相似文献   

14.
清初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中的《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是传世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另一传本.其中祝允明与冯梦祯跋语表明:一、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在当时(万历三十一年)尚不流行;二、文献标题说明《二十四诗品》是由宋代流传下来.以王士祯为代表的清初诗家多认定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与他们维护钦定《全唐诗》权威性相关.他们虽见过祝允明这个作品,但多有意回避这则文献.  相似文献   

15.
陈尚君、汪涌豪二君作《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从思想、文风、著录、用字等方面论证了《诗品》乃是明末人据元人所作移花接木,改题作者姓名而成的。 我个人信服他们的考证,因为我也看过不少宋人的文集、笔记,的确未看到有提及司空图《诗品》的。但是,“说有易,说无难”,也许他们提过了,你未能经眼;也许提及的文字佚失了,你不可能寓目。因此,二君的辨伪之作发表,学术界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二君的文章中,有一节专论《诗品》有多处用宋以后诗文,以此作为《诗品》晚出之证。但维护司空图著作权的人会说,不是《诗品》用…  相似文献   

16.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司空图《诗品·雄浑》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则,历来号为难解,其中的许多问题,至今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即拟就第一品《雄浑》中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粗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苏轼所谓“二十四韵”应解作二十四首诗,那种“唐宋人不以一首为一韵”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谓司空图“《诗格》尤非晚唐诸子所可望也”,即指《二十四诗品》。没有足够的证据,不宜断然剥夺司空图对《二十四诗品》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8.
《庄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关学著作,其中的美学精神对《二十四诗品》影响甚深。司空图不仅在其诗论中融入了庄子的“大美”概念,在审美方式上也强调心游、虚静、妙悟,与庄子精神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9.
<正> 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和成熟,使文学理论与批评也相应地出现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论,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审美领域。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虞乡县)人。作为诗人,在高手林立的唐代算不了大家,而使他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便是他的《二十四诗品》。 司空表圣生当晚唐,目睹乱离的黑暗社会而又报国无门,只好逃避现实,归隐到中条山王官谷。自号“耐辱居士”,与名僧、高士相往来,过着亦僧亦道的生活。又通过品诗、写诗,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力求心境的平静和空灵。惟其如此,才能远离祸害,宠辱皆忘。因此,追求冲淡、自然之美,是司空图的最高审美理想。这种情趣,在《诗品》中得到很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阐述“咸酸”之论,并颇为自贞地列举自作诗句以为示范;但在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叶,并未产生预期的影响。直至苏轼《司空图诗》、《书黄子思诗集后》论及此文,司空图诗作才屡见称引,“咸酸”之论与《二十四诗品》亦自此广为流传,影响巨大.司空图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崇高地位从而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