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就能起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培养自学能力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还要把新课内容当作新信息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从课本开始,因为课本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起始阶段。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会读书、乐读书,并把读书当作获取知识的自觉行为。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会读物理课本,这是培养物理自学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成绩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教育的关键。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外语教学,无疑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学力.是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简称.指的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及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等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究其根本。就是“教”要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学力”。笔者以为,自觉学习、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一、在地理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知的能力。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  相似文献   

8.
陈智勇 《成才之路》2009,(24):75-75
学会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面向未来、提高学生素质的战略任务。由此可见,自学能力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自学能力培养是中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初中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主要是读写能力、运算能力、思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就目前初中学生的状况来看,最大欠缺的主要是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习仅仅限于课堂上,在书本中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不能把自己当做“装知识的口袋”。在学习中教会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达到才华横溢。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能力乃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孟子也曾说过”,授人于鱼,不若授人于渔”。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这也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按照学习规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组织自身的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要性的最有力的诠释,而且也不断地激励着教育工作者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自学能力就是一个人独立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能力,甚至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张巧菊 《成才之路》2010,(25):81-81
任何学问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能力比起知识来要重要得多,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说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数学学科而言,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数学学习,积极参加数学教学活动,踊跃攻克数学难题,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所教的知识,而是在于要教会学生“会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更多的,甚至是教师不曾教过的知识。做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把课教好,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学生要掌握学法,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学法指导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离不开教师,而另一方面则离不开阅读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换句话说,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成为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就能起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培养自学能力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还要把新课内容当作新信息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知识好比浩瀚的大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人一生中不可能总有老师陪伴,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在离开学校后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实现由教师教知识到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转变。而预习无疑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但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学生处于“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17.
张俊 《现代语文》2014,(10):69-70
叶圣陶先生一生的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盲校的语文教学受实际情况限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较少,所以更需要学生掌握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可能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赵先果 《考试周刊》2012,(82):36-36
很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要原因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很早就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这一弊端,极力主张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把初中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落到实处,让学生拥有主动的学习热情,在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里任意驰骋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形成一种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有效学习。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二题     
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师,根据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中师的教学必须重视两个问题。一、要教会学生会学现代教学的任务,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使学生善于自己补充知识,增强能力。因此,教师应把“教会学习”、“教会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怎样教学生学习?主要是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开始,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读书方法概括起来有三——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