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探讨了性和道德这两个因素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及电影作品中,妓女曾经是都市想象的焦点。对某些"无法表现"的人物(即名声不好、命运不好的妓女)的公众表现,为电影制作者开辟了非常具有争议性的空间,如精英知识分子的道德伦理观往往遭到大众中一部分人及时行乐或窥淫倾向的挑战。以当下的中国电影为参照,文章指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即电影对妓女的表现,在经历了从20世纪20—40年代对街头妓女悲惨生活的同情之后,转向20世纪80—90年代对高级妓女风花雪月生活的再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主动响应社会发展潮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大批左翼电影人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以左翼电影文化为主体,开创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左翼电影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查尔斯·泰勒认为,在传媒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打破时空限制的公共空间,公众通过社会想象参与对话协商,形成共同意见。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使社会想象和共同体体现多元化特征,从而在现代社会形成了多元公共领域。这个多元公共领域承认政治平等、多元的政治和文化差异,公共意见通过自由对话和公共协商产生,这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可行而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森 《新闻世界》2010,(6):183-184
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切入视角,将哈氏的公共领域植入到中国的实际中进行考察,概括分析中国语境下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并就博客对建构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的贡献和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鹏 《出版广角》2017,(24):73-75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唯美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对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产生了影响.20世纪20年代,但杜宇、史东山、汪煦昌、田汉等人的电影创作就曾经受到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到了20世纪30年代,唯美主义的理念在刘呐鸥、黄嘉谟等人提倡的“软性电影”理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上海电影的繁荣造就了视觉文化的发达,同时也为唯美主义思潮的发展提供了日常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6.
私人领域是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相对的活动空间。私人领域在不同时期的起伏变化,影响着同时代媒介文化的发展与特色。当今,媒介文化在私人领域彰显的情况下,呈现出私人化的特色。但媒介文化过度私人化则容易导致忽视公共性、侵犯他人隐私、流于媚俗等问题,这是值得警惕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作为以家庭为中心的叙事媒介,深刻地影响了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电视剧叙事是实现了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还是“公开展览”,是其引发或引堕公共领域的关键.文革之后,以1990年《渴望》播出为临界,在此之前是因电视剧叙事体现为“国家-民族宏大主题的私人经验编码”而产生的“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以《渴望》为起点,电视剧叙事体现为缺乏现实对应性的“编故事”,而电视剧从此之后以其“仿真性”成为引导“家庭生活”纳入“经济社会”并将两者相调谐的媒介叙事.  相似文献   

8.
早期中国电影业集中于上海,而上海这座城市的女性特质使孕育其中的早期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伊"样的气质和情怀。银幕上那些熠熠闪光的电影女明星们正是那个时代的上海——这座充满南方特有的温润潮湿气息、中西文化混杂的物化都市的女性象征和欲望投射物。电影女明星的银幕形象、个人遭际与上海都市文化的现代性生成之间存在着交融反塑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都市爱情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究其原因,与它在电影生产的各个方面对全球流行文化的把握有关。因此,文章以华莱坞作为视角,探究都市爱情电影与全球流行文化之间的关联,并借此为华莱坞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具体从四个层面展开:小妞电影与都市爱情电影内容特征之间的关系;明星模式、粉丝文化、电影营销与全球流行文化;电影对都市空间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的建构;中产阶级的想象与"神话"的常识化。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伊始,中国电影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正式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产量与票房的不断飙升,充分彰显了中国电影的产业实力。然而辉煌繁荣的背后不乏问题与隐忧。电影拜物教引起的文化贫血症正在日益侵蚀着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潜在的文化帝国主义垄断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电影的丰富性和创造活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弱小且身份暧昧。如何转变电影观念,以电影作为文化的审美理想与灌注价值理性的精英意识来制衡消费理性和商品逻辑导引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回归文化伦理的人文大道;如何在全球化挑战中寻找机遇,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当今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命题。  相似文献   

11.
电影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在亟需找到适合自身话语权表达的同时面临一个相对尴尬的处境。中国电影的文化环境同美国、韩国、法国等均不相同,因此献媚于西方国家电影的方式不可取。跨文化的发展策略,一方面要处理好民族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转化问题。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应该成为跨文化发展策略的导向,两者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都应继续实施灵活有效的适应性策略,提供符合人类共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掌握市场规则的同时对本土文化的宣传与本国的产业利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文化圈、共同语言、民族国家、地方性等不同意义上的多元文化已经通过电影文本、电影生产与传播等形成了全球电影多元文化格局,建构既具有权利差异又在诉求平等交流的秩序关系。在这种全球电影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电影文化虽然通过大片战略、跨文化合作等方式参与其中,但中国电影文化的主体性、中国电影文化作为多元文化格局中建构者的主体轮廓和主导诉求依然模糊。中国电影文化应从全球电影文化多元格局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建构战略,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参与多元文化格局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大批俄侨犹太音乐家随中东铁路举家迁移哈尔滨。在这里以音乐的方式,广泛地构建起城市公共音乐空间,推动哈尔滨音乐文艺公共领域文化和艺术公共性的传播,使哈尔滨逐步成为新时代的音乐艺术文化舞台。本文从文艺公共领域、城市音乐艺术的建构,探析20世纪上半叶俄侨犹太音乐家对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建设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10年代20年代,一批话剧作品和小说作品被改编并拍摄成电影,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处于起步和拓荒时期的中国电影从这里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甜甜 《大观周刊》2010,(48):34-34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近几年好莱坞影片中越来越多地添加了中国功夫、场景、古典音乐、古建筑以及民俗民风等形式各异的中国文化元素.本文剖析了几部成功的好莱坞影片中的中国元素,概括出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电影向公共领域的萌芽与成长图景。尽管电影技术是以商业营利和娱乐大众的面孔自西方引入中国,但20世纪20年代的民族电影业发展,包括早期一批宣扬封建道德观念的影片的"爆红",让国民政府与社会人士都看到了电影远胜于其他载体的传播功能。这成为社会各方面力量逐步介入电影,并对电影实施渗透、参与和控制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罗明佑的从影实践以及"国片复兴"运动将电影剥离强势的商业话语势力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教化传统,建构其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的萌芽形态。由此,中国电影逐渐跨越商业资本话语,不断地介入公共事务,持续地制造公共舆论,孕育出它作为公共领域的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指存在于公共权力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社会领域,在这一空间中,公众通过自愿讨论形成公共舆论,并以此来影响和制约政治权力,促进其合法化。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具有鲜明的正向性特征,即面向多元的开放性和旨在建构的批判性。基于该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以此考察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问题,并推动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web2.0风靡互联网,网络客群体风生水起,迅速掀起了网络客文化狂潮。这种由网络快速普及而催生的文化是对人类本性文化的回归,并以独特的样式丰富了整个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融入了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网络客文化,对公共领域的重构和草根话语权的回归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报刊表达自己的思想,报刊成为他们参与公共生活的媒介,也成为公共意见形成的主要阵地。本文选择李大钊主编时期的《晨报》副刊来分析在新文化背景下,现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利用报刊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思想文化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20.
王朔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有四部王朔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这一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王朔电影年"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世俗化趋向的表征,标志着中国大陆的文化空间的再次分裂与转型,以及中国影视文化格局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变化:从形而上学的精英话语空间过渡到世俗化的大众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