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中有个演示实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P6),如图1所示.该实验要求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小球先后挂在图中的P1、P2、P3等位置,目的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大小.`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中有个演示实验一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P6),如图1所示。该实验要求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小球先后挂在图中的P1、P2、P3等位置,目的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大小。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静电实验做起来有困难,  相似文献   

3.
对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五章中“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多年来,许多同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如悬挂的细线用多股还是单股或用多细的铜丝才能避免悬挂的带电体不停地转动。对此,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对该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通过实践摸索,认为实验不易成功有如下原因:一是空气、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等不够干燥、洁净;二是静电力较微弱;三是实验中放在悬着的挂钩上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易摆动、晃动,稳定性差,静电力作用效果容易受棒重力的影响;四是一旦玻璃棒或橡胶棒偏转,由于悬线扭转时会产生一个阻力矩作用,使得棒不能连续偏转或偏转不大(可见度差)甚至回转。教师难以把握,实验效果常令人尴尬。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问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学习中 ,教师把实验的实物或教具演示给同学们看 ,或者向同学们作示范性的实验 ,使同学们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 ,演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照片、模型、图片、挂图等。例如 在初三物理第二章中 ,讲述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当分子间为某一距离r时 ,引力等于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时 ,引力大于斥力 ,引力起主要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时 ,斥力大于引力 ,斥力起主要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以上这些关于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作用之间的相互规律 ,同学们根本无法理解。在学习中我们要结合二力平…  相似文献   

7.
电磁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文通过惯性参考的变换,利用洛仑兹变换所确立的作用力变换规律,讨论了当电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用电象法导出直线电荷与保持恒定电势的圆柱导体之间的互作用力,以及几种情况下互作用力的变化曲线,并对曲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第二册中有电流间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目前还没有该实验配套的演示装置。我们在新课教学中按教材示意图自己动手制做了演示装置,但演示时发现现象很不明显,难以察觉。我们对该实验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改进了实验器材和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中“磁场”一章教材中演示实验较多。注意研究并做好这些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这一章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我在教学中对其中两个作了一点改进,收到较好效果。兹发表于斯,求教于同行。一.“通电螺线管磁力线”实验高中物理教参上并没规定一定要做磁力线的演示实验,但考虑到磁力线概念在高中电磁学中地位重要,运用频繁。因此很有必要演示一次“通电螺线管磁力线”的模拟实验。初中类似的实验,效果不太明显。为了让学生看清铁粉在通电螺线管磁场中排列成磁力线状的动态现象,并利用这一演示对学生强化有关磁力线概念的训练。为此,  相似文献   

11.
在用“玻玻杯盛水倒置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时,若用一略大于玻璃杯口的薄玻璃片代替厚纸片,则演示效果更好。其优点是:①用玻璃片盖盛满水的杯子时,易于发现玻璃片与水之问是否留有气泡,使实验易做成功。②用厚纸片演示,某些学生误认为纸片是被水沾住的。改用玻璃片演示时,玻璃杯稍稍倾斜,玻璃片则在杯口下滑功而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在介绍用DIS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时,选择与之配套软件中的“教材专用软件”。依据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结果,得到在任何时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结论,但其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存在问题。当用DIS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时,选择配套软件中的“教材通用软件”实验效果会更好。同时,设计了两个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实验。  相似文献   

13.
商荣斌 《物理教师》2001,(12):23-24
如图 1所示 ,将两个不带电的枕形导体A、B(形状、结构、材料相同 )靠在一起 ,再将带电体E靠近枕形导体A的一端 ,支柱都为绝缘体 .这时 ,在枕形导体A的左端和B的右端分别感应出了正负电荷 .保持带电体E不动 ,移开枕形导体B .这样枕形导体A、B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的电荷 .图 1为了验证“等量异种”这一点 ,设计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 1〕先将带了电的枕形导体中一个带正电的A与验电器相接触 ,验电器张开一个角度 ,如图 2 (a)所示 .移开这个枕形导体 ,验电器保持张角不变 ,如图 2 (b)所示 ;再将另一个带负电的枕形导体B与验电器接…  相似文献   

14.
“共振摆”实验演示时,各摆球通过悬线对横梁施加驱动力,导致各球摆动难以呈现规律性,减弱了教学效果.对“共振摆”实验装置和演示方法同时进行改进,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效果和实验装置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下,为培养和提升物理学专业师范生实验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通过挂环法探究了演示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实验的培训范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演示实验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我按教材的要求,做教材42页图7.5-3所示实验,边演示边解释。保险丝是有铅锑合金制成的,它具有电阻大、熔点低的特点,当电路中的使用的用电器数量过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因而产生的热也在增加从而使保险丝的温度升高而熔断。我在演示中逐渐给电路加大电流,电路中小灯泡也逐渐明亮起来,当电流加大到一定值时,小灯泡突然熄灭了,引导学生分析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所以大多能回答是保险丝熔断了,电路中没有电流而造成的。实验是成功的,一些学生对保险丝是因温度升高而熔断的现象的实质过程还不够理解,而对结论有些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传统的洛伦兹力演示仪器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材料和仪器自制创新教具进行洛伦兹力的可视化实验演示,让学生“看见”洛伦兹力,并真实感受到洛伦兹力的存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自感现象是指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1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观察a.“自感现象”的演示及实验原理。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第9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表述如下:现在来做图4-16的实验。把灯泡和带铁芯的电阻较小的线圈并联接在直流电路里,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再断开电路。这时可以看到,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为什么出现断开电路,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这一现象?这是由于电路断开的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就很快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形象的宏观实验模拟,让学生理解微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拟演示器,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