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军 《学语文》2012,(1):24-25
一位老师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后,学生居然认为朱自清和郁达夫是一对孪生兄弟。学生的理由是:《荷塘月色》有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照应全篇,《故都的秋》也有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统领全文:两篇文章结构上都是首尾照应,写景都是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来表达,写法上都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修辞上都善用精彩的比喻……  相似文献   

3.
马丽花 《考试周刊》2011,(91):44-45
作者引用了朱光潜先生的文字提出了文学教学内容的指向是"看那一园灿烂的葛藤花卉",即细读文本,欣赏言语本身的观点,并从教学实践中选取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经典散文的不同教学设计来对比例证,进一步论证观点。  相似文献   

4.
周立军 《考试周刊》2010,(34):57-57
散文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散文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因此,情景类散文的阅读应围绕散文的情与景展开。要能快速阅读情景类散文,就要先了解一下情景类散文的创作过程。作者有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撩拨着作者的心灵,从而产生一种要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作者把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的手法就是移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赋》),睹物生情,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一种很好的写景抒情的艺术方法 ,它依赖于丰富的想象来实现。朱自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绮丽、细腻。这与作者对景物的细致观察、独特的内心感受、丰富的想象以及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由于精妙的比喻 ,朱自清笔下的景物充满诗的情韵、诗的意境、诗的凝炼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故都的秋》在写作上能给人有益启示,叙述事件、描写景物、刻画人物都需要仔细观察,在观察基础上生动叙述、描写,进而生发感悟,升华写作内容,揭示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7.
<正>散文有一重要特点:形散神聚。笔者以为,散文教学,也可从"形""神"入手,引导学生出"形"入"神"读散文。这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二是阅读方法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是指在阅读散文时要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散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阅读散文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情感,但阅读不只是为了"吸收"  相似文献   

8.
杨淑惠 《语文天地》2015,(10):54-55
近年来,在潘新和教授的写作本位理念指导下,笔者依托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创造性的言说表现形式和文本进行更深层的对话,力求把课文中所积累的言语通过思考表现到新的情境中去,从而转化成对学生有价值的东西,以期达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读写能力迁移的几点做法,与同仁分享。一、赏析语言特点,仿写富有情采的语段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人教版)所选的现当  相似文献   

9.
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是文学性散文的主要特质。在文学性散文中,所有的言说对象唯有作者眼能所见、耳能所闻、心能所感。换言之,“文学性散文”呈现的是经过“这一位”作者的感官过滤的人、事、物,它们都是“主观”的。  相似文献   

10.
11.
<正>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不少借景抒情的好诗。借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时代风貌以及展现风土人情等,从而为诗文增色添彩的例子,真是难以一一枚举,仅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如鲁迅的《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课例,恰似精粹的散文,耐读耐品。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华平教授执教的《故都的秋》经典课例,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李华平教授的散文教学理念,值得深入分析探索。本文对该经典课例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从中总结归纳了李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婷婷 《考试周刊》2012,(66):22-23
本文主要根据刘宓庆、毛荣责等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探索并赏析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故都的秋》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文笔灵活,通过风味十足的景物描写,凸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意蕴悠长。文章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创作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感伤气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中“颓废”一词常被误读。只有深入理解“颓废”一词的特定的语境意义和契合了郁达夫人格自洽的美学内涵,才能完整把握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通过高阶的语言活动和审美活动,提高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感知能力、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重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  相似文献   

17.
陈俊花 《英语广场》2023,(13):21-24
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对《故都的秋》张培基和王椒升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两位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文的选择,并分析了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中的适应性选择。两位译者在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有所不同,译文效果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适用于散文翻译的质量评估与比较,而且生态翻译学对于散文翻译现象有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对于散文英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译者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囚绿记》文字障碍不多,语言似乎也不如《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主旨隐藏很深,语言风格峻峭,青年学生初读该文并不能产生很强烈的共鸣。在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就显得很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对比阅读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詹丹 《语文学习》2021,(3):60-6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选入五篇写景抒情散文,有着较新的组合方式,即郁达夫《故都的秋》和朱自清《荷塘月色》编为一课,史铁生《我与地坛》在单元中独立为一课,而苏轼《赤壁赋》和姚鼐《登泰山记》又组合成一课.[1]如何理解这样的组合,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主要解读《故都的秋》这篇作品,在此基础上,对于从特定角度...  相似文献   

20.
谭倩 《语文天地》2009,(12):23-24
《故都的秋》一文在郁达夫的散文中,算不上是代表作,但它却以独特的美感.吸引着我们。初读此文,便觉有一股清静、冷寂、悲凉的气息袭面而来.把人带到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境界。细细品来.才发现作者对文章中景物的选取和描写有着独到的妙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