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必要性(一)思维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过程就是“用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表达思想、观点、主张的过程。它既是一种认识活动,又是一种实践活动。从作文整个完成的过程来看,作文是一个由物一意一文的双重转化过程”。[1]这种转化不单表现为由思想到语言的外化,同时也包括由客观事物转化为思想的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这几年各省市出台的高考大纲、考试说明都对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提出一些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各省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也纷纷列出了对语言项的评价和要求。与课程标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和研究作文的专家学者的要求相对照,目前许多高中生在作文语言表达方面不仅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而且还存在存在不少问题。当下高中生作文的一大突出症候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3.
屈原、李白之所以能成为冠绝千古的大诗人,都是因为他们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奇绝的想象力在我们当今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拓宽学生想象力的空间与渠道,我们开设了想象力作文构思训练这样主题研讨组,加以实践研究,以期能够真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一、想象主题的训练题为文章之帅也,主题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几百人或几千人甚至像高考这样几十万、几百万人面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把文章比作鲜花,那么生活就是培植鲜花的泥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关注生活与作文的联系。一、记录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一、生活作文理念:因生活之需,为生活而作写作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人借助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话语方式。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说:"话语即权利。"每个人都有话语权,都有说话和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让每个孩子从小学会写作,拥有写作的话语权利,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写作教学的价值所在,即培养"公民写作素养"。如此,写作与做人、写作与生活、写作与创造等,就不再相互割裂,而在培养人这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上,水乳交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高中作文教学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作文的思维训练?有一则新闻材料:“2010年5月3日11时20分许,一名24岁外地男子在宣武区菜园街绑架一名5岁女童,要求警方帮他联系网恋女友。他在谈判过程中情绪激动,划伤女童的脖子。  相似文献   

7.
随笔是课外练笔的极好形式.叶圣陶先生曾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强调指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这才可以使写作能力越来越强."叶老把课外练笔提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高度来认识.足以证明课外练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进行写作的活动。它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国内外很多专家都设计过很多模式,不论任何模式,都离不开作文的基本途径:写作与读书、生活紧密联结。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甚深。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作文教学该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在吸取传统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倡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体验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让作文真正回归生活。文章试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力图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拓展学生的写作源泉,构建丰富的写作空间,让学生由"无东西可写"转变为"有内容可述",让写作的素材由"点滴的生活小事"转化为"内涵深厚的大事",由"课本的教学素材"转向"生活的真实体验",从写作源头上进行写作指导,丰富学生写作的生活素材,积淀学生的写作材料,并以此带动作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缘起】《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实词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识记几乎不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寻求一些办法来攻克它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训练学生“准确推断”实词意义,对理解古文大意,准确翻译文句。甚至鉴赏作品意蕴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选拔考试的作文命题,永远是当时当事者们最热衷的话题。常常有人将命题与应试之间的关系形容为捉迷藏,其中藏与捉的机变,常常会孕育出无穷无尽的话本。而对于考试科学的研究者甚或高考作文的评阅者来说,制题时琢的机巧与制文中捉的技艺,又是一曲常变常新的评弹。曾听说,有位教师因命制出一个富有特色的文题而喜形于色,另一位教师则为找到一个作文训练的捷径而欣喜若狂。应当说,二位先生的敬业精神都不错。只不过一位偏爱于授鱼,一位倚望于售器,很难说他们已从根本上化解了作文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以训练有素的慧眼,解开  相似文献   

12.
正"文章是人的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通过习作的练习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塑造人格品质,积淀文化修养,抒发真情实感。因此,我们提倡情趣作文,开放作文。我们希望学生自由、快乐地创新作文。可目前,小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三种不良倾向:一是内容苍白,二是情感虚假,三是语言匮乏。怎样才能克服不良倾向,让学生有话可说,实话实说呢?下面是我对生活化作文教学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教学缘起】关于深刻,《考试大纲》有三点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三项要求都在考查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认识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甚至还需要生活阅历的滋养。而在高三  相似文献   

14.
[教学缘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有限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葛蕊 《生活教育》2014,(3):117-120
正一、探索活动和作文结合的缘起写作是生命实践的反映,是思想的生产过程,然而,我们在学生作文中却发现情感苍白、思维停滞、思想僵化等问题。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却越来越写不出贴近生活、贴近内心、贴近性灵的作文。而诸多教师给予的经验,却对于作文能力的发展一无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前准备,是作文之前必要的谋划与筹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是优化作文训练的基础和前提。作前准备的指导.考量的是教师“导”的智慧。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显现“导”的主动性“导”的主动性.显现的是教师主动出击、全盘思考的谋略。“二次作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运作意向就是“弱化作前指导”,但笔者认为不应弱化,而应优化。要突出“导”的主动性,做到两个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粗与细的结合。1.远与近的结合远,是指长远的目标;近,是指当下的目标。比如,“远”的准备之一——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孩子把每天所见所闻.自己有感觉的东西写下来,这就是一种平时的积是。这种积累虽然现时不需要运用在作文中.跟之后的作文或许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但这种“远”的积累,正是应对“近”的不时之需的必要准备。再比如,“近”的准备。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写下来.题目自拟”前,笔者让孩子们作前“热身”,做了三件事。第一.做一做: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生长状态,如,蚕豆与黄豆发芽情况。第二,看一看:观察,如,观察植物,春天来了,你有哪些新发现?第三。比一比:如.运动技巧,谁踢毽子踢得姿势漂亮,速度又快,你有哪些好经验?这种“长期性”的准备与“即时性”的准备结合.让孩子们的写作更顺利,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