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年多来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引发了中日媒体及民众之间的舆论大战。本文从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立场与倾向等方面对两国主流媒体相关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中日媒体对钓鱼岛争端的报道都存在明显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利益倾向,所不同的只是双方媒体的表现方式。此外,结合中日媒体在对外报道中的不同表现,本文认为中国媒体应改变新闻观念,注重对外报道中的受众特征分析,做到内外有别,以此树立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公信力,打造更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目前在同新闻单位举行的座谈会上说,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把话语权、报道权交给媒体来把握,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据2009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10版)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13,(3):13-13
4月1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调查过程中,已有人被捕。同一时间,一些媒体分别根据不愿意公开身份的消息源报道,调查人员已锁定一名爆炸案嫌疑人,并且已实施了拘捕,另一批主流媒体则报道说还没有人遭拘捕。面对相互矛盾的信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蒂姆·威廉姆斯17日下午所发推文只能非常无奈地表示:“CNN逮到了,FOX逮到了,NBC没逮到,ABC没逮到。”事实上,两天后,才有一名嫌犯被捕,另一名嫌犯身亡。  相似文献   

4.
宋相川  韦文杰 《新闻世界》2011,(11):149-150
“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本文对中日两国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探讨中El两国新闻媒体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目的展开报道和评论,进而说明两国新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媒体扫描     
主流媒体的标准莫梅锋和刘潆檑在《论主流媒体》一文中提出了主流媒体的几个特征,即报道了主流信息,拥有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吸引了主流广告,形成了主流品牌。1.主流受众。所谓主流受众是指:掌握消费的话语权(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掌握管理的话语权(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掌握知识话语权(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这个社会阶层),掌握时尚话语权的媒体受众。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争端在2012年广受注目。日媒借钓鱼岛争端鼓吹扩张军队、开发核武。西方媒体分歧大,对中国行为不解和持中的多、支持的少。今后我方可以攻心为上,提高针对性和报道技巧。  相似文献   

7.
上海档案信息网:香港《文汇报)2012年7月17日刊出报道,引述著名钓鱼岛研究学者郑海麟提供的日方出版物,即日本明治九年(1876年)陆军参谋局绘制出版的《大日本全图》,认为这是迄今所见最有力证明钓鱼岛列屿不属日本的日方珍贵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王旭  王松 《新闻世界》2011,(8):324-325
在新闻报道领域,对于中国所发生的诸如藏独闹分裂、东突暴动等敏感性事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存在有失客观的现象。虽然国际媒介话语权的天平偏向于西方媒体,但中国媒体一直没有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本文以"3·14"、"5·12"、"7·5"事件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透视中西方媒体在中国新闻事件中的话语权争夺。  相似文献   

9.
“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被媒体报道。全世界都想为此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去做。”这是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知名专栏作家张国庆在他的新著《媒体话语权》中对“媒体话语权”的一个形象注解。话语权指的是影响和控制舆论的权力与能力。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从理论上来说,它必须能够掌握并决定公众舆论的走向。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这种隐忧似乎愈加明显。主流媒体如何保持并提升自身的话语权,实现的途径很多,转变文风无疑是其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传媒观点     
傅莹:中国政府不怕负面报道日前,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在伦敦出席一个活动时指出:中国政府不怕负面报道,也没有必要掩盖什么,而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维护人民利益。西方媒体可以批评中国,但至少要言之有据,报道中国也同样应该严守客观、公正的原则,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中国愿意对各国媒体开放,它们将对奥运进行充分和自由的报道,但西方媒体必须学会赢得中国民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媒体必须不断进行新闻创新才能发展,而新闻创新必须首先做好选题策划。媒体没有选题策划就没有定位,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报道深度,就没有报道广度,就谈不上内容为王,就没有话语权,必然穷于应付、疲于奔命、得过且过、无关痛痒。不认真、不持续做选题策划的媒体其结果必然是被边缘化。传统媒体本已步履艰难,再不创新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新闻创新才是媒体生存发展之道。本文针对新闻采访选题策划进行简述,对选题策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导勤 《今传媒》2010,(1):66-66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日前在同新闻单位举行的座谈会上说,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把话语权、报道权交给媒体来把握,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据2009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10版)  相似文献   

13.
马笑清 《传媒》2016,(17):61-63
2015年9月3日,备受关注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以下简称中国阅兵)在北京举行。新闻媒体在媒介事件面前往往都凸显出其职业性的敏锐感,国际主流媒体对此次阅兵争相报道。BBC、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日本时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时代周刊》等媒体对阅兵传达的自信和平信号予以积极评价。而《华盛顿邮报》和《印度时报》等媒体坚持在意识形态框架内报道,“舆论一律”的专注于阅兵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和思考。笔者将《华盛顿邮报》对中国“9·3”阅兵和法国“7·14”阅兵(以下简称法国阅兵)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应对西方媒体“话语霸权”,提升我国媒体国际话语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美伊战争看阿拉伯语媒体对话语权的争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伊战争的爆发,同时带来了男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闻战争。在对这场战争的报道中,一批阿拉伯语媒体脱颖而出,通过自己的强势传播话语,打破了原有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媒体垄断格局,给全世界带来了来自阿拉伯世界自己的声音,开始了他们对世界新闻秩序话语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2,(10):63-63
学者曝日军方旧地图钓鱼岛不属日本添证据 一张由历史学家郑海麟收藏的出版于130多年前的地图,已经成为当下中日岛屿争端中最有力证据之一。在这张由当时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出版的《大日本全图》上,完全没有对钓鱼岛的标注,这充分说明钓鱼岛在历史上绝非日本所有。  相似文献   

16.
汪蕾 《新闻世界》2012,(10):62-63
新闻媒体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是安定团结稳定环境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媒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赋予弱势群体(农民)话语权。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法律观念,增强他们行使话语权能力的同时,齐心协力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一款以打"日本鬼子"保卫钓鱼岛为主要内容的游戏随着钓鱼岛事件的升温而愈发引人瞩目,国人的民族情绪不光出现在现实中也弥漫在虚拟空间"消灭任何登陆我钓鱼岛的日本鬼子",6月13日、21日,中青宝研发的游戏《保卫钓鱼岛》分别在台湾版、大陆版的苹果APP上架,不到一周时间便冲入APP的Top10,外界反响强烈。但随着钓鱼岛事件的升温,7月7日凌晨,苹果公司将该游戏下架。9月中旬,在深圳中青宝互动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室,一些员工忙碌着,偶尔见到几个员工在办公室里"公然"打游戏,他们是在对游戏"亲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事件"从2012年4月到11月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此次事件各媒体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本文以新浪网对"钓鱼岛事件"的专题报道为例,分析网络媒体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策略并分析其采用特定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媒体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还有所缺位,报道的视域还显逼仄,空间视域不甚开阔,纵深视域还缺少触及本质的新闻,没有充分发挥指导生活、引领舆论的功能.这些问题,与记者的媒介素养、媒体的社会责任、农民工的话语权直接有关.对农民工报道存在的缺位,反映了农民工真实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卓 《青年记者》2009,(19):91-91
西方媒体涉华报道倾向性研究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新形势下,国际舆论对一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舆论往往是由各国媒体(以西方强国媒体为主)与政要合作下的产物。而就目前现状来看,国际舆论话语权存在明显的"西强东弱"的态势。西方大国媒体最善于利用手中的媒体资源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事件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