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2011计划”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至今,虽然历时仅仅一年,但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真正明确“2011计划”的实施宗旨,创新体制机制的思路,以科技体制改革带动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能力全面提升的模式,才能真正将计划落到实处,起到更好的协同创新和聚集效应,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部欠发达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和能力不足,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不完备,需通过专项计划引进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推进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教育部面向区域地方实施的蓝火计划,结合区域地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地方对接,能有效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西部地区蓝火计划试点城市百色市,通过引进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百色铝加工等特色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了百色市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为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欠发达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将自身情况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表现是高校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的提高,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增加。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把重点放在对原始创新能力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能力有关的高层次的科研产出、科研效益的评价上,引导高校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质量。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上应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树立协同创新理念,转变评价的方式和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集聚优势学科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根本和基础。无论是建设平台还是组织创新团队,最后都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西北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近年来根据国家“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通过“211工程”学科基础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整合培育优势学科,并充分发挥其聚集辐射作用,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创新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课题,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长,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汇聚优势学科,凝炼特色方向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成功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达到"2011计划"的实施目标,需要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并找寻实践路径。一、高校的资源配给机制:从"分配-竞争"到"合作-竞争"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趋同的倾向。如果用竞争和合作的视角来审视我国高校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则可以发现,这一模式主要与资源获取的分配-竞争模式密切相关,其特征是分配和竞争相结合,归属不同地域政府管理的高校按照高校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和要求下,如何构建创新文化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成为高校新的发展要求和选择。以创新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切入点,分析创新文化在高校教育质量、创新环境、校园文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已在路上。如何走好?不仅是热点问题,更是难点问题。双一流建设从整体上推进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不仅要形成共识更有共实,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高校,都表现出极大的激情。一时间,以双一流建设为主题的各种论坛、会议风靡全国;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双一流建设路线图,投入了巨额资金;高等学校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加大了科技创新与人才  相似文献   

10.
对8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中24所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经费投入对京津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由于联盟、地域和专业院校类型的不同,京津冀高校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拓展资金渠道、优化人才配置、提升联盟水平是京津冀高校缩小差距,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高校的获奖项目情况又一次让人心生喜悦,希望满满。自2000年以来,高校获奖项目占国家授奖项目总数的比重的变化和走向一直属于稳中上升趋势。10年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高校科技创新设建设目标的实现.当前在体制、环境和自身等方面存在着影响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因素,因而高校要通过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机制、体制,搭建科研平台等来培养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2012,(11):24-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  相似文献   

14.
7月26日,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签定“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根据合作协议,两部将共同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焦新 《教师》2012,(22):19-19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签字仪式7月26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以来,原国家经贸委10个国家工业局及建设部等所属的376个科研院所完成了企业化转制,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科技体制的重大变革。原来以直接为行业服务为主的行业所属高校,也同时划分到教育部或地方所属。这些学校特别是原行业的龙头高校面临着两个共同的问题,一是划归教育部或地方以后,在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调整与规划中如何保持和加强行业特色与优势;二是行业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以后,行业高校如何继续肩负起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任,这是我们不能忽视而且应该深入、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朱旭东 《教师》2010,(36):8-8
教育部“蓝火计划”12月8日在江苏泰州正式启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泰州高港区共同建设的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泰州中心也在当日揭牌。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健聪介绍,“蓝火计划”是教育部推进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移的一项重大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2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座谈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杜玉波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目前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主动适应十八  相似文献   

19.
根据《青海省高等院校“昆仑学者”计划实施办法》,截至2011年12月底,入选我省第一批昆仑学者的7名特聘教授服务期满二年,入选我省第二批昆仑学者计划的10名特聘教授服务期满一年、11名讲座教授服务期已满。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昆仑学者”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检查,结果表明,各高校将“昆仑学者”计划作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受聘的“昆仑学者”能按照学校和院系安排,履行协议内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与资源的整合、重组,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开拓了全新境界。从创新理论的历史演进中发掘协同创新的时代内涵,结合地方高等学校实施“2011计划”的初步实践,为高等学校建构协同创新的实施策略在当下显得卓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