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愈一生遭遇了阳山之贬和潮州之贬,在这两次被贬的过程中,韩愈在保持自己“不变”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贬官的原因、韩愈被贬后对“贬官”这一事件的认识以及韩愈在贬所的状态三方面可以揭示韩愈两次被贬中的“变化”与“不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韩愈与大颠     
在贬潮期间,韩愈与大颠的交往,除了对大颠的学识和人品的仰慕之外,也与韩愈在潮州时离群索居,孤独寂寞,心灵上渴望得到解脱,学问上亟需与知音探索有关.这也可从韩愈既排佛又能吸收佛学的精华为我所用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证了韩愈兄长韩会的出生地、生卒年、任职情况、贬官的原因,以及郑氏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4.
韩愈二事考     
关于韩愈初次到韶的时间,有洪说、樊说、顾说三种。其中顾说是正确的。但由于他的说法有一个毛病和一个漏洞,这就大大影响了他的说法的可信度。 至于韩愈所以要求分司柬都的原因,由于韩愈自己说是为了要照顾韩俞的子女,因而人们就深信不疑。其实韩愈所说只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为了避谗。  相似文献   

5.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十四日,韩愈因上<论佛骨表>,被贬广东潮州,在潮时间,实不足8个月.但这却是他一生的重要阶段.因为他为潮人办了几件实事,深得潮人景仰;亦因他刚正不阿、实心为民的品格及文化伟人的深邃内含和光辉形象,深深影响了潮人的思想和潮汕的地域文化.因此,这段短暂的历史,就成为中国唐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浓墨重彩之笔,成为研究"韩学"的重要课题,至今为潮人与学界重视.然其间尚有不少具体问题仍有争议,值得进一步考察辩正.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韩愈贬潮路途中的一些诗文为佐证,结合唐代广州到潮州陆路、海路沿途历史地理环境分析比对,认为元和十四年春,韩愈离开广州后,经扶胥、曾江口,到达屯门,是乘船由海路直抵潮州。  相似文献   

7.
韩愈贬谪阳山之后,在反思半生历程中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仕途坎坷有初步的心理准备,对被贬原因的思索,呈现一种隐秘心态;面对阳山现实,他委屈、恐惧,但还是既来之,则安之;对于未来,他有归隐之言,是官场集体潜意识的表现.他在阳山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对阳山景观的描写令人称绝,对人物传叙事诗和排律创作进行尝试.韩愈在阳山的文学实践是他最高层次心理需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韩愈谪阳,是将他的险怪诗创作推向高潮,并使他的险怪诗风日趋完美的重要原因:被贬谪的失意人生与压抑心态,触发其作诗鸣不平情愫的形成;谪阳途中见所未见的异地景物触发其丰富的奇异想像;岭南的奇风异俗,激发其猎奇的创作意识;阳山贬所的艰苦生活,引发其神奇的幻想;贬官的休闲生活,为其创立作险怪诗提供了时间保证。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诗歌创作是其文学思想的反映。他被贬潮州后,其创作似乎偏离了其文学思想的指导。文章通过分析韩愈被贬潮州后诗作的变化,认为韩愈被贬后诗作内容虽有变化,但其信仰及所坚持的文学思想并未动摇。  相似文献   

10.
韩愈与阳山     
  相似文献   

11.
韩愈贬谪潮州期间,与南派禅宗大师大颠交往,一是禅宗南宗与儒学有相通之处,二是韩愈心理诉求和精神互勉上的需要,并不影响韩愈兴儒反佛的儒家立场。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韩愈在八个月的潮州刺史任上与大颠和尚的交往和兴办乡校两件事进行剖析,指出,必须把这两件事放到治国理政的层面上来理解。与大颠和尚的交往,传达了韩愈吸取禅宗治心之长,用于治国济世的苦心。而能够把治心与治国系联起来的,是“礼”的讲求。用礼“化民成俗”,又要通过学校来完成。为此,韩愈在潮州兴办乡校,目的是教平民以礼数,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个好百姓。两个方面合起来看,表现了韩愈崭新的文化理念,也成就了他作为一个平民政治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贞元前期,正当元稹、白居易、李绅定交,准备科举试,酝酿新的文学、政事活动之时,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在政坛、文坛上初步展示了他们的才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成为贞元前期文坛、政坛的新秀。比较接近的思想认识,是刘、柳、韩定交的基础,由此也开始了其共同的政事活动和文学创作。考察这一细微之处,有助于认识刘、柳、韩的思想发展和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学家韩愈短暂的贬潮经历对潮州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潮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构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韩愈在潮的作为已被夸张、神化成一个个神话,而筑建这一个个神话的则是成为文化象征的韩愈和作为独特群体的潮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眨谪阳山使韩愈对社会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冷静的思考,儒学传承统绪的理论也由此趋于成熟。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人生追求,表现为“词蓝己出”、“怪怪奇奇”的审美追求。愤激由此趋于平和,平实由此转为险怪。  相似文献   

16.
岭南诗歌值得研究。自汉初到近代,岭南诗人有作品传世的在千名以上,有的诗人作品多达数千首;岭南新诗走向成熟和繁荣主要标志是:诗人辈出,五代同堂;新作蓬勃,姹紫嫣红;洋洋巨著,发展象征;诗入民间,真正繁荣;岭南诗歌有自己的特点:从古到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富有革新精神,具有独特的南国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中唐,韩愈上表《论佛骨表》,触帝之怒,贬于潮州。到潮后,韩愈呈上《潮州谢上表》,文中有"正名定罪""特屈刑章""戚戚怨嗟"三个问题,值得一论。今依史籍、韩愈诗文集,结合唐代律令,试为新论。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苏轼贬寓惠州后的思想、人格和业绩都要比韩愈贬寓潮州强。可是,韩愈贬潮后的影响却比苏轼贬惠后的影响大得多。原因是什么?文章从苏轼对韩愈的推崇、遭贬后的地位、韩愈维护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及后世历代官员对文物的保护和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事实的结论和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韩愈诗歌雄奇瑰伟,在中唐诗坛别具风采,对后代影响深远,但在接受过程中受到"非诗"之讥,被认为是"押韵之文".从韩愈诗歌刻画景物、人物的生动逼真、"以文为诗"的具体内涵等方面,论述了韩诗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是货真价实的"诗".韩愈的"以文为诗"实际上是诗文交融的必然结果,在诗歌流变史上,是文体变革内驱力作用下普遍性规律起作用的体现,具有永恒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以"奇崛险怪"来评价韩愈及其周围诗人的诗风。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他使唐诗风格大变于中唐,也影响到宋及宋以后的诗歌。正如清人叶燮《原诗》所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