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蘇維埃政權和人民民主為形式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際性經驗,歐亞各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事實,都充分地證明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中階級鬥爭更加尖銳這一原理是正確的。 過渡時期階級鬥爭尖銳化的原因,首先是由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亞兩洲所發生的帝國主義時代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標誌着從前的財產關係的完全破裂。過去的革命只是使階級剝削、私有制的一種形式為另一種形式所代替,並不觸及它們根本的基礎,而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所提出  相似文献   

2.
過渡時期各方面社會主義的成份不斷增長,當然也要不斷加强社會主義的教育。新民主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的關係怎樣?它們的聯系性和區別性怎樣?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這樣問題,我過去在「人民教育」上也曾解答過這些問题(見一九五三年六月號),但那時認識不足,现在再提出我個人的意见和大家研究。新民主主義教育在宇宙觀方面是和社會主義教育一致的,毛主席做過下列的分析: 「在「五四」以後,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在「五四」以後,中國的新文化,那是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文化,屬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三十七周年前的俄曆十月,偉大的蘇聯共产黨领导蘇聯人民舉行社會主义革命,得到了勝利。十月社會主义革命,是人类歷史中的根本轉變,它开闢了帝国主義各国无产階級革命的時代,开辟了被壓迫國家內人民與無產階級聯盟並在無產階級领導下進行殖民地革命的時代,它在社會主義的西方和被奴役的東方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樑,建築了一條從西方無產者经過俄国革命到東方被壓迫民族的新的反對世界帝国主義的革命戰線。 從此,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不复存在了,出现了社會主義體系與资本主義體系相互鬥爭着的兩個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黨從它的誕生起,迄今已经勝利地度過了三十三个年頭。在過去的年代中,中國共產黨經過堅苦絕卓的革命鬥爭,終於領導全國人民徹底推翻了帝国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国的血腥統治,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基本上完成了中国革命第一个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任務,從而把我國引上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逐步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线,‘是要在一個相当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现国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现国家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相似文献   

5.
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社會各階級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世界上已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堅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於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於其旗幟之下。’(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一九二一年,蘇聯肅清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結束國內戰爭以後,進入恢復國民經濟的和平工作時期;一九二六年蘇聯開始了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國家工業化的建設。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僅給中國人民以革命勝利的很大的鼓舞和希望,而且蘇聯人民,特別是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又從各方面幫助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  相似文献   

6.
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則,允許在殖民地革命的一定階段上與資產階級作暫時的同盟和協議。毛澤東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戰争時期所寫的一些著作中,就遵照這个原則研討了並論證了無產階級在日本軍國主義者武力侵入中國的前夕的新情况下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應行的策略。毛澤東在第二次革命戰争時期中一些著作中(「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等等),基於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的對国内外情勢底分析,而得出了结論说,很早使中國分裂的基本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国間及封建秩序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間的矛盾,而到了一九三七年則中日矛盾佔了首要地位。這个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並改變了國内各階級底相互關係,因而也要求中國共產黨策略的改變。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毛澤東在瓦窑堡(陕北)党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曾作報  相似文献   

7.
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五週年的國慶节日来到了。熱愛祖國的中國人民,和平民主與社会主義陣營各國的人民,資本主義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歡欣鼓舞,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年來在經濟、政治、外交、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在一九五四年更是飛躍地大踏步地繼續前進,即使决心和中國人民為敵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販子,他們嫉視中國人民的成就,但也無法抹煞鐵的事實。因此我國人民以空前熱烈的心情,來慶祝今年的國慶,决不是偶然的。在這個偉大的節日我們可以看到,全國人民正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和毛主席所提出的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團結一致,充滿信心地向着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目標勝利地前進。  相似文献   

8.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是我國人民政治生活中又一個重大事件。這次會議向全國人民提出了三項中心工作,作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共同奮鬥的目標,並規定了全國各項工作的方針。三項中心工作是:繼續加强抗美援朝運動;提倡和推動愛國增產節約運動;廣泛開展思想改造運動,有系統地組織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与中國革命實  相似文献   

10.
問題解答     
問:新民主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有無性質上的差別?(西南師範學院周純智、山東信陽八區林行達問) 答: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是以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文化教育思想為領導的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新民主主義的教育已帶有起決定作用的社會主義因素,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裏已經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由於其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緣故,就都具有社會主義的因素,並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着全中國六萬萬人民的共同意志,在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莊嚴地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人民民主的憲法,是屬於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它和任何資產階級國家的憲法有着根本的、原則的差別。我們國家現實的政治狀况和經濟狀况决定了我國憲法是屬於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而不是屬於資本主義類型的憲法。因為在我們新民主主義社會中,社會主義因素不論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是屬於領導地位的。首先,我們國家的階級本質决定了我國憲法的階級本質。因為憲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表现,也就是國家意志的集中表现,憲法和國家是不可分離的。  相似文献   

12.
一毛主席指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基本上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對手工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應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了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毛主席早已指出:「當作國民文化的方針來說,居於指導地位的是共産主義的思想,並且我們應當努力在工人階級中宣傳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並適當地有步驟地用社會主義教育農民及其他群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由於其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緣故、就都具有社會主義的因素,並且不是普  相似文献   

13.
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結果所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鞏固的有力事實,這個革命勝利的决定條件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民群衆為推翻殖民地壓迫而鬥爭的鼓舞者和組織者——一直是遵循著馬列主義的學說的。關於殖民地革命的戰略和策略的最重要的問題,列寧和斯大林的偉大思想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人民照明了一條從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壓迫下走向勝利的道路。斯大林同志在自己的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题的著作中豐富了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理論,他曾指出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是密切聯系著的,並强調地說,殖民地和附屬國的被壓迫人民在為社會主義而鬥爭時應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者。斯大林的許多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著作武裝了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人民去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而鬥爭。在他們面前顯示了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思想必然勝利的遠景。帮助了他們根據蘇聯人民的經驗,學習如何去爭取自由與幸福的生活。今年(譯註:一九五二年)是斯大林同志發表關於中國革命的重要著作的二十五周年紀念。這些著作有‘中國革命問題’,‘與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的任務’,‘時事問題簡評’等等。約·維·斯大林同志關於中國問題的著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最卓越的貢獻,對於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有著巨大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這些著作給中國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過渡時期工農聯盟的性質和特點 馬克思列寧主義始終是把勞動農民看作无產階級進行革命与建設的可靠的同盟軍,始終是把工農聯盟鞏固與否的問題看作革命与建设的成败關鍵。 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不僅是為着解放自己,同時也是為着解放一切被剝削和被壓迫羣眾;消滅任何剝削階級和階級差别、建成共產主義社會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剝削被壓迫羣眾的共同事業。因此,在世界革命運動中,各國的工人階級和殖民地的被壓迫人民就是本国工人階級直接的堅固的同盟軍,所以我們强調各国工人階級之間的互相支持,强調西方工人与東方殖民地人民  相似文献   

15.
講授本国历史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培養兒童對於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培養因本国人民而自豪的情感;培養仇恨本國人民底一切敵人,仇恨一切压迫者和侵略者的情感;培養忠誠於無產階級事業,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理想而鬥爭的意志與品質。在歷史教学中進行愛國主义教育,就是要成功地達到上述基本要求。要達到上述基本要求,必須精研教材,正確的確定教學目的,很好的組织教材,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材的思想性。現在以六年級历史課  相似文献   

16.
三、新民主主義新中國教育的性質 本章第二節簡要地說明了蘇維埃國家中的教育的性質並列舉了在新的蘇維埃國家裏建立學校教育制度的六項基本原則。毛主席把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中國的文化革命劃分爲“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後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在“五四”以前中國的新文化是舊民主主義的文化,屬於世界資産階級的资本主義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後,中國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文化,屬於世界無産階級的社會主義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一甚麽是資本主義總危機 資本主義總危機的理論,是由列寧制定的。列寧針對着帝國主義與资本主張總危機時期的历史特點,依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說,創造性地制定了关於资本主義總危機的理論,這一理論又由斯大林加以豐富和發展。 遠在十九世紀資本主義向上發展的時期,馬克思和恩格斯就發現和分析了资本主義發生、發展和衰亡的規律,他們指出,在资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具有社會的性質,但生產资料却為私人資本主義所佔有。因此,隨着资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这一基本矛盾必然會日益尖銳起來。這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集中表现在無產階級和资產階級之間階級鬥爭的日益尖銳化上面,而階級鬥爭的結果,必然會在资本主義國家內引起無產階级革命,以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取得社會主義的勝利。在十九世紀的最後卅年,资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资本主義的自  相似文献   

18.
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但推翻了剝削階級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了革新。「十月革命得認作只是經濟方面和社會政治方面的革命。它同時是智力方面的革命,工人階級思想方面的革命。」(斯大林全集,第十卷,第二四八頁) 布爾什維克黨——社會主義革命的組織者和鼓舞者——經常以共產主義世界觀的精神來對蘇維埃人民進行教育工作。 蘇維埃人民的世界觀的基礎,是共產黨綱領和嚴整的哲學體系——辯證唯物主義。 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結束以後,恢復和發展蘇聯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業已實行。這個計畫是以完成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逐漸過渡到共產主義的任務為出  相似文献   

19.
過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依靠全國人民的團結,打敗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F在,我們面臨着新的歷史任務,要把我們祖国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國家,更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團結廣大的勞動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勝利驗楫斍八M行的社會主義革命,比過去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是一個更加深刻和更加廣泛的革命,其中包含着極複雜極尖銳的鬥爭。我們小學教育工作者要担負起培養廣大少年兒童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的勞動者的光榮任務,更好地為總路綫服務,也必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團結一致。如果離開了黨的領導,離開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團結,要想完成這個任務是不可能的H密地團結起來,則任何事情都可做成,任何困難都可克服。我們所從事的小學教育工作,是一種充滿着創造性和生命力的工作,是極其艱鉅和光榮的工作。只有大家親密地團結起來,才能够在我們的工作中表現出巨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不斷地克服我們在工作中所發生的缺點和遭遇到的困難。  相似文献   

20.
史達林同志指出:「基礎是社會發展在每一階段上的社會經濟制度。上層建築是社會對於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的觀點,以及適合於這些觀點的政治法律等制度。」「每一個基礎都有適合於它的上層建築。」(「馬克思主義輿語言學問題」)而一定的文化則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因之,當前我們生活於其中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屬於社會主義體系,社會主義因素占主導地位,逐步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而並非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性質,當然應該是新民主主義的。新民主主義教育是屬於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社會主義教育因素占主導地位,向前看是社會主義,一步步地接近社會主義,但本身尚非社會主義性質。這樣認識,既切合當前實際,又指出發展前途,這就有利於我們注意日常生活中所産生的新事物,而加以培育、扶助和發展。有人認爲,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勝利了,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改造,即社會主義革命的時期了,因之當前教育就不能說是新民主主義的。這種認識是不對的。恰恰相反,正因爲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了,新民主主義社會建成了,才結束了舊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經濟基礎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藝術等上層建築,才産生了新民主主義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