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时代,当突发事件被媒体以一定规模连续传播,突发事件就可能演变为媒体事件,突发事件中隐藏的危机便会爆发,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混乱和伤害。新闻发言人要引领媒体舆论去化解突发性重大事件中隐藏的危机,就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做到及时公布权威信息,遏制谣言蔓延,使事态向好的方向转化;掌握主动,真实发布新闻信息,以稳定社会秩序;发布内容中应包含真诚的人文关怀和有效的救助举措,做社会危机的"灭火器"。  相似文献   

2.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是我国积极构建传播体系,大力加强国内国外传播能力的重要环节。英美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的专业化和通识化两种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新闻人才提供了参考。我国的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在突出外语教育、强调专业化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语言与文化、跨文化身份以及传媒教育的人文基础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递不平衡是国际新闻传播秩序的现状,而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不平衡的信息流进一步增强。基于维护或改变这种现状的目的,强势媒介与弱势媒介的所在国之间出现了新闻自由与责任之争。对此,本文从新闻自由理论的经典表述、美国语境中新闻自由的制度设计以及美国媒介新闻报道的3个层面论证了来自西方语境的新闻自由主义无法推衍至国际语境,并认为一个平等的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立绝不能忽视媒介自由与责任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彭涛  陈丽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98-101,122
近年来,我国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而这些事件中,谣言起着极大的反作用。以湖北石首事件为例,对这一事件中谣言的形成、传播与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试图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以减少谣言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领导人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命题的延伸和升华,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关系,倡导通过合作对话方式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和决心。国际新闻由于其突出的特征:国际性——新闻事件、媒介、受众、传播方式等都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和跨文化性,且承担着“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外宣使命,因此在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中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广播除以电话连线的方式报道突发事件外,还要从加强编辑部的统帅作用、增强记者综合采访能力、提高编辑部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等方面入手,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愈发倾向于由不同主体借助手持便捷通讯载体的直播,直达受众,效果显著。本文以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为例,分析自媒体传播疫苗事件信息传播过程,对诱发舆论变化的因子带来的负面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的新闻网站越来越成为校内外受众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2006年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理事会评选出的“全国高校十佳新闻网站”进行的统计分析,指出当前高校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闻翻译作为国际传播的实施手段,其译员也成为传播者的代理人,负责对信息重新编码,正是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其翻译行为不仅要从语言转换入手,更要考虑到其作为传播者的角色,由此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舆论监督体系和全球新闻传播规制的不断发展。对记者的行为规范日益完善,即便如此,在面临战争灾难等特殊事件时,记者的行为更多取决于国家需要和职业需求,很难被行业或规约所约束。因此国际舆论监督和管理需要记者个人、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组织三者之间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新闻危机公关是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健全和完善新闻危机公关机制建设,启动应急预案,建立组织机制,分析研判舆情,规范新闻发布流程,正确引领舆论导向,从制度上保障突发事件处置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的不同发展时期,研究者关注的内容和研讨的重点均有不同。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国际新闻报道、中心-边缘结构、世界新闻与传播新秩序等几个重要术语的阐释,可以粗略地勾勒出该领域的研究概貌,以争取在全球成立更公正、更平衡的国际新闻与传播新秩序。追溯国际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历程,归纳和总结该领域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研讨中国对外传播的不足及对策,对于走向世界的中国传媒清醒地认识不断变化的国际传播格局,切实有效地制订传播策略,在全球化下的国际新闻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经过1.0和2.0阶段,进入了3.0阶段.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拥有多语能力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吴海荣 《广西教育》2012,(31):28-29
高校新闻传播课程教学改革应深入实施“联合办学”的策略,缓解新闻传播课程改革困难,并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差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最根本的问题:师资结构上的缺陷和设备的不足与浪费。前者表现为:教师数量相对不足,职称、学历相对偏低,专业不对口,缺乏实践经验等;后者表现为实验设备的老化落后和虚置浪费。地方高校要解决这两方面问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新闻传播学科的现实性和交叉性特征,更新教育观念;其次应该联合地方媒体和其他名校,走合作培养传媒人才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些弱势群体的在利益表达受阻的情况下,选择用极端方式或暴力手段来进行维权。而许多媒体在报道类似的暴力维权事件过程中,由于报道方式不当,不仅对事件的后续处理造成了干扰,还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研究者以"冀中星事件"为例,通过对媒体报道该事件的新闻框架分析发现,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表现出明显的煽情化倾向,媒体的报道方式与态度明显地影响了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当前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框架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维权行为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而且也增加了社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驱张运动中的通电现象,可以发现,民初通电具备较为完整的信息传播的结构性要素;虽然通电能传播一些关于具体事件的新闻,但其新闻传播功能却更多地体现在通电行为本身上;通电的本质功能并不是传播新闻,而是动员舆论,它不仅动员新闻舆论,而且能引发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社交媒体平台赋能学术传播新的渠道、内容和环境,带来多元主体参与和关系互动。以社会网络分析与深度访谈的混合方法,在跨平台综合视角下对学术知识从传播到主体互动进行连贯性考察发现,社交媒体通过扩大可见性、凸显液态性和深化诠释性,推动学术知识从象牙塔内流向公共场域;多元主体基于不同关系网络进行多层面互动,彰显出实现知行内化和身份认同的理想追求。社交媒体的知识传播之旅是一场从心与心的交流到撒播的过程,本质上难以突破结构化困境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但通过多级转译和扩散机制,将相对完整的专业性知识进行大众化、碎片化传播,扩大了知识直抵公众的可及性,而网络媒体的跨时空存储与便捷提取特性,又延长了学术知识传播的生命周期。这意味着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子拥有了更多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去寻求更多、更高质量精神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及各种网络自媒体,是人们了解疫情、发表观点的重要渠道。管控好艺术作品传播,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起着重要作用。媒介应该利用艺术作品的传播,塑造典型人物、事迹,提高民族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场域视角出发,以新闻媒体对“李一事件”的报道为例,通过对该事件所呈现的新闻场域和宗教场域的关系分析,揭示出媒体的传播逻辑,即新闻场的商业化逻辑、宗教场的大众化逻辑、媒体借力构建新闻场的营销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