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它的文化价值取向无疑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我们民族处世与思维中的贵中守和的中庸原则、与其它民族关系上的博大容纳精神、政治文化上的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的北纬点,即是中国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贾文岩 《文教资料》2012,(10):122-123
民族精神是一种深层性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获得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民族精神在文化传承中进步和发展,民族精神在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外交不仅有其发展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层面上,文化外交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本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情感、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是整个民族认同并不懈追求的文化精髓、道德境界和价值目标的集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促进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是维系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课程既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也是塑造精神世界的手段,当语文课程的文化主体性得以彰显时,就需要在文化反思与重构中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记忆码,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民族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学习内容的选择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也总是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总是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价值取向是语文课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但它的化价值取向无疑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中国民族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是危机关头的忧患情结,处世与思维中的贵中守和的中庸原则,与其它民族关系上的博大容纳精神,政治化上的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的凝点。  相似文献   

6.
黄瑞平 《教书育人》2009,(10):94-95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本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情感、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是整个民族认同并不懈追求的文化精髓、道德境界和价值目标的集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促进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是维系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精神纽带,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维护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其内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认识、领会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坛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当代诗文创作,特别是20世纪50-70年代的颂歌与政治抒情诗,"文革"期间的"致敬电",乃至新时期涌现的"百城赋",在创作倾向、主流精神、表现手法上,与两千年前的汉大赋创作有着惊人的相似;从创作主体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环境及写作理念上剖析这"惊人相似"的创作原动力;反思政治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学的关系,以期拓展、拓深汉赋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产物,也是民族精神的直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影响当代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力量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充分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极大丰富其教育资源,通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为中国梦实现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因此,需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教育与文化层面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所讲的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表现为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主要包括政治、法律、伦理、哲学等思想、理论.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决定精神文化,但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灵魂,是人的本质体现(民族文化是国魂,团体文化是群魂,个体文化是灵魂).精神文化具有价值取向、精神动力、民族凝聚作用,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近代很多政治思想家用社会契约的理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这种理论对于西方国家政治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我们在研究这个理论时所注意不够的,社会契约论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自由竞争的法则相联系,资产阶级提出的一系列符合其利益要求的革命口号,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等等政治价值观,应该说都与社会契约论的基本假设有关,作为法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社会契约论还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法律原则,另一方面,社会契约论以及由此产生的许多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直接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原则,因而成为其政治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西方政治思潮在近代以来对西方以至于世界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思潮与政治思想观念、政治理论、政治哲学等概念既有区别,又存在密切的联系。把握政治思潮必须辨明它与现实政治活动、社会思潮、哲学思潮以及政治学理论等的关系,理解其理论基础、基本价值观念、关于现实社会的性质、政治制度以及理想社会的主张等问题,当前在我国正确把握近代西方政治思想价值及其现实应用,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有利于增强教学有效性。从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客观联系中去把握理论课教学的价值目的,才能确立起科学合理的过程评价标准。从理论教学的核心价值目的是主流价值观念的内化出发,对理论课过程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础和文化基石.在当代背景下培育生态价值观,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责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借鉴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把握好、理解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并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筑牢反分裂斗争的思想长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论述了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确保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主要有:大学生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缺乏统一的价值观,人生奋斗目标模糊;一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有待加强,待遇有待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缺乏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果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不利于今后的择业与就业,作为综合性、时代感最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创新为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主导作用,这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就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量、宣教力量,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量、范导力量,以实际行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大力弘扬主体性,真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模范形象引导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政治形而上学是政治哲学的主要形态,它是对政治理论的立论根据、方法与评价原则的理性反思,是一种“二阶”理论,它从反思政治理论之后的本体根据、基础出发来抽绎政治理念,构建理论体系,是政治本体论、政治认识论、政治方法论及政治价值观的统一。政治形而上学的视域从传统到当代经历了几次转换:古代客体或实体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现代人本本体论、实践生存论、后现代政治观,而最后合乎逻辑地指向交往实践观。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成果丰富,但仍有诸多因素阻碍教学实效性获得,症结在于对实践教学价值目标定位不清、价值导向贯穿不足。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应以准确理解其内涵、清晰定位其价值目标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为初衷,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理论认同的总体目标,区别于思政课理论教学,思辨之上,更重实证检验,区别于专业课实践教学,能力之外,侧重德性养成。实施中必须突出价值引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价值主线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方案,使实践教学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在各门课程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