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秋梨和黄花梨的花粉,经贮藏6个月和12个月,在-20-5℃温度范围内,金秋梨和黄花梨的花粉萌发率不同,温度越低,萌发率越高.经不同温度贮藏 6个月,花粉萌发率与花粉滤液 A260nm吸收值呈显著负相关,花粉含水量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滤液的电导值、A260nm。吸收值无显著相关性,花粉萌发率与花粉滤波电导值无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长度测定法研究了脱水温度和时间对桔梗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及花粉贮藏过程中其寿命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藏不同时间的桔梗花粉授粉结实能力的变化特征,为桔梗花粉保存、人工杂交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烘干温度、不同烘干时间处理后桔梗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有所降低,但40℃处理0.5-3h、45℃处理1-2h花粉萌发率下降较小,而50℃处理4h以上即可使桔梗花粉萌发能力完全丧失;花粉烘干脱水后不同处理间其耐藏性存在明显差异,30℃、35℃、50℃处理不同时间的桔梗花粉常温贮藏寿命不超过2d,而45℃处理1.5h花粉可贮藏5d以上。2)45℃烘干1.5h后花粉授粉结籽率显著高于CK1(阴置),与对照CK2(田间自然状态花粉)相比略有增加;干燥处理后随贮藏时间增加,其授粉结籽率均呈下降趋势,但45℃烘干1.5h处理的花粉结籽率下降速度最慢,其授粉结籽能力可保持5d左右。  相似文献   

3.
李花粉的贮藏性及授粉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李花粉贮藏期间生活力变化及对田间授粉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李花粉在低温干燥避光条件贮藏1年,仍能满足生产应用要求,常温干燥避光条件可用于李花粉约1个月的短期贮存。  相似文献   

4.
动物贮藏食物是为了度过食物短缺期或为了交配、繁殖后代而储备食物和能量。因此,贮藏食物的丢失对动物来说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盗食现象在具有贮藏策略的动物中是十分普遍的。如果按平均每天3%的盗食率估计,那么一个灰松鼠所埋藏种子的一半将会在1个月内消失殆尽。盗食对长期贮藏者的影响尤为明显,每天2%~10%的盗食率也许对于那些仅仅贮藏食物几天的动物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那些贮藏食物几个月的动物来说,其影响是灾难性的。一些人为盗食的研究表明,多数长期贮藏者的盗食率维持在每天2%~30%之间,  相似文献   

5.
在25℃的温度条件下,将广东惠州两个优良荔枝品种仙婆果和四季荔的成熟花粉分别播种于添加不同浓度硼酸、尿素和生长素类生长调节荆的花粉萌发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硼酸、尿素、NAA、2,4-D和爱多收等物质对不同荔枝花粉萌发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促进效果与添加物质的浓度有密切关系,其中对仙婆果的促进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涂蜡处理对杨桃果实采后贮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相对湿度93%,5℃条件下杨桃果实经不同来源果蜡处理后采后成熟特性和肉质变化。结果表明:所选果蜡对杨桃采后贮藏品质,如果皮颜色、果实呼吸强度、果实失重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其中纳米保鲜果蜡在延迟杨桃采后黄化.降低失重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果蜡。  相似文献   

7.
高温敏感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时期游离UMP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UMP系RNase催化PNA水解反应特有的水解产物,两呈正相关,常规品种紫壳的幼穗和叶片无论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还是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在不同温度(育性条件)下,游离UMP的含量都很接近,统计学检验表明均无显差异,1956S和衡农S-2在两个育性敏感对期,在不同育盐条件下叶片中游离UMP含量也无显差异,但幼穗在育性敏感时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不育条件下游离UMP含量分别是可育条件下含量的8.20、2.99、3.12、3.23倍,极显高于可育件下的含量,游离UMP含量的变化与RNase活力相吻合,两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南瓜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和利用南瓜多糖,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南瓜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的浓度、时间、温度、pH值对南瓜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浓度0.5%,时间120min,温度50℃,pH值5.2.在最佳条件下,南瓜多糖的提取率为4.9%,多糖的纯度为52%.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在217nm有多糖的吸收峰,未见蛋白质(280nm)与核酸(260nm)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典型多糖吸收峰.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7,(2):73-77
以梅州平远脐橙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有孔薄膜袋和无孔薄膜袋对脐橙果实进行包装,研究室温下180d贮藏期不同单果包装处理对脐橙果实可食率、失重率、果汁率、果汁pH值、腐烂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孔薄膜袋包装的脐橙果实可食率呈上升趋势,无孔薄膜袋包装的果实可食率则先下降后上升,且前者的可食率大于后者;在失重率和果汁率方面,有孔薄膜袋包装的果实始终大于无孔薄膜袋包装的果实;贮藏60d后两种包装处理果实的果汁pH值和腐烂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呈下降趋势,有孔薄膜袋包装的果实腐烂率较低.与无孔薄膜袋包装相比,有孔薄膜袋包装的果实具有较高的可食率和果汁率,可降低贮藏前期的腐烂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对南美白对虾黑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虾体内各种反应酶活力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对虾捕获时的品质.通过测定细菌总数和K值等生化指标,结合对南美白对虾的感官评价,对不同贮藏温度下南美白对虾的黑变进行研究.微生物增长、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K值变化与南美白对虾黑变的关系显示,南美白对虾在0℃、4℃、8℃条件下较适宜贮藏,时间分别不能超过36h、24h和12h.  相似文献   

11.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它在防治农林业害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认识球孢白僵菌侵染致病的机理,对于充分发挥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球孢白僵菌主要是通过直接穿透昆虫体壁侵染寄主的。其中孢子在昆虫体壁萌发并形成附着胞,对于真菌穿透昆虫体壁进而引起致病起了关键作用。因此,研究球孢白僵菌附着胞形成的机制,对于认识虫生真菌侵染致病机理,十分必要。而探讨附着胞形成的理化因素,是研究附着胞形成机制的前提。基于此,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营养物质、昆虫翅膀以及pH值对球孢白僵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以期了解影响附着胞形成的理化因素。研究表明,不同的氮源对球孢白僵菌的萌发与附着胞形成有较大影响。球孢自僵菌在酵母浸膏中的萌发率及附着胞形成率比较低,而在蛋白胨中的萌发率及附着胞形成率比较高。在蛋白胨中,随着浓度的下降,球孢白僵菌的萌发率呈下降趋势,但同时其附着胞形成率呈上升趋势。如在2%浓度下,36h时球孢白僵菌的萌发率为99.8%,但未观察到有附着胞形成;在O.002%浓度下,36h时附着胞形成率最高,为63.4%,但它的萌发率却只有54.3%。球孢白僵菌在昆虫翅膀上的萌发情况较好,除蚜虫翅上的萌发率不高外,其余的均达90%以上,但其附着胞形成率却不一样。白蚁翅上的附着胞形成率最高,达31.2%;蜻蜓翅上的次之,为17.4%。在试验过程中,一直未在蚜虫翅上观察到有附着胞形成。pH值对附着胞也有较大影响。在蜻蜓翅上,pH值7.73下的附着胞形成率最高,为17.9%;pH值8.18下的次之,为17.2%。在豆娘翅上,情况不尽相同,pH值6.98最适合附着胞的形成,形成率为19.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猫尾射无菌培养物过程中以种子为外植体用正交试验筛选了消毒方案和诱导其萌发的培养基方案,并用直观分析法分析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升汞(Hgcl_2)在消毒效率中起主要作用;试验组合中,以A3B3C2的未污染率最高,为86.4%;6—BA是诱导萌发的主要因子,其极差R值为8.0%;ZT与6—BA的搭配比例对协同效应影响明显;在诱导其萌发的试验方案中,以a2b2c2d1(6—BA为1mg/L,ZT为0.5mg/L,IBA为0.5mg/L,2,4—D为0)的组合的萌发率最高,为13.3%;但是如果采用组合a2b2cld1(6—BA为1mg/L,ZT为0.5mg/L,IBA为0.1mg/L,2,4—D为0),其诱导萌发率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番茄灰霉病菌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在5-30℃均能生长,孢子在5-30℃均可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2℃,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喜偏酸的环境,最适pH值分别为5和6,孢子萌发需较高的湿度(RH≥81%),在不同的培养基里菌丝生长以PDA最佳,对碳源的利用以果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以门冬酰胺最佳,葡萄糖对产孢最有利,谷氨酸、葡萄糖、果糖显著促进孢子萌发,淀粉、蔗糖、精氨酸显著抑制孢子葫发,病菌侵染果实最佳温度为16℃,孢子浓度在1×102-1×106个/ml范围内都能侵染番茄果实发病,浓度在1×105个/ml以上病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4.
天竺葵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天竺葵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考察了pH值、温度、光照照射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5的80%的乙醇溶液中色素的提取率最高,得率为6.8%。该色素宜在酸性环境中使用,在10℃-90℃范围内,光照时间及常见金属离子对其性能影响不大。光谱扫描结果指出该色素在277.50nm处有强吸收,表明其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长度、pH值、渗透势、盐浓度等各种生态因子对春飞蓬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L/24D,8L/16D,12L/12D和16L/8D等四个光照长度条件下,春飞蓬种子的萌发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pH6到pH8的环境中春飞蓬种子的萌发率均超过O.30,在pH7时萌发率最高,达0.51±0.05;在pH4和pH5、的酸性环境和pH9和pH10的碱性环境中,春飞蓬种子均不能萌发.种子对渗透势浓度的变化敏感,在-0.05Mpa及更低的渗透势浓度下,春飞蓬种子的萌发率比对照(0Mpa)显著降低.春飞蓬种子能在适度的盐浓度(0.05mol/L到0.10mol/L)条件下萌发,在NaCl浓度为0.15mol/L及以上时几乎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甘薯贮藏环境中霉菌的生物分子特征和酶活性,并比较不同试剂处理后甘薯的生理变化。方法:从不同温度下保存的甘薯得到霉菌菌株,提取其细菌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鉴定。将甘薯分成扑海因处理组、次氯酸钠处理组和对照组,在为期三个月的贮藏时间内,对霉菌致病性、酶活性和空气条件对甘薯的生理变化的影响进行评估。结论:实验结束后,扑海因处理组的变质率为5%,次氯酸钠组为55%,对照组为100%。研究发现,甘薯组织变质主要由于不同的微生物酶的活动,尤其是受感染组织的果胶酶活性。因此,建议将扑海因作为甘薯贮藏之前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17.
感染新疆甜瓜的南瓜花叶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病毒病的新疆甜瓜中分离到一株属于豇豆花叶病毒科的球形病毒,该株病毒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经汁液传播侵染属于3科的9种草本植物,但仅在葫芦科植物上才引起较为严重的系统侵染症状;该病毒可经叶甲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但经桃蚜则不能传播,且染病组织粗汁液和提纯病毒制备物在SDS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南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该病毒的病毒粒子为直径28~30nm的球形病毒粒子,以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了该病毒,纯化病毒的A260/A280为1.60;用提纯病毒制备了ELISA试验效价为1:10^11的兔子抗血清;该病毒可经染病甜瓜和西葫芦果实的种子分别以2.0%和2.6%的种子带毒率传播.该株病毒被证明应属于南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建议将此株病毒称为南瓜花叶病毒新疆株(Squash mosaic virus-Xingjiang,SqMV-XJ)抗血清;该病毒可经染病甜瓜和西葫芦果实的种子分别以2.0%和2.6%的种子带毒率传播,证明该株病毒被应属于南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建议将此株病毒称为南瓜花叶病毒新疆株(Squash mosaic virus-Xinjiang,SqMV-XJ)。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我校体育专业班学生和普通专业班学生心理特征的对比,得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对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调查结果得出:二个不同专业班学生在个性因素G、L、O三项分值显低分特征;在因素F、Q1二项分值显高分特征;在因素A、E、H、M四种个性特征方面,二个不同专业班学生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Teju-Rice粘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电解质水溶液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的关联方法,导出了具有预测特性适用于非电解质水溶液的粘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方程可由各组分物性预测低压下各种温度和不同组成的非电解质水溶液的粘度。用该模型计算了6个体系346个数据点的不同温度和组成的二元水溶液、3个体系164个数据点的不同温度和组成的三元水溶液的粘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总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959%和4.061%,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在气体样品池条件下,用调频半导体激光器激发Rb原子至Rb(sPj)态,通过测量样品池前后光强比,得到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吸收系数。对于Rb(5S1/2→5Pj)的跃迁,可获得g2/g1值和5Pj的寿命值(我们取j=1/2,即用D1线794nm计算),从而得出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基态原子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基态原子的密度N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在低温下的数据比较准确,可见利用光学吸收方法测量低激发态原子密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