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古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因为它是礼仪的一个方面。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坐以经立之容,(h9ng,胫骨上部,股骨下部)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相似文献   

2.
古人的坐姿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古人对坐姿颇有讲究,因为它是中华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  相似文献   

3.
白国宁 《学子》2009,(10):37-37
中国有句古话,叫“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人不注意站相和坐相会被别人认为没有教养。其中,坐姿的重要性在面试中体现的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坐姿如何,是影响形体美的一大要素。虽然,对于现在的女生来说不必用“坐如钟”的标准来强求,但你要知道,美丽的女孩有时候也是“坐”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写毛笔字时坐的姿势正确与否,既关系到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毛笔字写得好坏的问题,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对此不可等闲视之。写毛笔字,有坐着写与站着写两种。我们通常习惯把坐着写称为“坐姿”,把站着写称为“立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主要是练习写中、小楷,采用“坐姿”为宜。“坐姿”总的说要身体坐端正,达到有利于生理发育、不易疲劳和便于书写的目的。对于“坐姿”的要求,人们总喜欢用“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八个字来概括。其实,对小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选入了《晏子使楚》一文。教材对"王曰,何坐?曰,坐盗"的"坐"解释是这样的":坐,犯罪。"本人认为这一解释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中的“坐”“跪”“跽”“踞”四个动词,都表古代常见的坐姿,看起来相似,其实是有区别的。坐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的动作,称为“坐”。《说文》: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城镇和乡村小学,学生的课堂"坐姿"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近日来,笔者有机会对县内外近50多所小学的百余个教学班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许多班级忽视了学生的"坐",部分班级虽重视"坐姿",但强调得不够,对坐时手脚的放置也不提出适当的要求,因此,课堂上的"坐相"千姿百态,初步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9.
敦煌佛爷庙湾M121墓室、甬道铺设了龙首犬身呈犬坐的怪兽模印砖,其造型怪异,为前所未见,其性质、名称均令人生疑。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地区陆续发现一批呈坐姿的以"龙"为主题的文物——"坐龙"。这些坐龙或出土于遗址或出土于墓葬,质料则有铜、陶之别。时代自唐代以降,下迄元代。经与史籍核稽,这类"坐龙"可分为两类:一是金代皇帝辂、辇之上的"坐龙"饰物;一是唐、元代墓葬所出为敦煌卷子所载之辟除凶邪的"伏龙"。  相似文献   

10.
敦煌石窟壁画所显示的饮食坐姿与坐具、食床的变化相适应,主要有跪坐、胡坐和垂腿坐。垂腿坐虽已被社会所认可,但尚不规范,可看出由跪坐到垂腿坐的过渡痕迹。除此外,坐具与食床正在分离,“床”作为类概念的称谓仍存在。在坐具发生大变革的过程中,饮食坐姿呈现多样性,向符合人的生理特点、舒适、方便取食的方向发展,并影响到了合食制的形成和座次、坐向等饮食礼仪。  相似文献   

11.
桌子和椅子是现在常用的家具,“桌(子)”和“椅(子)”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不过它们的来源并不简单,它涉及到汉族人坐姿坐具的演变。东汉以前,古人是不坐在椅凳上的,是“席地而坐”,这种坐姿和现在人们两脚下垂而坐不同,是“跪坐”,其姿势为双膝跪在席子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礼记·曲礼》:“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又:“坐而迁之戒勿越。”孔颖达疏:“坐亦跪也,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即商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常在学校、家庭看见一些小学生的坐姿不正确。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反背手、挺胸坐直。有的小学生在家做作业坐低凳子,趴在高桌子上读书写字;有的干脆毛着腰爬在床(炕)上写字。这些 不同的坐姿,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许多家长对这些却司空见惯,不以为然。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坐写姿势的训练,认真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短文译注     
鲍氏之子 [原文]齐田氏祖(1)于庭,食客(2)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3)。  相似文献   

14.
晏子使楚     
晏婴 《现代语文》2004,(4):10-10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於淮北则为枳(zh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於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  相似文献   

15.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  相似文献   

16.
有些男同学会有腿太长而放不进课桌下的尴尬,有些同学觉得学校座椅的椅背是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效果,有些同学喜欢翘着二郎腿,这些都是由于课桌椅未能合理设计而造成的。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腿平放,胸膛挺起。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坐姿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双脚要垂直于地面,腰板要挺,腰身要坐直,两眼要平视黑板,双手要平行放在桌上,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这样坐,整体感很强,看上去也很精神。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8.
欹器满覆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  相似文献   

19.
教学断想     
肖莉 《教育文汇》2013,(16):36-36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上课必须把手背在后,身体坐端正。那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只知道手背后,可能是为了防止手摆弄东西;坐端正,大概是为了集中精力。现在想想,大人听会,还会经常变换坐姿;七八岁的孩子,一节课四十分钟,能坐得端端正正,实在不易。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城镇和乡村小学,学生的课堂“坐姿”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近日来,笔者有机会对县内外近50多所小学的百余个教学班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许多班级忽视了学生的“坐”,部分班级虽重视“坐姿”,但强调得不够,对坐时手脚的放置也不提出适当的要求,因此,课堂上的“坐相”千姿百态,初步统计如下:从以上统计可知,接近半数学生或者坐姿不端,或者身子歪斜,手脚乱放。这种状况,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多有不利。首先,不利于学生生理的正常发育。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骨骼软,尚未“定型”,长骨、短骨、扁骨都在不同程度地生长发育。如果长期腰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