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文化顽童”李敖今年3月应凤凰卫视之邀,主持脱口秀节目《李敖有话说》。一开场,他就回忆少年时光。“在1949年,我到了台湾。那个时候我只有14岁,现在我已经69岁了。换句话说,明年就是我70岁。我 终于有一 个机 会 在这 里 抛头 露面,使大家感觉到我音容宛在。” 李敖1935年 出 生 在 东 北 哈 尔滨。那时东北已是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 1936年春,李敖父亲李鼎彝举家南迁,搬到了北平(即现在的北京)。多年以后成为一代大师的李敖依然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故居。那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格局”,“大红门是不常开的,常开的是大红门中间套着的两扇小门”。李鼎彝是“老北大”,学中文的。有空的时候他常带着几个女儿和李敖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北平古都的传统文化在少年的李敖心中渐渐沉淀成一生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 1948年夏,小学毕业的李敖考取了北平四中。这年底北平战云密布,平津战役一触即发。李家再次南迁搬到上海。1949年1月,李敖考取上海缉规中学,从初一从头念起。李敖感觉缉规中学比起他的母校北平四中显得“太贵族了”,“它的建筑既优雅又精致 十里洋场的学校 与文 ...  相似文献   

2.
高明 《教师博览》2011,(1):58-59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北平、天津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的师生南下长沙.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几个月后战局吃紧.国民政府不得不催促再度南迁.所有师生分海陆两路进入云南.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平津。北平——这座文化古城、中国的文化学术中心也在日寇的铁蹄下呻吟。不久,北方三所最著名的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但随着日军的南侵、武汉的失守,  相似文献   

4.
故宫文物南迁为故宫博物院发展史上一段重要历史,其意义与影响极为深远.本文以档案资料、史实事件为基础,将其置于当时历史背景之中,深入探讨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首先,将其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背景,故宫文物南迁是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壮举,其历时之久、迁徙地域之广、任务之艰巨均为世界罕见.其次,将其置于中国抗日战争之背景,故宫南迁文物得以完整保存是中国抗日战争在文化领域的一大胜利,其艰辛的播迁历程也使故宫文物与国家命运、民族精神紧密联系.第三,将其置于中国文化教育西迁的历程,故宫文物与其他文化机构共同开展的文物清点、典籍校抄、公开展览等工作,对西南诸省的文化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将其置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背景,故宫先贤奋力守护故宫文物、积极举办文物展览、严格制定规章制度等项工作,不仅保证了故宫文物在战时的安全典藏,而且培育了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故宫文物南迁也形成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局面.两个博物院重走当年文物南迁路线,温故知新,继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更感到历史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1949年 9月 1 9日的绥远起义 ,不仅是中共“绥远方式”的伟大胜利 ,也是董其武与国民党政府及绥远反动势力斗智斗勇的结果。同时 ,绥远起义也是北平和平解放的继续。没有绥远起义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有缺憾的、不完整的。因为 ,第一 ,从傅作义的思想历程来看 ,只有完成了绥远起义 ,才完成了他人生旅程的重大转变 ;第二 ,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才有了“绥远方式”,有了“绥远方式”才有了绥远起义 ;第三 ,绥远不起义 ,北平的和平解放就不彻底  相似文献   

6.
清代帝王十分重视文物收藏,特别是乾隆皇帝,更使宫廷收藏达到了极盛。然而,自近代以降,清宫文物的聚散存藏与国势盛衰和民族荣辱息息相关。19世纪中后期,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和焚毁、八国联军对皇室财宝的抢劫与破坏,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令人痛心的一页。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暂居宫禁,大量清宫文物以各种形式流出紫禁城,散佚于国内外。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清宫文物公之于世。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故宫文物南迁及部分文物运台,最终形成了“一个故宫,两个故宫博物院”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故宫博物院在清宫文物的征集、回购和追索方面做了极大努力。与此同时,超过850万件的清宫文物经由国家主管部门调拨,散藏于国内众多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及其他机构。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清宫文物被赋予了民族文化命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南迁湖南长沙。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日,联合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但随着日寇的不断入侵,上海、南京相继陷落,于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临时大学”正式宣布西迁云南,一九三八年四月二日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设理、工学院,并增设师范学院。在蒙自设文、法、商学  相似文献   

8.
蒋鸣涧 《新读写》2009,(6):19-19
语文课上学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不能爱天津与上海,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读了之后心中竟有几分不平,于是下课后便在班级里大声嚷嚷:“啊!我不能爱北京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上海!”  相似文献   

9.
安史乱起,中原沦为战场,北方人民为避战乱,纷纷南迁,所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北人南去雪纷纷”,“避地衣冠尽向南”,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自安史之乱始的这次北人南迁主要集中在南方哪些区域?对南北人口比重的改变究竟有多大影响?对唐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加以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本文试拟就唐后期的人口南迁与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一些考察。  相似文献   

10.
“北民南迁”是古代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繁荣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力和一定的熟练技术,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历史教科书中分析了“北民南迁”的种种原因,如北方政局动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方统治者开明的经济政策;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等等,但很少涉及与北方气候有关的内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北民南迁”与气候变迁的因果关系,这将不利于新课程目标的综合化和整合化,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将从“气候变迁”和“北民南迁”的因果关系做一阐述,以供同行商榷,恭请赐…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两位作者都以极真挚和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封古都北平的爱,但是,细细品味,两人对北平这个古老都市的体会和感受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北乎,而老舍写的却是“心中”的北平。一、“眼中”的北平  相似文献   

12.
1.200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迎来80岁生日…… 1991年7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故宫颁发《世界 遗产名录》证书…… 1967年5月26日,故宫博物院实行军事保护…… 1946年,文物东归,留南京的文物于当年开始回归…… 1933年,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开始南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杜诗“描述性形容词置于句首”与“南迁近体诗”两个小题目进行思考。笔者认为“描述性形容词置于句首”是杜甫语言运用的一大创造,它突现了人们“感觉优先”的原则.它变动了常规语法结构;而“南迁近体诗”在组诗章法结构的缜密严整,强化诗歌的抒情性,以及遣词造句的壮丽和音韵节奏的抑扬亢堕等方面都堪称杰作。  相似文献   

14.
论客家民系及其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本来就存在北方,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居民,无所谓南迁以后才逐步形成的问题。但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往南迁徙的过程,南迁后才被称为“客家”。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形成了一系多元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九黎”考     
“九黎”源自东夷集团,其远祖先人与伏羲女娲有密切的关系。6000多年前,他们北渡黄河,挺进中原,形成了由81个氏族部落组成的“九黎”集团。“九黎”率先发明刑法、武器和宗教。逐鹿中原失败,“九黎”余部开始历史性南迁。  相似文献   

16.
隋以前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学的发展钟仕伦著名文化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在考察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时曾说,迫使汉文化中心南迁有三次大的波澜,一是东汉末三国时期的长期战乱和永嘉南渡,人口大量南迁;二是唐代“安史之乱”,人口南迁亦多,成都这样的城市已成为新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在芦沟桥挑起侵华战争。顿时,华北平原战火熊熊,北京城再也不安宁了。为了坚持办学,清华大学决定南迁长沙,后再迁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成西南联大。是留守北平,还是随同南下?当时年仅四十岁的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在清华园任教,正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二年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的成员王志之等,在清华大学的一个教室里以上课的形式召开“左联”代表大会,王志之在大会上作题为《苏联文艺政策》的发言。会后,有人建议到小饭馆去吃饭,王说:“有没有钱?”这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走过来说:“有,有!铜的也有,银的也有!”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北平左联中的朝鲜人——金湛然同志。他家原是朝鲜的贵族兼大资本家。为追求光明前途,“九·一八”后,他徒步逃出朝鲜,来到北平。当时,他在“左联”搞世界语,是北京大学的旁  相似文献   

19.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驱逐逊帝溥仪出宫,之后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品,分清公产、私产,为故宫成为博物院奠定了基础。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正轨的开端。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程充满坎坷和波折,故宫文物南迁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郑欣淼著《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对故宫文物的聚合、流散和回归作了清晰的叙述,理清了两座故宫博物院皇家旧藏的来龙去脉与现状,全面论述了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来源、构成、流播、现状、分类、数量及相关史实。"故宫学"直接面对故宫的文物、古建筑、档案、文献等,是一门把故宫当做一个文化整体的综合研究。故宫的价值从故宫学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会有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也谈客家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先民是中原南迁的汉族人,还是土生土长的族群,这个问题,百余年来,一直引起关注并争论不休。本文在述列各种观点之后,看重针对房学嘉先生的《客家源流探奥》,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一)客地出土的古代资料是史前文物,不是有史记载的吴越文物;客地古人是南太平洋系人种的蛮族一部分,不是后来蛮族与华夏族相融合的越人;(二)百越中的闽越和南越是有区别的;(三)《探奥》一书的作者关于客家的“根”的说法同本世纪初有人认为客家人不是中原汉人,而是广东山区野蛮退化的人的观点,是新瓶装旧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