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限时作文 ,顾名思义 ,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 ,即平时所说的当堂完成作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 ,从限时完成作文的益处和如何指导学生限时完成作文两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 ,当堂完成作文 ,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过去 ,学生将课堂上两节课可以完成的作文带回家去做 ,一般前前后后都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课外负担。每周一篇 ,甚至两篇作文 ,使许多学生一星期都过不好日子 ,成天为完成这篇作文而搜肠刮肚 ,负担很重。时间一长 ,许多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 ,认为“作文难 ,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2.
升学考试中,考语文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作文,否则影响考分。为使学生考取高分,有的教师过多地对学生进行限时作文训练,有的班级限时作文竟占作文总量的百分之七八十。这种违背素质教育的做法事倍功半,收效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限时作文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写出亮点,写出个性。这可从拟好标题、写好“凤头”、结好“豹尾”、用好语言、练好书写等几方面进行指导,还要训练学生全面理解限时作文的各项要求,快速筛选素材,善于厚积薄发的技能,从而写出有个性、高质量的限时作文。  相似文献   

4.
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研究实验课题的课堂作文环节,要求学生当堂用15分钟完成250字左右的分解作文或40分钟完成600字以上的综合作文。然而,乡村学校的学生要现场限时作文谈何容易。课题实践表明,学生需多读书方有机会从容应付课堂作文。  相似文献   

5.
刘小玲 《考试周刊》2010,(26):60-61
现在各级各类考试几乎都是限时的,所以限时作文的训练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中学生的作文一般都要求在两节课的90分钟内完成,有的两节课还要被作文指导或评讲占去一些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写一篇文章的时间一般便只有一小时左右了。诚然,这种限时作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培养学生限时作文的能力是必要的。就中考和高考来说,两个小时或两个半小时的语文考试,除去做前面试题的时间,余下写作文的时间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考场上,学生的写作时间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平时训练学生“限时作文”的能力,无疑有助于考生在考场交出一份“完整”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吴春莉 《小学生》2010,(7):43-43
1发展学生个性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前提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事情。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一句话,写作是个性的解放。作文教学与个性解放互为因果,个性得到解放,写作文时才能顺畅地表达,同时通过作文使学生个性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限时作文是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下面详细探讨限时作文产生的背景,操作步骤以及它的特点与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张涛 《小学生》2011,(3):45-46
1发展学生个性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前提 写作是最具个陛化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一句话,写作是爪.陛的解放。在作文教学中个性解放互为因果,个性得到解放,作文时才能顺畅地表达,同时通过作文使个陛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能写出语句通顺、有条理、有中心的文章的能力。可见,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传统的作文训练总是局限在“出题——指导——草稿——评改”的模式中,学生作文总是在老师指定的圈内挖空心思去想,自然学生的作文内容普遍单一,学生不能写自己想写的事,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被动的、不情愿的成份居多。不难看出这种模式是难以实现《课标》提出的作文能力培训目标的。鉴于此,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由讲练模式的“幕后”走到自主作文的“台前”,作文指导由“限制”变为“放开”。坚持作文自主能力的训练,初步达到了自我训练、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作文水平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2.
张志智 《时代教育》2006,(12):120-120
作文评改历来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好路子,它打破了传统作文评改模式,取代了教师“全批全改”的全承包制度,有利于改变学生“坐等分数、读评语、听讲评”的被列习惯,能唤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批改能力和写作水评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新概念作文“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影响,加上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的要求,学生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学生的禀赋、才情得以充分施展发挥。但同时为“创新”而创新,全然不顾内容与形式是否协调,也使中学生作文走人怪诞和形式化歧途,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材料作文的考查,给2012年广东语文高考带来一阵新风。学生在材料作文所提供的广阔的写作空问中,大胆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抛开了思想上的束缚,进入到了“现场写作”的状态。结合“对材料的准确理解”这一考场作文的关键点,今年学生在写作素材的运用上,呈现出新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冉云娥 《湖南教育》2001,(14):27-27
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是作文教学的教学追求。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作文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刘春芳 《学语文》2011,(3):50-51
作文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应该成为中学作文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下面几个方面是关键所在。一、启“识”“识”.是指学生对自改作文这一做法的认识。对于自改作文,学生的初始认识是不够到位的。有人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职责,学生是无法胜任的;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很难想像作文教学会有好的效果。面对老师笼统机械的评语学生非但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反而越来越惧怕作文了。是啊,学生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却让老师画了一大堆红杠杠,批了些“语言不够简洁”、“中心不突出”之类的评语,一次是这样,下一次还是这样,学生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学生的自信心受打击,他们对作文哪能不怕?新课标针对写作评价提出“应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取各种评价方式”。在这些新的写作评价观念的指导下,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生写作是与生活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活,更是与老师对话。老师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第一位读者,这位“读者”反应如何.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写作兴趣和动力。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运转.作文评价一直过于关注结果,关注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注重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与甄别功能,老师更多地扮演着裁判员和审判宫的角色,很少以一名热心读者和欣赏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9.
胡存勇 《学语文》2005,(2):35-35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何达到此种境界?我认为学生仅停在“写”是很维达到的,只有不断参与“改”、“评”,从中领悟作文优劣的道理,方能“不待老师改”!近年,笔者进行了作文“论辩法”的有益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论辩的方式把作文的改、评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此举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成效显著。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将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作文“小编辑部”,分别担任“一审”、“二审”、“副主编”、“主编”等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作文批改,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