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声,悲壮而又惨烈; 哭声,凄凉而又让我心碎。 我怔怔地看着他安详地卧在棺材中,在泪眼模糊中,又看到了那天的他……  相似文献   

2.
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周的草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  相似文献   

3.
在陶渊明的身上有着人生真谛的统一。他的性格是多样的:对于自己的人生信念他执着追求,但在黑暗现实中他又潇洒地放弃;在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他又能圆融地化为统一;他有着平和的个性,但其中又有着叛逆的因子。  相似文献   

4.
命运的拐点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倒霉孩子:他的父亲是个赌徒,母亲是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打不过父亲,所以喝醉了只有拿他出气发泄。他像只沙袋一样,在拳脚交加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因此,他面相也好看不到哪儿去,学习成绩也不好。高中时他辍学了,以无业为业在街头当  相似文献   

5.
他是30年代最孤独的行者,创作中"人性"视角的选择在成就了他的同时也使他成了主流文人眼中的异类.对政治的无意忽略反而使他挖掘到了人性中较为深层的东西.无论是都市文明中人性的堕落,还是故乡生命的愚昧、无知,生命的辛酸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却又触目惊心.都市本是他儿时梦,却不想梦醒时分理想在都市人性堕落的泥淖中陨落.回眸湘西,健康、优美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的追求,又在风中飘散.寻梦而来,追梦而去,失望中随手播下一丝希望,却又在无尽的失望中亲手解构了理想皈依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走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校长     
<正>在所有老师中,我最喜欢我们的校长。余校长很高,他的头发又黑又密,就像春天的草地。他的耳朵上架着一副眼镜,很爱笑,我很喜欢他笑。他常常穿着黑西服,看起来很精神。  相似文献   

8.
赌徒的儿子     
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便在街头当混混。直到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生于一个混乱的时代,列强入侵中华,而清政府腐败无能,他参与戊戌变法,既让他名扬中外,又让他流离失所;既让他饱经忧患,又让他学贯中西.他融激进与保守、传统与反传统、科学万能与科学破产的思想与行为于一身,在多变中保持着不变的爱国心.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大家,他的作品大多是以湘西为背景,描绘出"湘西世界"中的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欢离合。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正处于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中,对于湘西呈现的落后愚昧,他希望能有所改变,想在改变中寻求湘西未来的命运,但又怕现代文明的输入会导致湘西世界中自然人性的堕落。沈从文是独特的,他既追求现代性同时又反抗现代性,在看到传统文化落后的同时又指出传统文化值得肯定的价值所在,在看到现代文明的先进时又能指出其存在带来的弊病。本文试从《萧萧》这部作品来分析沈从文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在纷乱芜杂的文学生态环境中,韩少功一直是新时期文坛上活跃的作家,他坚守着形而上的探索,成为当代文学场域中鲜明的精神标志之一。他的思考不断追随新时期文学思潮,创作思维和理念不断翻新。通过审视纷繁复杂甚至光怪陆离的世界,作品呈现出冷静的叙事、理性的批判的特色。诚挚投入的生活态度形成了他对人性独到、热情又客观的理解,理性认知使他对现实生活持有必要的警惕,形成了他充满矛盾又异常清晰、不断介入又随时自省反思的启蒙姿态。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泪     
正幸运的他不幸出生在全村最贫穷的家庭中。当时,别人家已经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了,他们家却啃又干又硬的番薯。他小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他的父亲就像要他的命一样追着他到处跑。别人家都用上电灯了,他家却用煤油灯照亮。到了九岁,他还在家疯玩,有一  相似文献   

13.
在沈从文的艺术世界中,他是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都市世界、同时又以都市人的眼光打量“乡村世界”的。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沈从文的文化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两难性:他常尚乡土人性之“常”,却又无法阻止其之“变”;他认同现代化,却又对其影响表示“质疑”;他决意坚守“纯”文学阵地,却又渐渐从文坛“隐退”。因此,沈从文的文化选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徐訏小说吸收了民间的、传统的、西洋的多种文化质养 ,呈现出多元混交的复调特色。徐用通俗的形式阐发现代性的思考 ,又将现代人的哲思导向通俗 ;他拒斥传统又深受其影响 ,他拥抱西洋又不可能过早地创作出成熟的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作品。他在浪漫的幻境中陶醉 ,又在清醒的写实里沉思、抒怀。他将种种艺术因子综合运用于创作实践中 ,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与成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华英 《海外英语》2012,(12):223-226
《露西》组诗中流露着强烈的死亡主题。华兹华斯的死亡意识与他矛盾的自然观有一定的联系。在《露西》组诗中,自然既有慈爱的一面,又有破坏性的一面。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这种双重性困惑不解。他崇尚自然对人性的净化作用;而又感觉到在自然法则下人生短暂易逝,死亡不可避免却又无可预见。在露西的英年早逝和其带来的孤寂中痛苦挣扎,他最终意识到死亡是生命回归自然的媒介之一。死亡使得生命复归神性,得以在宇宙万物中永生。华兹华斯的这种死亡意识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以及对人生终极走向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在于向读者揭示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作者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塑造了一位退休老上校,他已经习惯了倒霉与不幸,然而又十分看重自己的尊严。表面上看,上校像是老小孩儿:既想入非非又合乎情理,既狂热又谨慎,既可笑又可悲。而实际上,与其说他是个人物形象,毋宁说他是一种灵魂:孤独与不幸,即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理念的形象化。  相似文献   

17.
骄傲的鹿     
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  相似文献   

18.
海子是矛盾的结合体,他生活在理想与现实、幸福与痛苦、生存与死亡等诸多矛盾之中,他在矛盾中生存,又在矛盾中逝去,但在他短暂的25年人生中,却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宝贵的诗歌财富。  相似文献   

19.
魏星老师是青年教师中的佼佼,他学习勤奋,善于思考,又富有创新精神,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不少颇有见地的章.最近,看到他在这次全国小学青年教师个性课堂教学大赛上执教的《给家乡孩子的信》,又读到他写的《我心中的“本色语”》,感到他在探索的途程中又有了新的收获,认识上又有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曾明是一个聪明的中学生,他的最大问题不是课业成绩,而是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他喜欢运动,经常参加球类竞赛;他喜欢交朋友,时常参加同学聚会。我当然希望他多才多艺,将他送到才艺班;怕他输在起跑点,又给他请英文家教。而他自己平时又爱看电视及打电脑。儿子平时最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没时间!”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可用的时间太少,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和时间赛跑,却一直远远地落在时间之后;他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压力,一直在紧张的生活中寻找喘息的机会。知道儿子的问题所在,但是又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便请他在教育局工作的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