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彦廷 《科教文汇》2012,(11):52-53
身为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要学会赢得学生的信任,要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做学生的伙伴。要和学生民主对话,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有开阔的心境,容纳不同性格的学生。要主动为学生保密,做学生的知己。要帮助学生解难,做学生的亲人。  相似文献   

2.
汤洪俊 《科教文汇》2008,(32):13-13
高职院校班主任肩负着管理和教育好高职大学生的重担,班主任要想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以生为本理念,在工作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从“引导学生个性选择,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则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面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4.
代艳 《科教文汇》2012,(11):30-31
构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策略:教师要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教育的艺术性;要多途径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和尊重学生;要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活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每个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海兵 《科教文汇》2009,(20):113-113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创新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分析、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有个性地学习和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健康地、和谐地、有个性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兴趣和锻炼学生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必须诱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动机,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并落实到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方法生活化就是将学生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在课堂上运用和发挥,感受到课堂的亲和力。便于学生掌握,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和创新。那么,如何使教学方法生活化呢?这就要求老师充分熟练和利用学生的所见所闻,努力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共同点,引发学生共鸣,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11.
邢晓楠 《科学中国人》2014,(8S):242-24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并善于观察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因材施教,教师还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素养,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学生生源英语基础薄弱,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应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兴趣入手,选择有效方法,增强学生词汇记忆;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和摘抄,积累写作优美语句;明晓中西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英文写作的文化修为;鼓励学生进行写作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开展多项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运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吴锦前 《科教文汇》2011,(26):93-93,99
语文学科纪实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体系中更加细化的一个研究课题,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评价者和学生共同参与,以纪实的方式,展现语文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反思、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课堂教学纪实、学生课外自学记录以及学生作品纪实三方面进行操作,具体包括教师随堂记录、学生随堂记录,学生的预习复习记录和课外阅读记录以及记录学生作品的文本材料档案和电子材料档案。融真实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让教师能对学生的发展做出恰当评价。同时,学生也是评价主体,更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此,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就要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地理课堂大多仍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客体,这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空间,不利于学生发展。本文试从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灵动思维,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秦小娟 《科教文汇》2009,(36):93-93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要营造环境,让学生敢问;教师鼓励学生主动质疑,让学生想问;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问;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17.
徐钟灵 《科教文汇》2010,(29):21-21,24
教育学生需要有爱心,对残疾学生的教育需要有更多的爱心和更大的热情。本文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和宽容学生四个方面论述爱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尊重学生是特殊教育的核心,赏识学生是特殊教育的基础,包容学生是做好特殊教育前提。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生活背景,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生活及学生经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发展潜质。教学该从学生的生活经营和已有知识出发,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均等机会。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益,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异步教学方法则充分关注各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性与可能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的发展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余丽 《科教文汇》2008,(15):126-126
海事专业体育教学是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出发,长期地,持续地训练学生抗眩晕特殊能力,不断加强学生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并教会和提高学生游泳技术和游泳耐力,严格要求学生,为学生今后将从事的海运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