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4月28日,针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李强的农村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温家宝总理复信范敬宜院长:  相似文献   

2.
初识范敬宜     
与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相识,是因为一篇稿件。 那天,我应约来到人民日报社,欲按编辑部的要求将那篇通讯《时代呼唤这样的青年——记山东省菏泽地区张寨乡计生工作者侯志明、尹国备》压缩到1500字。我反复掂量,觉得篇幅太短了,难以展示两位基层计生工作者路遇车祸机智救人、口吸血痰、拒收酬金的高尚行为,以及被高尚行为所  相似文献   

3.
范敬宜题词     
  相似文献   

4.
平日里只知李全茂是北京军区宣传部的新闻干事,一个写部队新闻的好手。比较全面地了解他,是在去年北京军区政治部机关优秀党员事迹报告暨表彰会上对他采访之后。当时,他是4个介绍经验的人之一。近几年来,北京军区在全军、全国颇有影响的几篇先进典型报道,如《模范团长贾俊清》、《边防好政委钱连祥》、《神枪手韩清利》、《给水团团长李国安》等,李全茂是主要作者之一。采访中,我听到了那一篇篇优美深刻的文章背后,蕴藏的许多让人心动的故事。不惧艰苦,深入挖掘,才能从富矿中提炼出精品有一年冬天,李全茂采访一个连队,出发以后…  相似文献   

5.
范敬宜先生病逝后,笔者曾作小文《难忘的一面之缘》以略寄哀思.其中提及2010年春天见面时,范老对《大公报》和张季鸾的几点印象.当时并未特别在意.最近又陆续接触了一些有关范老特别是其早期经历的资料,才发现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和评价,其实也并非偶然.因为他和《大公报》之间,原来还有些颇为有趣的故事与渊源.  相似文献   

6.
李洪启 《传媒》2002,(4):41-42
新闻界不乏入道文学艺术家殿堂的记者编辑,但集诗、书、画于一身又造诣精深的人却难觅。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就是这样一位精于诗书画的老记者。新近,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书画集册。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老新闻”数十年来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人生足迹。 《范敬宜诗书画》集册共收入诗、词、散曲57首,书法手迹13篇,画作27幅。翻览全书,所收诗词散曲不少是思接千里,情韵相生,久读不厌的佳作,如长诗《世情画理两悟彻》、《七律·告别〈人民日报〉》,词《浪淘沙》(记事),散曲《双  相似文献   

7.
8.
"范爷爷走了……"11月13日下午看到短信.我站在电梯里,愣住了.5秒钟后,慌慌张张地拨通一位师姐的电话,但那头已经传来了悲伤的哭声…… 从那一刻起,范老师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中回响.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5日《中国报刊报》发表甘惜分教授题为《中国人与中国文》的短文。文章写道:我们中国人是十分讲究语言之道的。经过千百年浪淘沙流传下来的文章,都写得清新流畅,令人百读不厌。口语呢?我们天天同普通人谈白话,很少听到不通的语言。可是我们的报刊和广播电视上,却时不时露出几句不通的话语,很倒人的胃口。须知报刊、广播、电视的语言,本来应当是规范化的,足以为人表率。它们的文章和口语不通,也会被学去当作榜样的。比如说“亲眼目  相似文献   

10.
范敬宜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家,"新闻中的文化"思想是他对新闻学界和业界最为显著的贡献之一.范敬宜认为,"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  相似文献   

11.
年近八旬的著名报人范敬宜,最近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作品选”。过去,老人一直以“藏拙”为由,多次拒绝出版这些“易碎品”,这次为什么要破例呢?  相似文献   

12.
从医院里看范敬宜同志回来后第三天就收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俩很熟。曾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又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但那天去看他时。却几乎是相对无言。过去常说的话题,如写作,如社会上的事,如新闻业务,都已无力再谈;而病情,相照不宣,又谁也不愿提及、不敢提及。我极难过,生离死别,竟是这个样子。又怕他累,说了一点不着边际的话,就赶快退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5月13日,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给新闻系92级的同学们讲如何搞好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要善于比较。 范敬宜同志谈到,有一次他到辽宁省的一个山村去采访。这个村子很贫困,房子破破烂烂的。同行的同志说:“到这儿来采访于什么?”他也有点失望。但在采访过程中,他发现有一户人家挂着挂钟,就问  相似文献   

14.
范敬宜办报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梁衡 《编辑之友》2011,(1):65-66
从医院里看范敬宜同志回来,第三天就收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们是很熟的曾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又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但那天去看他时,却几乎是相对无言。过去常说的话题,如写作,如社会上的事,如新闻业务,都已无力再谈。而病情,心照不宣,又谁也不愿提及,不敢提及。我极难过,生离死别,竟是这个样子。又怕他累,说了一点不着边际的话,就赶快退了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撰文说: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有悟性。这是我在几十年的新闻生涯(特别是在担任新闻单位领导职务的一段时间)中的一点感悟。我看到,有的同志年纪并不大.学历并不高,“报龄”并不长,经验并不丰富,但写出了不少有影响的好作品;而有的同志虽具有较高的学历,较长的新闻工作经历,工作也很努力,作风也很深入,却苦于长期写不出比较满意的作品。出现这个反差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个一直被人忽视的原因,就是缺乏悟性。平时,我们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各种“性”;党性、原则性、战斗性、群众性、…  相似文献   

17.
乔申颖 《今传媒》2003,(2):32-36
范敬宜是当代著名报人,他1951年投身新闻事业,历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等职,2002年,应清华大学邀请,出任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他采写和策划的许多报道受到中央领导和普通百姓的一致肯定和喜爱。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满意的报道效果水乳交融是他的新闻实践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那一天深夜12点多,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电话告我范总去世的消息。那夜,我想了很多。是的,他活着的时候,我们想得不多。他走了,我们却想了很多。范总走了,我失去了一位心中崇敬的老领导,失去了一位让我获益颇多的良师益友;范总走了,是一个当代文坛才子、新闻大家的别离;范总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当代  相似文献   

19.
范敬宜是我国当代著名报人,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投身新闻事业,历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等职,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从事新闻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的新闻作品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新中国历史的变动,其中很多评论作品是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社会发展的脉络。在新闻实践中,范敬宜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新闻观。笔者从如何发现和采访新闻、如何写新闻,如何提高记者的素养等方面,把范敬宜的新闻观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纵观先生一生,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真性情,一直在追求自由、民主、科学,一直在追求尊重规律和人性的自然回归,即所谓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去甚,去奢,去泰的本色天然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