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物材料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现象.本对新鲜豌豆的收缩特性和复水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种皮对干燥曲线、收缩曲线、复水曲线和体积收缩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种皮不仅阻碍湿分由内向外运动也阻碍湿分由外向内运动.种子干燥过程中,干燥曲线与收缩曲线形状相似.热流密度越大,干燥速度越快,种子收缩也越快,同时种子也越容易破裂.在制作干燥方案时,考虑干燥速度的同时必须考虑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水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对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水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可分为升速、恒速及降速干燥三个阶段.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微波功率、切片厚度和真空度对香蕉片失水速率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微波强度对香蕉片的干燥速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香蕉片初始含水量,而真空度对香蕉片干燥速率的影响最小.在干燥过程中,微波强度越大,真空度越高,香蕉片初始含水量越低,干燥速率越快,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种子初始含水量确定水稻种子的最佳干燥温度,并阐明干燥温度和种子初始水分影响水稻种子干燥后种子活力的机制。创新点:根据不同初始水分的水稻种子,设置了不同梯度的干燥温度,系统地研究了干燥温度和种子初始水分对种子机械干燥过程与种子活力的影响,并得到了不同初始水分的适宜干燥温度。方法:在不同天气,分别收获初始含水量为20%、25%与30%的水稻种子样品,并分别设置4个温度梯度的干燥温度。采用三九远红外线干燥机(NP-120e)干燥水稻种子,对干燥后的水稻种子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初始含水量为20%、25%与30%的水稻种子的适宜干燥温度分别为45、42与38°C。较高的干燥温度显著降低了水稻种子的活力。种子干燥过程与萌发初期水稻种子内部活性氧、抗氧化酶、赤霉素、脱落酸和α-淀粉酶的代谢可能与干燥温度调控水稻种子活力的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冷冻升华干燥过程中物料干燥层有效导热系数和有效质扩散系数的数学模型 ,并应用实验测得的脱水量计算出干燥层的有效导热系数和有效质扩散系数 .据此数据计算出的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的温度分布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物料内部湿热扩散过程是干燥设备和干燥技术研究的基础。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的湿、热扩散是同时发生的,本文综合湿热扩散过程,提出了切片胡萝卜内部传热模型和内部传质模型,运用第三边界条件进行了传热过程的模拟,并作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接近,最大相对偏差小于1.8%;因此用该模型模拟胡萝卜片干燥中传热过程是可行的。模拟结果还显示:物料内各处温度变化不同;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各层的温度梯度随干燥时间先变大,随后逐渐变小,到干燥后期,各层温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果实?     
笑笑 《孩子天地》2013,(4):10-11
为了繁殖,开花植物在花朵的子房中结成种子。子房在种子周围发育出果实。果实可以是水润多汁的,也可以是干燥坚硬的。果实的作用是保护种子,并帮助种子散布到远离母株的地方,使新的植物不必和母株争夺水分和阳光。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生命力的载体 ,其传热传质的研究已经从宏观迈向微观 ,从整体迈向细胞、原生质、细胞器、分子膜的水平 .用透射电镜对未干与干燥的白菜种子进行了子叶切片观察 ,发现干燥后的种子子叶细胞仅在细胞壁有皱褶 ,细胞器无明显变化 .种子发芽过程中酶活性检测表明 ,与未干种子相比 ,萌发 48h,经 45℃干燥 2 h的种子α-酶的相对活性下降了 5 .8% ;经 67℃干燥 2 h的种子α-酶的相对活性下降了 3 0 .1% .可见 ,干燥参数影响种子的微观结构与酶的活性 ,与种子干燥的临界安全温度相同 ,酶的活性是干燥温度、初含水率与加热时间的函数  相似文献   

8.
微波炉测定小麦粉中水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炉加热干燥测定小麦粉中水分含量 ,确定了微波干燥的最佳条件 :同时干燥三个2 .5 g左右的面样 ,微波功率 36 0 W、加热时间 6分钟。此法干燥迅速、节能高效 ,与烘箱法比较 ,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了香菇热风干燥内部传质模型、传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传热与传质之间的相互藕合关系,进行香菇干燥传质模拟计算,并与干燥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十分接近,二者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7%,模拟结果符合对流干燥中多孔介质内部水分迁移规律,以及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表低内高水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直接干燥法测得样品乳粉中的水分含量为3.57%,用时约5h;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测得同一种乳粉中水分含量为3.61%,与直接干燥法测得的数值仅差0.04%,具有与标准方法可比拟的准确度,而用时不到10min。经F检验组间也无显著差异。红外线水分测定仪具有准确、快捷、简便等特点,完全可以替代目前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植物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3部分:胚状体、人工胚乳、人工种皮。植物人工种子技术主要包括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同步化、包埋方法、人工种皮制备、干化、贮藏及防腐等。人工种子具有可工厂化大规模制备、贮藏和迅速推广优良种质资源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用麦宝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测定种子发芽期间及苗期的各项活力指标及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麦宝种衣剂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苗长、单株鲜重及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麦宝种衣剂处理对TTC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但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镉对绿豆和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 处理液对绿豆及蚕豆种子萌发、幼苗及根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对绿豆和蚕豆种子萌发率具有一个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绿豆和蚕豆种子的发芽势均随着Cd2 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并且绿豆的降低速度要大于蚕豆.低浓度的Cd2 处理不影响发芽指数,高低浓度的Cd2 处理抑制发芽指数.低浓度时,绿豆的活力指数比对照高,蚕豆的活力指数比对照低,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下降.在处理初期,低浓度刺激幼苗的生长,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的刺激效应逐渐消失,随浓度的提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在处理初期,镉对根长的影响就表现为抑制效应,并且Cd2 对幼苗根长的影响比苗长的影响显著得多.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3个代表性的超甜玉米品种为试材,设计了7种种子处理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早播气温较低的条件下,种子处理对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的早春播种,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甜玉米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成苗率效果显著,最高可提高田间出苗35.2%;以噻酮、丙酮、氮酮的处理效果最好。本研究中的种子处理方法,与以往的方法比较,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更好地指导甜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条件下,初步探究了温度对蜡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蜡梅种子千粒重为212.094±4.168 g.种壳限制蜡梅种子吸水进程,有种壳,浸种96 h,吸水率不足8%,去除种壳,10 h内,吸水率达80.2%.(2)四个温度处理下,萌发率(%)大小为:25℃(78.33)>15℃(77.5)>30℃(55)>4℃(0),4℃下,萌发率为0,15℃种子基本能正常萌发,但萌发活力指数下降,25℃下,种子萌发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最高,萌发速率最快,30℃下,萌发率显著下降.(3)根TTC还原活力(mg/g/h)比较:25℃(0.5348)>15℃(0.4361)>30℃(0.3318),温度对幼苗鲜、干重、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可见,种壳限制蜡梅种子吸水,进而影响其萌发.低温限制蜡梅种子萌发,在一定范围内,降温对蜡梅萌发影响不大,高温则延迟萌发,且降低蜡梅种子萌发速度和质量,蜡梅萌发适合的温度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16.
猫尾射为民间药膳植物,由于过分挖掘导致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从采种、浸种、播种、播后管理及移苗定植等方面总结了猫尾射的种子繁育技术,从苗床准备、插穗剪取与处理、扦插、苗床智能化管理、移苗等方面介绍了猫尾射的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为珍稀猫尾射植物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