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反思与超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民族精神是所有民族生存发展的内核与灵魂。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本文从对全球化的多方位分析入手,考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探讨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程和相应产生的多种民族精神状态,探讨当代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挑战和我们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做好“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重大攻关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历史发展和当代横向比较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各兄弟民族凝聚而成的特定民族整体,不应泥守某些书本概念确定它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这一确实存在着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涉及56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及其融汇与凝聚;虽然有很大困难,但进行研究的客观条件是充分的。  相似文献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必须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永远保持振奋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高歌猛进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前头。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弘扬优秀化传统并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充实、提升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俞祖华、赵慧峰先生对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素有研究,他们曾合作完成并出版了《中华民族精神论》一书(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曾于2000年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还获得过山东省优秀图书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项).近年来,他们继续关注与探究这个问题,最近又出版了新《中华民族精神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成果),体现了他们近年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思考,包括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内涵作出概括后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内容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保持文化认同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古代、近代、当代精神传统的辩证统一,是政治意义与文化意义的辩证统一。体现民族性与普世性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建构需要注意几个重要环节:第一。积极概括与提升在当前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精神和新经验,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第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创造性阐释,凸现民族精神的深层次内涵;第三,鼓励一般民众参与民族精神的自由讨论;第四,让民族精神内化为个体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精神文化对促进民族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促进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巩固,推动民族自身的持续发展。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促进民族认同,民族精神构筑民族的灵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保持生存与发展态势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守护神.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民族主导价值观的实践体现.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复兴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华文 《生活教育》2012,(11):88-90
在中国现代史上,大概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像西南联大那样,引起海内外无数知识分子的注目。这所大学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成长,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时刻铭记国耻、全体师生奋发图强,用读书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书写中国教育的神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的精神活动及成果,文化已经完全成为民族国家对外竞争的主要软实力。作为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民族精神是文化自觉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强的重要方面。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实践中,要“寓教于文”,充分利用语文课程内容自身所蕴涵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因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创设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自马林诺夫斯基以来,文化人类学家逐渐发现“全面的自由”一词已经具有很大的相对性,即一个民族的不自由相对于另一个民族而言可能处于自由的情景。文化相对论是现今一个普遍的基本假设。“获得远为全面的自由”就是促成人与环境最和谐的状态,即便是连基本教育规模都缺乏的村落中自由也是有限度的,也是被少数几种权威所限定。所以,在此假设下观察了一个彝族村落中儿童群落与父母、教师以及青年楷模的三种社会权威的关系,结构出他们自由生活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首次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经过认真的研究、准备和答辩,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所申报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课题在激烈的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毛泽东在长征中所写的九首诗词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重点地进行了发掘分析。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民族情怀,为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牺牲精神,以及红军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团结奋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对于建设今天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净化人们心灵,美化社会现实,促进新诗创作重获新的艺术生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征精神是我党在最艰难时期与各民族一同铸造的巍峨丰碑,展现的是我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应常怀艰苦奋斗之心,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增强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6.
任民教授根据邓小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从民族精神的精华、邓小平的继承培育和超越三个侧面展开论述,一方面集中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理论精华,另一方面又充分展示了邓小平民族精神理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超越,深刻地阐明了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邓小平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从民族精神是凝聚力的精髓深挖民族传统精神的理论资源,从升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提升民族精神,从开拓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生死抉择>是一部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是一部提神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教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佛理禅趣>之前.笔者有很多顾虑,一是自己本身对佛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也担心学生对这一单元敬而远之而产生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9.
经过曲折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累积了许多问题,法学教育走到了"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法学教育更加需要稳定的自我认同和本体的安全感.而正是5000余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一直在维护着法学教育的本体安全,使法学教育虽历经沧桑至今而越发灿烂.在"富有命运特征的时刻",法学教育必须将民族精神融入其中,使之维护其本体安全,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走进华亭,你就会感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质朴敦厚的民风,有多姿多彩的民俗……,这些无不为我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校以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学校德育模式为着眼点,旨在建立校本课程和探索与实施校本课程所相应的德育管理机制,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和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出我们民族的“脊梁”——“自律、自治、自主、自强”的时代新人。我们尝试着将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