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高中英语教材的最重要的两种翻译方法。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与意译的对象可以是包括成语在内的单词,也可以是句子,下面我们就分析直译与意译在单词、成语和句子翻译中的运用进行逐一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英语成语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三种:直译法、意译法和直意译兼用法.每一种方法又可以再分出两种情况:成语译为成语和成语译为非成语.   一、形象生动的直译法   直译是翻译成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有利于保留原文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有些成语在译语中能找到成语与其对译.   ……  相似文献   

3.
等效翻译与英汉成语的互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方面探讨等效翻译的实质以及英汉成语互译中文化形象的处理方法。等效翻译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束缚,力求保存原文的内容。在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成语的翻译中,不仅要进行语用综合对比,致力表达原作的意向,还要进行社交语用对比,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去考虑翻译的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4.
汉语成语的翻译中较难的是其文化信息的传达。成语的翻译可以分为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英语成语的借用等,但各种方法皆有其不足之处。或在形式上,或在字面含义上,或在文化信息的传达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从翻译实践的角度出发,认为直译加注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包含了大量成语,其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成语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要。然而现有的成语翻译中却存在文化意象缺失的问题。针对翻译中如何保留文化意象的问题,尝试了相应的翻译策略:直译法、直译加解释法和直译加注释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而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所在。汉语成语短小精悍,却包含极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起越来越多西方人的学习兴趣。然而,翻译过程中要准确表达成语内涵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译者要充分考虑作者意图以及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环境。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灵活选择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和套译法,可以使译文既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能帮助读者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成语的语用特点与翻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成语的语用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成语的翻译也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直译法、同类成语借用法、意译法及直译兼意译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红楼梦》中数字成语的考察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分析、比较了杨、霍英译本中数字成语的翻译译例.分析发现,杨、霍译本中对数字成语主要采取意译法和直译法,直译法译例中还可分为完全直译和部分直译等.对数字成语的翻译方法的考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两位译者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倾向.  相似文献   

9.
文化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具有制约作用,特定的文化语境赋予原文以特定的含义。因此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境入手,探讨了文学作品在翻译中如何通过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直译加注法和直译加意译等翻译方法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英汉习语的翻译既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转达,又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习语的民族风情和地域风味。因此,在翻译英语习语的时候,除了用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结合的方法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注释、使用汉语成语替代法等。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是普遍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要精确地翻译英汉成语,就要正确理解英汉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文章通过对此差异的比较和分析,总结并探讨直译和意译等几种灵活的翻译方法,试图忠实地反映原文成语的意义,再现原文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英文的旅游资料在形式和内容上是截然不同的,中文采用大量华丽辞藻,而英文却崇尚简洁.在英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要使原文和译文达到语用功能等效,通常会采用一些翻译手法,如直译、意译、增译、创造性翻译法等.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是影响英汉成语翻译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才能有效开展英汉成语互译的相关工作。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基于这些差异,我们必须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等四种主要翻译策略,以实现英汉成语互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尽量保留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节庆菜谱有其浓浓的文化底蕴,可从中文菜名蕴含的文化意象的角度,结合翻译的语用等效功能,利用等效翻译理论在译语中实现源语文本的交际目的、传达源语交际者的交际动机或者在译语读者身上产生相当于原文在源语读者身上所能产生的交际效果。在翻译实践中,可用直译加注的方式保留原文的形象表达,或仅保留原菜名中文化意象中的一部分的内容,或完全根据其语用功能直译出材料名称,以体现原菜名的神韵。  相似文献   

16.
俄汉互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音译、不译等。翻译方法是翻译界永恒的话题。翻译方法的恰当运用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直译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十分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特色,追求的是“形式和内含”的统一。意译的关键在于整体上把握原文的精神内涵,细节上无需过多讲究。音译、不译、释义等是对直译和意译的补充。本文以分类说明、举例论证的方式分析不同翻译方法的特点及运用。实践证明,译者对翻译方法的选择和对原文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分析是得出高质量译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直译和意译是韩汉翻译中常用的方法。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怎样把两种翻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原作的思想、风格传达给读者是极其关键的。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英汉习语的翻译既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转达,又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习语的民族风情和地域风味.因此,在翻译英语习语的时候, 除了用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结合的方法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注释、使用汉语成语替代法等.  相似文献   

19.
许鹏 《教学随笔》2007,(9):31-32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宋丙彪  李静 《考试》2003,(10):4-4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可辅助以意译。翻译的具体方法有: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