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电视电影     
秋风吹落叶,相思寄何方?韩国电影《不可不信缘》(The Classic)在这样的场景中开始。少女梓辛看似悠闲地在家收拾妈妈的遗物,心中却在为暗恋的男生尚民而烦恼。一阵风,吹开了窗户,也吹乱了妈妈收藏的信件。梓辛于是读到了母亲当年的浪漫故事,有追求,有错过,有重逢,有诀别,荡气回肠。而同时,梓  相似文献   

2.
鞋垫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就连人们很少注意的鞋垫也在不断地更新。有防臭的、排汗的、保健的、还有增高的,每当看到商店里那些琳琅满目、款式各异的鞋垫,总能联想到妈妈为我们亲手缝制的鞋垫。  相似文献   

3.
方言抵心     
有个女作家.在人到中年时找到了真爱.本来是天大的好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在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女儿怎么也不肯跟她。究其原因,她原先和她的一家人生活在小县城.而“真爱”在大城市.她曾对女儿说过:见了叔叔,不许再讲家乡话,难听死了。本来女儿普通话讲得很棒.但就这么一句.女儿便死活不肯跟妈妈.因为妈妈剥夺了她讲方言的权利,刺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4.
如今,广播电视的创新并非易事,同样,对这种创新的年度盘点也有一定难度。假如我们可以把这种年度盘点视为一种年度评价的话,可以发现,用创新的指标来看,一些2004年还算创新的节目2005年退步了,也有一些节目2005年在我们的创新榜上又进了一步,比如,《超级女声》。  相似文献   

5.
基因突变     
先要说明,她的基因用显微镜也看不出有半分经商的蛛丝马迹。她妈妈是纺织工人,下岗后在居委会做干部劝人家庭和睦按时交卫生费;她爸是厂里的工会主席,从前总组织单位舞会给单身男女同志一个认识的机会,现在每月收职工五块钱负责每半年发一次洗发水沐浴露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6.
2007年的电视荧屏.刮起了新一轮“凄风苫雨”。《谁怜天下慈母心》、《女人不哭》、《孩子你在哪里》、《妈妈再爱我一次》、《悲情母子》、《媳妇》等苦情剧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狂潮。倒数几年前的苦情剧,如2006年的《百万新娘》、《徽娘宛心》、《妈妈无罪》、《悠悠寸草心》、《春天后母心》,2005年的《哑巴新娘》、《错爱一生》及2004年的《大姐》、《婆婆》、《搭错车》也播得一片红火。  相似文献   

7.
王声骋 《视听界》2005,(6):81-83
我是在1989年初进入《视听界》杂志的。我亲历和目睹了《视听界》“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它也成为我一生中一段难忘岁月。从期刊发展的轨迹来看,“三证”的取得应是一本杂志从小到大的成熟标志。在我所处的那些日子里,《视听界》迈了三大步:第一步是领到“出生证  相似文献   

8.
1979年4月,《读书》石破天惊地打着“读书无禁区”的旗号创刊了。《读书》编辑沈昌文和陈翰伯、陈原、史枚等人,谨奉“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的办刊宗旨,力将《读书》做成“知识分子的高级休闲刊物”加之《读书》作者如丁聪、王蒙、费孝道、金克木、董鼎山、刘晓枫、辛丰年等国宝级学者参与,《读书》在当时延续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梦想。  相似文献   

9.
选秀节目生命周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风行全国的《超级女声》给中国电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关于“超女”的种种非议、狂热,可能也将渐渐停留在电视历史中。因为从今年起,主办方宣布“超女”停办,取而代之的是《快乐男声》。而央视的《梦想中国》也步“超女”后尘,不久前确定今年停办。  相似文献   

10.
在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不断的挑战和改革,《朝日新闻》一步一步奠定了其“主导媒体”的地位,成为日本报业的百年经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盒子里的吻     
佚名  林佚 《出版参考》2006,(2):34-34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五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昂贵的包装纸剪坏了,是那种很少见的金色。当看到女儿用这卷包装纸包好的礼物盒放在圣诞树底下时,想起家里极不稳定的收入,这位母亲越发生气了。不管怎样,在圣诞节那天早晨,女儿还是把她精心用金色包装纸包好的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这是给你的礼物。”很显然,妈妈这时因为前一天生气的事而十分尴尬,当她打开礼物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小沛 《出版参考》2007,(11):34-34
当我们长大到足够以知识去分辨月亮只有一个时.可能也就失去了想象有千百个月亮的乐趣了。 豆芽三岁时,有一天我们开车回家的途中,她望着窗外的月亮跟我说:“妈妈,月亮在跟我们走咧!她要跟我们回家吗?”我笑笑,回答她说:“对呀。月亮看你很可爱,喜欢你了,想跟你回家.”  相似文献   

13.
牟国云 《军事记者》2005,(10):56-57
10年前,我从重庆通信学院毕业,两条路摆在面前:回首都北京,或是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新疆高原边防哨所。我选择了新疆,选择了南疆最苦最远的帕米尔高原。雪域哨所生活单调寂寞,执勤巡逻之余,我拼命地读书看报,也试着拿起笔给《解放军报》写稿。从那时起,我认识了《解放军报》,喜欢《解放军报》,是这位启蒙老师给了我在边防哨所无穷的动力和对生活的热爱,鼓励我一步一步朝前走,  相似文献   

14.
彭明端 《新闻窗》2005,(1):22-24
作为西部省会城市的贵阳,报业市场的竞争如何?市场的空间还有多大?未来的走势又将怎样?在这里,不妨作一些分析,以利贵阳的报业筹谋下一步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三份礼物     
王豪 《出版参考》2007,(8):12-12
三个兄弟年少离家,个个都事业有成。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年迈的母亲。 第一个说:“我要送给妈妈一座大房子。”第二个说:“我要送她一辆豪华房车,还专门配备一个司机。”第三个笑了笑说道:“这些奢侈的东西妈妈是不会喜欢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妈妈很喜欢读《圣经》。现在她眼睛不好了,我要送给她一只聪明绝顶的鹦鹉,它能背诵《圣经》的每一个章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妈妈     
时间: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地点:妈妈家,人物:妈妈——退休人员、居委干部女儿——医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兰台信息     
《重庆档案》2007,(6):39-40
10月29日,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辛国荣对区档案局进行了工作调研。在认真听取区档案局长彭必祝关于档案局近年来工作开展睛况、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的详细汇报后,辛区长充分肯定了区档案局取得的成绩,并对区档案局馆藏档案存放隋况及全区档案数字化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凤莲 《云南档案》2013,(6):58-58
见不得人的妈妈 小宝的妈妈正在家做面膜,刚涂完一张大白脸,就听见有人敲门,她忙喊来六岁的儿子:“宝贝,快起开门,妈妈这个样子是见不得人的。”  相似文献   

19.
刘正权 《军事记者》2005,(11):34-34
刊于《人民军队》报的通讯《新川和他的妈妈们》,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应《军事记》编辑之约,我在这里谈谈这篇稿件“出笼”的经过和一些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在《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可凡倾听》等名人访谈节目日渐走火的今天,央视《半边天》节目的“张越访谈”也在不温不火中发展成熟并为人所知。这样一档并非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算不上很有知名度,收视率也绝非最高,然而却赢得了观众和业内较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