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从分析冯与杨、蒋关系的变化入手,考察了潼关失守、冯氏通电及张依中事件的背景与始末,揭示出冯在宁方“拉杨打张”策略下,从动摇至两面取巧终至与杨决裂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0,(9):72-73
瓷器与丝绸是中国的两大金字招牌,是古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独门绝学”,既赚来成箱的黄金白银,也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可惜,丝绸与瓷器作为国之瑰宝的技术绝密,先后失守。中国也从当时的技术强国、生产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地位滑落下来。那么,这两项国家级绝密技术,是怎样失守的呢?  相似文献   

3.
潼关史话     
偶听一同事讲一节历史课,关于秦统一六国时,说道:“秦地易守难攻,为四塞之地,东有潼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金锁关……”当时顿生疑窦。潼关既在秦时就有,为什么贾谊在《过秦论》中谈秦国地理形胜时,只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然后践华为城固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不渊,以为固。”而九国之师攻秦于函谷关下,从未提到潼关。  相似文献   

4.
唐王朝的疆域比两汉更加广阔,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比较正确地处理了民族关系.李世民和大臣们总结经验时,把和睦兄弟民族,"爱之如一",作为建立强盛唐王朝的重要经验之一.这是值得人们加以分析和研究的.一唐王朝建立之初,东有稽胡的扰边,西有吐谷浑的威胁,北有突厥的侵袭,尤以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突厥武装曾直逼唐廷首都长安(今西安)的近郊,成为当时的主要威胁.李世民即位后,经过三、四年的认真努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好转,政权得到一定的巩固,便对突厥的骚扰从防御转入反击.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派大将李靖率军出击,活捉了颉利可汗,提前四年实现十年内击败突厥的誓言.  相似文献   

5.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不少读者不明白,作者为何有这样沉重的责任感呢?这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加以理解。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为此景所动,“山…  相似文献   

6.
关于河东郡在汉魏之际的地位,曹操曾有“当今天下之要地”、“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这样的认识;可是这种认识却在史籍中很少能体味出来。文章通过考察王邑、卫固事件认为这是一件曹操攘夺军阀引发的抗拒事件,河东事件的顺利处理在当时起到了控制局面的关键作用。在后来的潼关之战中河东在经济和战略地利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河东的重要地位依然如故,征张鲁后更处于西通长安的交通枢纽上。可以说河东郡在汉魏之际的重要地位体现在战略要地、充实之所、交通枢纽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关于河东郡在汉魏之际的地位,曹操曾有“当今天下之要地”、“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这样的认识;可是这种认识却在史籍中很少能体味出来。文章通过考察王邑、卫固事件认为这是一件曹操攘夺军阀引发的抗拒事件,河东事件的顺利处理在当时起到了控制局面的关键作用。在后来的潼关之战中河东在经济和战略地利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河东的重要地位依然如故,征张鲁后更处于西通长安的交通枢纽上。可以说河东郡在汉魏之际的重要地位体现在战略要地、充实之所、交通枢纽三方面。  相似文献   

8.
历史沿革 贵阳医学院成立于1938年3月1日,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九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攻占华北,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失守,沦陷区学生纷纷失学。其中,相当一部分流亡至战略后方西南地区。当时,教育部一方面为给流亡医学生提供继续就学机会,另一方面为奠定西南地区医学教育基础,决定在贵州省贵阳市建立国立贵阳医学院。  相似文献   

9.
历史沿革贵阳医学院成立于1938年3月1日,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九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攻占华北,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失守,沦陷区学生纷纷失学。其中,相当一部分流亡至战略后方西南地区。当时,教育部一方面为给流亡医学生提供继续就学机会,另一方面为奠定西南地区医学教育基础,决定在贵州省贵阳市建立国立贵阳医学院。  相似文献   

10.
先唐时期文人热衷政治的传统已根深蒂固,参政辅政之风对先唐时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官场浮沉不仅影响了当时文人百姓的生活,而且让先唐文学作品带上了时代特色。重大政治事件对文学的大面积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回纥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与唐来往密切。在唐与回纥的交往活动中,其与唐和亲达八次之多,为唐与少数民族交往之最,是唐与回纥政治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笔。通过分析八次和亲,从中了解有唐一代和回纥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相似文献   

12.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避难,太子李亨留在马嵬主持军事,欲图兴复。茫茫宇内,以何处为兴复基地,这是摆在面前的重大问题。他采用李倓等人的建策,率众北上,确定了以西北为根据地,以灵武为立足点的方略。笔者认为,正是这一步棋为以后平定安史之乱的全局投下了关键的一子。  相似文献   

13.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整个国家陷入战乱之中,唐王朝面临倾覆的危机,当时的一些才智之士目睹社会混乱,国家危亡,激发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积极用世情操,他们积极努力,奋起救世,为平定安史之乱,改革唐王朝中期的政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李泌(722年一789年)是其中杰出  相似文献   

14.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价值,气势最为宏博的编年史巨著,它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率当时的史学权威,参考三百余种正史、杂史,历时十九年最终修成。全书上起战国,下迄唐后五代十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蕴含十五朝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兴衰荣辱。全书约三百万字,包含有君道、国是、臣道、民情、为言之本,治学之道、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以其内容、恩想之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5.
杨漾 《语文知识》2014,(11):76-77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晚年的散曲代表作。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任命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他不顾高龄体弱,随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奔赴任所。途经潼关时,由眼前所见,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于是写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在他以“山坡羊”为曲牌所写的九首怀古之作中,《潼关怀古》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  相似文献   

16.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张养浩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一生宦海沉浮,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遭过不少风险,于是弃职归隐。天历二年,关中大早,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他赴任后,致力于治旱救灾,积劳成疾,到官仅四个月就卒于任所。《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途经潼关,凭吊历史遗迹,感慨民生多艰之作。他以古喻今,赋于这首怀古之作以现实意义。潼关雄居秦,晋、豫三省要冲,位于黄河、渭河汇合处的南岸,是古都咸阳和长安的屏障。  相似文献   

17.
《捕蛇者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传统课文,以前教学都是从苛捐杂税之毒甚于毒蛇之毒的角度来讲授的。这个自然是不错的。我觉得似乎还可从人口理论的角度切入教学。《捕蛇者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唐王朝从繁荣滑向衰亡时期百姓们所受的人间地狱之苦,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反映了当时社会人口锐减的急剧变化。而这个急剧变化并不是唐王朝独有的,它是中国社会的第三个形态封建社会所通有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生产资  相似文献   

18.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第 1至第 10册中多次出现 ,是十六国、高昌、唐代中期以前吐鲁番地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主要用作食物及马料等。从晋到唐中期 ,其种植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 ,并由人所食用的一种粮食逐渐为牲畜饲料 ,这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及社会局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一、马谡失守街亭的启示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派马谡率兵驻守街亭,以阻击魏军,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马谡立当斩首。尽管马谡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他一到街亭,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在山上屯兵,还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军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可结果被魏军围而攻之,失守街亭,诸葛亮只得挥泪斩马谡。点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决定正确的方针、方法,从而做到灵活机动、克敌制胜。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宏观上考察,唐军与安史叛军的潼关、灵宝之战,恰处唐廷平叛进程(755—763年)中的转折点,不容漠视;认为潼关、灵宝战败,使唐廷丧失了平叛的绝好时机,平叛进程大大延长,兵火区域蔓延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