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吾病若病     
[原文]张翊(音 yì)子缮(修补,这里指造)一榻,丽。以在卧内,人未有见也,故托病卧榻上,致姻友省(音 xǐng)观之。其姻尤扬子者.新制一袜,亦欲章示之。其人故搴(音 qiān)裳.交足加膝而坐。已而问曰:“君何疾?”张翊子睹尤扬子状若是,相视而笑曰:“吾病亦若病也!”(选自《应谐录》)  相似文献   

2.
吾儿吾师     
现在的市面上这个那个的家训委实太多了,想想为人之子也大不容易,可那毕竟是为父的一片良苦用心。我做父亲已经有些年头了,原也想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可谁料这孩子凡事让人三分,整天在外受欺,真真气煞、怜煞我也。在京时,妻携儿来探亲。忽一日,儿大哭而归。问之故,说是隔壁一个跟他玩得挺好的女孩不理他了。我于是耐下性子安慰:"她不理你怕什么,你还不理她哩!"岂料小儿丝毫不懂"志气"一说,仍是哭闹不止,"那怎么好呢!我没有小朋友玩了。"妻见我脸色阴暗,只得在旁开导:"是这样的,是这样的,独生子女怎么不希望有个伴…  相似文献   

3.
今天下雨,我把自己关在房间,趴在窗户上看外面.山岭上蒸腾着烟云,忽而淹没在大雨中,忽而又露出青色山脊.窗外平台上有个凹槽,里面铺着一层沙砾,不知哪颗被风或小鸟带来的种子找到了自己的命运,在这个五层楼的高处扎下根来,长成一株小树,在雨中摇曳,缀着亮晶晶的水珠. 搬来这里两个星期了,我很少出门,甚至很少下楼,更没有去自己当年住在城市里时不辞路远也要赶来看落日的水库大坝.  相似文献   

4.
正故乡是古今中外卷帙浩繁的文学史上璀璨的星,无论是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喟,戎昱"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的叹息,还是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寻找故乡的办法是到自己的心中去找,到自己的头脑中、记忆中、精神中以及到一个异乡中去找它"的议论,都好像在诉说着同一个话题。纵使时空交错,对于故乡的情感依然可以打破阻隔,连接历史,沟通你我,在时光深处引起令人动容的共鸣。故乡,既可以是安身立命之处,也可以是安心修身之所。  相似文献   

5.
题记:此文为刚步入重庆大学读硕时所作。几年之后的今天,博士阶段进入尾声,翻出旧文,良多感慨。回忆那段困惑的日子,既是重温,亦是提醒。一我曾认为世界是装载一个个悲剧的容器,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这样想的时候我正处于人生中的第一个低谷——大学毕业之后的无所适从。我晃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行人来来往往,我却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失落。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陌生的人——我被自  相似文献   

6.
<正>故乡是什么?在苏轼心中,故乡是笔下的一花一木,一风一俗,一城一楼。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作为苏轼的故乡,如今正因苏轼而熠熠生辉。从青年出蜀为官,到六十多岁谪居岭南,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北上开封、密州,东到杭州、湖州,南下惠州、儋州,最后病逝于常州。漫漫人生路上,远离故土的苏轼常回望眉州,他爱乡、恋乡、思乡、赞乡。人以楼记,楼以人名,让我们从苏轼饱含深情的笔墨中,一览眉州独特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7.
被古旧的方桌木凳环绕,便对皮革转椅心生向往;置身众多的皮革转椅,却又想念从前的日子,工作岗位需要扎实肯干的人才,一颗不安定的心,永远漂泊在浮躁的寻求中,再精致的工作岗位也无法满足贪得无厌的灵魂,没有有趣的灵魂,那这一生又该如何度过呢。  相似文献   

8.
·【名作导读】齐豫在《橄榄树》中深情地歌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张抗抗的《故乡在远方》也深情地感叹:"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我究竟来自何方?""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故乡是一个很温馨的词语,它是可以把人心拴一辈子的地方,也是人生浮沉时的情感寄托。远方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而我,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上海是一个羁旅中无法停止的行人,那么黄浦江就是上海永远的家乡。——题记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为自己闪亮的星星,它在夜空中,一直指引着我们前行。在研究生阶段,我心中的这颗星星就是我的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每每提到中国古典文献学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皱皱眉头:“文献学?是古代文学吗?干什么的?”我总是会微微一笑,然后稍微解释一句:“看古书的。”文献学到底是什么呢?朱熹说:“文,典籍也;献,贤也。”文是典籍文章,献是先贤的见闻等。文献其实就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我们今天所说的文献,主要指的是有历史意义的书面材料。  相似文献   

12.
13.
两年以前,搬离那间旧屋子的时候,心里是很伤感的.一直自以为会很开心地住到新家去,但是一想到我再也见不到那些美丽热烈的蔷薇,那些飞飞停停的在蔷薇上的蝴蝶和蜜蜂,那些爬山虎和夏天她们浅绿色的花,多少有些难受.那个时候我以为自己是真的理解了家的含义呢.  相似文献   

14.
太阳从薄云后面透出一轮金白,慵懒地洒下点点光焰,打在一排排书架上。我抬起手来,指尖从书架最上排一列色彩鲜艳的童话书上轻轻划过,唤起一串记忆。童年的午后,似乎都是这般光景;手捧书籍、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另一个世界的营养。那个世界有邪恶的海盗、美丽的公主、英勇的骑士、恶毒的王后……自此,善意的种子悄悄萌芽,在这陌生的人间新奇地探头。  相似文献   

15.
正流年弹指,似乎只是佛祖拈花微笑的一瞬间。二十年光阴悄然而逝,七千多个白昼黑夜的无声轮回里,曾经走过的教师历程,点点滴滴像本书,字字句句呈现在眼前。鬓生白发,皱纹暗生,在这个人称"界外底"的海边小村里,我安然如山。看身边同事来来往往,简单的心没有因此而躁动,对事业的热忱没有因此而消弭,守着最初的教育梦,廿载激情如初。回首来路,一步一个脚印,那么清晰、真实……  相似文献   

16.
吾亦冻汝儿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jia)楚(榎、楚分别是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成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而不悛(quan,悔改)。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经受不住棒打)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严厉)。其子无如之何。一旦,雪作,孙抟(tuan,用手把东西揉弄成球形)雪而嬉,艾子  相似文献   

17.
正父母大人敬启:儿领命离湘赴鄂,已有一周,衣甚暖,食颇饱,眠极安,父母勿念为盼。疫事一起,情形颇烈,武汉三镇,尽为病土。儿自领命,无一日不着白衣,无一日不在前线,施针药,救死伤,施我所学,冀有所得,不敢半点儿戏,不敢一丝懈怠,唯望不负二老所嘱,医院所托,国家所命。常忆我父,着戎装,执甲兵,护卫南国天空,兵锋所指,宵小不敢窜犯。念我母,供三  相似文献   

18.
<正>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很多作品都向读者传递出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一想到苏轼的经历,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就是一贬再贬,贬无可贬;一提及苏轼的精神,我们脱口而出的就是乐观、旷达,这仿佛已经成为苏轼的一个标签,一种象征。但是谁又天生就是乐观、旷达的呢?“乐观”一词仿佛随意消解了苏轼遭遇到的所有苦难,  相似文献   

19.
历史回顾:自1982年10月开始,中国政府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与英国就香港问题展开了22轮正式谈判,最终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收回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此下称香港),并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赤壁矶的江山风物、人文景观和苏轼的仕宦经历、宗教信仰等角度,全方位地解读苏轼的一词二赋,通过探寻这位千古奇才钟情赤壁并借此产生传世之作的缘由,进一步了解苏轼卓尔不凡的生命意识、人生哲学和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