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背景】我校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世界化名人屈原的故乡——秭归,恰好本年度学校校园化建设的主题是“弘扬屈原化”,大小板报、广播电视营造出浓浓的凰原化氛围,学生追忆屈原典故、缅怀屈原精神、学习屈原作品已蔚然成风。如何把屈原精神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呢?我想,学生均为三峡移民子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血泪和艰辛,这不正是屈大夫精神在两千多年以后的具体体现吗?抓住这个机会我设计了一个作题目:  相似文献   

2.
[设计背景]我校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乡——秭归,恰好本年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弘扬屈原文化”,大小板报、广播电视营造出浓浓的屈原文化氛围,学生追忆屈原典故、缅怀屈原精神、学习屈原作品已蔚然成风。如何把屈原精神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呢?我想,学生均为三峡移民子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血泪和艰辛,这不正是屈大夫精神在两千多年以后的具体体现吗?抓住这个机会我设计了一个作文题目:以“我是屈原的后代”为话题作文,表现秭归人民在移民搬迁中为大家舍小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从为升学转到主要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上来,这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战略性转变。它体现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思想。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来为社会尽职的。要使培养的人能很好地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
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写什么东西呢?我们有的同学挠着后脑勺怎么也想不出可写的内容来。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积淀。那么,如何做好积淀呢?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永远写不完的题材,关键就看你是否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5.
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写什么东西呢?我们有的同学挠着后脑勺怎么也想不出可写的内容来。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积淀。那么,如何做好积淀呢?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永远写不完的题材,关键就看你是否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6.
俞向红 《考试周刊》2011,(16):69-69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4《学会使用象声词描写》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象声词,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恰当地使用象声词。下面是课堂片段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猜猜是什么?生(踊跃举手争着回答):耳朵!!!师:是的,我们都有一双聪慧的耳朵。靠耳朵,我们聆听到了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靠耳朵,我们领略到了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下面呀,老师要来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课件播放小鸟的叽啾鸣叫,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北风吹的声音,汽车喇叭声。)  相似文献   

7.
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从生活入手,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尊重儿童的天性,给孩子一份自由,愉悦他们的身心,丰富他们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体验、积累素材,以此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生活中,不论是国家干部的公务,还是经济领域中的活动,乃至男女老少日常的交谈,语言运用的功夫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需要动手写点什么,比如写个工作总结、经验介绍,以及读书心得、书信日记等.所以我认为,在学生进入社会前,能掌握生活、学习、工作中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以适应社会书面语言交际活动的需要,是作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应要求学生平时积累素材。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向生活学习.学会观察和思考,从而有了很多的一般或深刻的印象,产生一些普通或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储于记忆中,留在心灵上。不为当作家,成大才,所以一般不要求学生作记录,至多提倡学生写写周记、札记。教师或不作检查,只给自愿者作指导,或定期收上来点数。另一方面是通过阅读(包括收听、收看),拓宽知识面。古今中外,名言掌故,新闻轶事,或作摘录,或用心记个大概,写作时即可用上。  相似文献   

11.
杨红梅 《教师》2008,(20):73-73
作文是倾诉,倾诉应快乐。但事实往往是一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虽然教师指导尽力无微不至,但学生的作文依然是空洞苍白,甚至无病呻吟。这是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作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结果。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让作文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眼中的世界和生活,才能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按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列出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强制性完成,不少同学对所写内容没有深刻体验,往往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或模仿范文,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最好的办法是让作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事可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丰满、感情真挚的好文章。要让作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上写作课,多数同学面露为难之色。课堂处境尴尬,少有轻松的气氛,多是凝重的神情;少有言语表达的激情,多是缺乏思考的干涩。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们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来了解了解。先听听学生的声音:一是缺乏生活素材。二是老师布置的作文老是那几个话题,限制条件又多,看着都腻了。三是老师充当裁判员,而学生是运动员,学生作文常被判犯规。作文生态荒漠化,作文  相似文献   

14.
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20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走过了漫长的改革之路,但作文教学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语文教师,而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迎合阅卷老师进行的所谓"作文训练",更使学生对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的  相似文献   

15.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可见,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生活与作文息息相关,脱离生活的作文是不真实的,也不具有任何价值。我们提倡儿童生活作文就是要反璞归真,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儿童走上生活作文之路呢?笔者谈一谈自己在参与“儿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一提笔写作文就头疼,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不是内容空空洞洞,就是堆积华丽的辞藻,内容华而不实。实践表明,光是"抄词语"、"背范文"是不能从根本上治好学生作文当中无话可说、东挪西凑这种"干瘪症"的。只有生活才是写作的  相似文献   

17.
陈西川 《现代语文》2010,(5):146-146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应"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生活,认识生活,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来说,作文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将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我从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收到了有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做人难,难做人。”不知从何时起又有人说:“要学作文先学做人。”难怪就有了今天“作文难,难作文”一说了。的确,作文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语言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的结晶,实在令无数学子无所适从,难以欣然从命。即使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语文教改颇有成就的今天,作文教改却仍举步维艰,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在这块涌动着春潮勃发着生机的华夏大地上,我们依然还能清楚地看到一个个正襟危坐的学生谈“作文”色变的窘态,仍然还能真切地听到一位位伏案蹙额“咬破笔端无写处”的学子的呻吟。怎么办?反思过去:我们竟一直远离了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孩子平时与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在家人面前也能滔滔不绝,有时令家长也无言应答,可到写作文时常无处下笔,语言贫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脱离儿童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机械依纲据本,指导讲评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实现生活与作文的融合,使作文成为孩子七彩童年的一抹色彩,学生会更加乐于写作,乐于表达.我尝试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让作文融入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