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佛说华手经》由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诏翻译,经中存留了当时的一些口语词和俗语词,语言生动,是研究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通过参考《汉语大词典》,选取《佛说华手经》中的一些疑难词语进行考释,希望能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大型辞书的编纂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3.
<正>时光倏忽,转眼之间元白兄已成90寿翁,绍亦垂垂暮矣。回想上世纪50年代初,绍编录敦煌变文,元白亦参与录校《敦煌变文集》,当时吾二人均正当华年。变文中有“说因缘”一体,实述事物之内因外缘,于是想到元白和我与敦煌经卷及佛学研究皆有缘也。此文所记,即一段因缘。大约是抗战胜利后不久,一次我从南京回上海途中,坐在硬席车厢里,对面一僧人。攀谈之下,知其从贵州来,将赴金、焦二寺参学。因彼此均为佛教信徒,故言谈契合,偶涉及彼于中途有友人相赠以经折一册,因彼不识字,不知何名,希望能了解是何经咒,以便诵习。因探怀中,出一小信封,已破旧,取出一小经折,  相似文献   

4.
在陶渊明研究中,《形影神》一诗的主旨问题争论较大。已故治陶学者逯钦立先生就此诗分析并主张其为陶渊明反佛之力作。笔者详析逯文并结合陶集加以辩证,认为《形影神》诗实为陶渊明所作之自我精神剖析,逯说有牵强之嫌。诗人通过对自身几种思想的审视,最终以“自然”之说释惑,达到一种“委运任化”的高超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分析,发现文中不仅充分展现了“莲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含有佛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既高度忠实于历史,又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包蕴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容。《三国演义》的思想结构,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的互融、互渗和互补。本文就《三国演义》所表现出来的佛道思想及其对这部小说艺术构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甘泽谣》为晚唐袁郊所撰的传奇集,是唐人小说中的上乘之作。从佛、道、侠三方面思想入手,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诸种思想对《甘泽谣》创作的影响。这对我们理解《甘泽谣》乃至唐传奇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续命经》是敦煌疑伪经中的一部小经,本文在系统调查存本的基础上,重点检讨了其思想来源,附带讨论了《金刚经》得称《续命经》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鲁迅写作《野草》为什么难于直说?不是当时的政治原因,也不是与许广平的爱情原因,而主要是《野草》与佛文化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中的《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的一部分异文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经文文意,而且从中能窥察到一些俗、讹、难字的成因和流变,并借此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学者重视异文校勘对佛经整理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完善大藏经的整理。  相似文献   

11.
探讨声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分期,并从编排、数量、体例、方式、成就与不足等方面,对《说文》与《释名》的声训进行综合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重新认识《释名》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鲁迅《野草》,除了受到波特莱尔、屠格涅夫和尼采“散文诗”的影响,象征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也受过佛教文学创作和佛教美学思想的影响。他所主张的“发扬真美,以娱人情”与佛文化的美学思想“妙悟说”与“神韵说”关系密切,《野草》的艺术追求价值取向与佛文化艺术实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鲁迅写作《野草》为什么"难于直说"?不是当时的政治原因,也不是与许广平的爱情原因,而主要是《野草》与佛文化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佛本行集经>中有三种被动句式:"为"字式、"被"字式和"见"字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式多样,在所引入的施事者和以动词为主的核心句法结构方面较前期及同期中土文献,更为复杂和成熟,更为接近近代汉语,比较切实地反应了中古末期这个由中古到近代汉语转折时期的口语中被动句句法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比较《仁学》和《革命军》这两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认为《仁学》是《革命军》的主要思想资料库,《革命军》是《仁学》社会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仁学》有充分的理由分享《革命军》的荣誉,谭嗣同是站在19世纪末时代最前列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6.
废名与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有着相似创作风格的小说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却有着细微的差别。他们的创作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底蕴,但其迥异的生活环境与价值取向,造成了他们一个封闭自身于孤寂的“竹林世界”,以一种潜心研读佛学的心态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而另一个却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建构理想的“边城”世界,追求一种完美的“自爱而又爱人”的精神理念,以致其作品中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骨”风貌。这种创作风格与倾向上的异同可以从废名的《竹林的故事》与沈从文的《边城》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四十二章经》与《道德经》分别是佛教与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文献。从内容来看,二者都注重对戒欲思想的阐发。然而,二者的戒欲理论在戒欲之主体、戒欲之内容、戒欲之方式上又有着具体要求的差异。这些差异背后反映出的是两部经典核心要义的分殊,通过对其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佛道二教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郑静 《教师》2008,(12):110-11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基本属性。跨文化交际中所带来的文化模糊现象普遍存在。翻译活动属于自然语言的一部分,故而,翻译具有模糊性。本文通过比较霍克斯和杨宪益两种英译本中佛道儒思想翻译的模糊处理,来看模糊语言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试图找到文学翻译中文化模糊现象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分析,发现文中不仅充分展现了"莲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含有佛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农业、家政等实用科学文化知识在美国人民中间的传播应用,美国国会于1914年颁布了《斯密斯——利佛法案》。《斯密斯——利佛法案》的颁布,奠定了美国依托农工学院开展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的法律基础,为各州依托农工学院开展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工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应借鉴美国运用立法手段建立完善的高等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实用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