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了对巴迪幼年时第一次写的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父母的评价不同,但其中却隐藏着共同的情感——爱。怎么让十来岁的孩子体会父母不同的爱呢?思考再三,我决定采用辩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主要叙述了“我”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使“我”在这两种评价中健康成长。教学此课的目的是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重点和难点也是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教学理念从让学生有所感悟的句子入手,以读为媒,假托作者召开与读者见面会的活动,引导学生质疑、解疑,与文本及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从而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教…  相似文献   

3.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第19课。教学过程一、以诗激趣,再识"父母之爱"1.课件出示诗歌,学生读。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我阅读了语文课本上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看着这篇文章的题目,我被它那奇特的命题深深吸引住了。什么是“精彩极了”?什么是“糟糕透了”?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亲两种不同的评价其实都是爱,以及这两种爱对作者人生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对待评价的价值观,我精心设计了板书。  相似文献   

7.
李霞 《湖南教育》2003,(5):50-51
教学片断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生小组学习、讨论)师:明白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妈妈的评价———“精彩极了”,这是对孩子的赞扬与鼓励,爸爸的评价———“糟糕透了”是对孩子的批评。生:我觉得正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生:作者为什么要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生:我有时候虽然考试考…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写出诗,既激动又高兴,通过表扬使作者获得成功的喜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课件出示2: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励。”从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声中你读懂了什么?(母亲深深知道评价中饱含着的爱。巴迪需要鼓励,将这种爱及时给予巴迪,希望给他力量,让…  相似文献   

9.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你们想不想为各自的小组争光呢?那么,就请你们先为自己的小组设计一句宣传口号,好不好? 二、引题激情 板书课题。谁先来说说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呢?(生说) 父母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两句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文本解读是主客体间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行为,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本设计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以读为主要途径,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重积累,说名言(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二)指名学生说名言。【评:课文中作者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  相似文献   

1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写了作者的父母对他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湿润、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岐途。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 ,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4 .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难点对“精彩极了”及“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教学准备1.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提出不懂的问题 ,查阅有关资料等。2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学生随教师书空或书写。2 .读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名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章,感触很深。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见后不住地赞扬说"精彩  相似文献   

14.
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后,我掩卷沉思,顿觉豁然开朗:父母的爱是同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初读此文,我真替作者抱不平,他的父亲太苛刻。但是,我读完并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从心里羡慕作者有这样的双亲。母亲的“精彩极了”是来自母爱的力量,是作者灵感和创作的源泉,成为了作者心头的慰藉,使作者一直坚持写作。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每当我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母亲,母亲便会夸奖我,鼓励我。正如文中作者的母亲一样。但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  相似文献   

15.
语文书刚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其中第16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巴迪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认为这首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争论中,巴迪的爸爸坚持己见。“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相似文献   

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得到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相似文献   

17.
<正>在语文新课标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应积极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是这样做的:一、导课激趣,唤醒学生学习意识片段一:1.谈话导入,引出"精彩"和"糟糕",指名读。(读出赞扬与批评的语气。)2.读一读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反义词、引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3.通过题目,你能不能猜一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文本解读是主客体间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行为,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本设计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以读为主要途径,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重积累,说名言(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二)指名学生说名言。【评:课文中作者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  相似文献   

19.
我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一篇文章,令我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给母亲看后,母亲说:“精彩极了!”并不断地鼓励他。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给父亲看后,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并说了许多伤他小小的自尊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六年级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看了题目,你一定会产生一肚子疑问:这分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幼年时,在母亲的鼓励和父亲严厉的教育下茁壮成长的故事。正如文中所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自信和勇气的源泉。但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