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士娟 《历史档案》2015,(2):130-134
《四库全书》是由清政府组织一批学者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对乾隆朝以前历代典籍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同时也销毁了大量的古籍。在《四库全书》编纂完成,缮写数部并且已经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而再行撤毁、抽毁了共11种书籍,这就是《四库全书》撤出本。但这些书籍撤出后并未完全销毁,仍留存下来10种存于故宫博物院。从其版本看,应是从不同阁中撤出集中到宫里,准备销毁的。这些书籍原存方略馆,故宫博物院成立后,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荟要》是纂修《四库全书》的衍生书籍,是四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深入研究四库学大有裨益。《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著录书籍数量相差较大,编纂蒇工时间不同,编书要求也不尽一致,导致它们的体例内容略有差异,在四库学上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从《四库全书荟要》中著录书籍的缮录校勘、分类编排、选录原则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四库全书荟要》的四库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修《四库全书》,为了渲染文治修明,巩固满清统治,更为了彻底肃清汉人根深蒂固的反满思想,对收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作了不同程度的抽删改易。其中是对涉及“违禁”人物的言论删改较多,兹以清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为例,对四库馆臣处理屈大钧、金堡、钱谦益等“违禁”人物的问题作出初步探考。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卷首所载乾隆帝在编修《四库全书》前后的"圣谕"颇具学术价值,可以借此考知当时搜访图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四库全书》之名由乾隆亲自确定,他还直接降旨编纂了《四库总目》等多种书目和丛书,并为研究《四库》的删改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但是《四库全书》中只包括四库馆所集一万多种书籍中的三千多种,其余六千多种书籍仅存目录。为了继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必须研究古代图书,而尽可能充分地收集资料则是研究的先决条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应当出版。  相似文献   

8.
故宫博物院东侧文华殿后,即文渊阁所在,这里原庋藏第一部缮毕的《四库全书这》。虽然阁中书籍已于五十多年前运到台湾,但此地仍有与《四库全书》密切相关的遗迹值得踏访。文渊阁内共三层,第三层中间设方形书槅,槅壁镌有乾隆帝题咏诗,南北向各一首。北向御制诗为: 立政惟人义岂磨,股肱喜起勒几歌。古今制异难沿袭,襄赞职同在协和。经史历编无不备,缥缃独弆有堪多。双松书屋东皋隐,弗出对敭又以何。题职官分纪乙未仲春月上澣御制  相似文献   

9.
正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李士娟所著《〈四库全书〉研究:撤出本探源》一书,近期已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发行。《四库全书》撤出本是《四库全书》已经完成编纂、缮抄数部并已分贮各阁之后,在阅看中检查出有"违碍字句",而再行撤出或销毁的书籍。撤出本书籍共11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收藏有10种。该书概述《四库全书》的编纂与贮藏情况,及乾隆时期的禁书情况与文字狱案,翔实地叙述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与《续修四库全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续修四库全书》正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拉开序幕积极进行,由《续修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主任来本文主持,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任主编 汇集了各学科专家学者,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国线装书局联合编纂出版。该书预计5年内出齐。全书将沿袭《四库》旧例,仍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收录书籍 5000余种,可与《四库全书》配套。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部古代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古代百科性质的丛书。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到一些图书馆学书籍(有时甚至是在同一本书内)及刊物,在介绍《四库全书总目》时,对其所分“子目”(有的文章称为“细目”或“属”)究竟是多少,说法不一,差别较大。比如: 1.“中国乾隆32年,纪昀等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分四十四类,六十九个子目。”(见白国应;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编辑纪昀清代的纪昀,是一位有名的总编辑,他主编了《四库全书总目》。乾隆为了表示自己的文治,从三十七年(1772)开始,动用了4168人,运用了巨大的物力,用了15年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编纂成了一部规模巨大、世界有名的丛书《四库全书》,在编辑《四库全书》时,编辑人员将搜集到的书籍都编写了内容提要,后来,将这些提要辑成一本书,叫《四库全书总目》。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官。总纂官就是现在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13.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9,(4):124-128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纂修《四库全书》的相连产物。它成书早于《四库全书总目》,又颇为简明、便于使用,是了解乾隆以前古代书籍的基本书目。虽然此前已有整理本,但仍存在很多讹误,需要予以指出,故对其史部提要之谬误进行考订,以方便读者读书治学。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历时八年终告完成 ,全书 1 80 0册于前不久全部出齐。《续修四库全书》是继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以来 ,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又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整理和汇集。其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 ,也包括《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 ,摒弃 ,禁毁 ,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 ,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 ;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未予收入 ,此次选编根据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择优选收 ,这也…  相似文献   

15.
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这个名称很多人是知道的,好些大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里还置备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影印本,可现在又出现了一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所谓(四库全书》并不全。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3)征集书籍开始,到乾隆四十七年(1783)第一部贮藏进文渊阁的(四库全书)竣工,历时十年之久,所收入的书籍不过3461种、793po卷,而并非当时书籍的全部。这Wil种都是叫人工楷抄录,用行话叫“著录”在(四库全书)里的,在每种书前还都写了篇提要。此外还有大量的书没有著录进(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16.
影印《四库全书》是民国政界、出版界、图书馆界的一桩公案。从1920年应法国总理班乐卫倡议、总统徐世昌首次正式下令翻印《四库全书》,到1935年最终印成《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这一过程十分曲折。在分批出版后,《珍本初集》即被国民政府分赠诸国。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作为物质的书籍在不同时空中的流通与传播,本文即着眼于《四库全书》的物质性,重点考察了其作为国礼在民国时期的翻印出版及对外赠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在保存了大量中国传统文献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献和人们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摧残。文章系统介绍了乾隆借编纂《四库全书》之名,而大兴查检、禁毁图书之实的全过程,同时也指出书籍能否流传,完全在于书籍本身之价值,封建专制者“寓禁于征”的愿望只能是—厢情愿而已。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与阁书提要异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总目》是在《四库全书》纂修过程中产生的一部目录著作。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三月,《四库全书》开馆不久,总裁根据纂修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传统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将收入《四库全书》的各种书籍“均仿刘向、曾巩等目录序之例,将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详悉考证,诠疏崖略,列写简端,并编列《总目》,以昭全备。即应删者,亦存其书名,节叙删汰之故,附各部总目后。这些书目提要,除分别抄列各阁《四库全书》著录各书卷首外,还特别汇为一编,排纂成《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镌板刊行。《总目》卷首《凡例》在述及提要  相似文献   

19.
正《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四库全书总目》等官修大型目录著作,也继承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钩玄提要,提纲挈领,不仅把《四库全书》著录、存目的上万种书籍统括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比其祖父康熙帝少一年而位居第二。乾隆在位期间组织全国学者大量编撰各种经说、方略、官书、续三通以及十三经刻石、翻译佛藏外,最为重要的还是乾隆帝钦定组织编纂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该书共收书三千四百多种,近八万卷,几乎涉及到秦汉以来所有我国历代典籍文献。正由于乾隆时期文化的空前繁荣,全国的学术著述和公私版刻也都较前代有了很大进步,与之密切相关的公私藏书事业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尤其是私家藏书,乾隆时期我国的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