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汉语构形重叠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对古汉语中的重叠现象进行多角度考察,把其划分为构音重叠、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三类;重点考察了构形重叠词的范围、类型、词性及语法意义。指出构形重叠词是原词重叠后产生了新的语法意义,表示的是事物的情态,多训为“......的样子”(某某貌)。本列举了构形重叠词词形上的五种类型,并认为构形重叠词应属于形容词;本还讨论了构形重叠词所具有的单一性、多样性和意义及各类型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2.
仙桃方言的重叠现象非常普遍,不仅有构词的重叠,也有构形的重叠,其中构形重叠会产生新的语法意义,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构形重叠入手,介绍了仙桃方言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的基本重叠格式;描写带特殊词缀的重叠式及嵌字格重叠式。  相似文献   

3.
许彦霞 《现代语文》2006,(8):113-114
现代汉语AA重叠式有重叠构词与重叠构形之分.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收词情况看,AA重叠式基本上是重叠构词,只有"大大""常常""偏偏""刚刚""明明""仅仅""略略""稍稍"少数几个词,它们的单音节形式和重叠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并行使用,其重叠形式还没有固定为重叠构词,应看作重叠构形为宜.所以,考察<现代汉语词典>AA重叠式主要是对AA重叠构词的考察.AA重叠构词包括叠音词、重叠词两类.  相似文献   

4.
叠字的妙用     
叠字通常指词的重叠,是词形变化形式的一种,是语法中的一部分——词法中构形法研究的问题。构形法的研究对象是词形变化。作为现代汉语,它不像英语、俄语等那么富于形态变化,它缺少发达的形态,所以汉语的构形法主要研究词的重叠等方式表示的语法意义。我们这里  相似文献   

5.
重叠是汉语形态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影响量范畴的重要的语言手段。济宁方言中出现了多种特殊的重叠构形形式,如,形容词的ABB式、副词的ABA式、动词的AA子式、量词的AAA式,通过对这些构形形式的研究,探求重叠与量范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重叠是汉语形态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影响量范畴的重要的语言手段。济宁方言中出现了多种特殊的重叠构形形式,如,形容词的ABB式、副词的ABA式、动词的AA子式、量词的AAA式,通过对这些构形形式的研究,探求重叠与量范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重叠是彝语的词法之一,主要集中在形容词部分。彝语重叠名词重在构词;重叠形容词重在构形;动语素一旦重叠涉及句法,表疑问。有的形语素重叠也涉及句法问题,表疑问;属格代词重叠后构成重叠反身代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方言中存在大量的重叠形式,其中以AABB式重叠最为典型。AABB式重叠从语言成分类别上看,可分为AABB式重叠构词形态和AABB式重叠构形形态两类;从词性的角度看,主要是动词性AABB式重叠和形容词性AABB式重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语实词虚词分类问题谈起,深入剖析了汉语副词的特殊性,尤其是副词的重叠问题,并认为一般所说的副词重叠是语素重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结果,不属于句法范畴的构形重叠。最后,从语法化角度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汉语副词归为虚词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利于为今后副词研究确立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遵义方言量词的构形重叠有三种形式:完全重叠式AA、嵌“大”重叠式“A大A”和嵌“把”重叠式“A把A”,前一种和普通话相同,后两种则为遵义方言所特有。本文讨论各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从属性、语法功能、语法意义、构词角度对叠音词和重叠式进行区分,但在具体操作时,不能使用混合标准对叠音词和重叠式分类;不能把两者看成是相互矛盾、非此即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程度意义分析,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语音形式和不同的语法结构都会造成形容词重叠式程度义的差异,于是一些重叠式之间会构成等级序列。从形象色彩分析,除ABAB式以外的形容词重叠式通过重叠强化事物的某种性状,加强描写性和状态性,从而使得表达更加形象生动。从感情色彩分析,一些重叠式的感情色彩与基式相比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汉语拟声词的内部分类、外部界限、语法功能、类别意义等角度论述了它不容忽视的独特的语法功能属性,探讨了拟声词的一些不大为人们注意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虚词在先秦诗歌里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虚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类,其意义和用法十分复杂。在《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歌里,许多虚词并不象人们一般理解的那样都有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其中一部分虚词在诗歌中只有修辞作用。按传统方法去研究这一类虚词,往往造成对它们词性、意义、用法的看法不一致,导致词语理解的混乱和对诗义的曲解。  相似文献   

15.
虚词作为汉语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意义和用法与实词有很大区别,是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一大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讲清意义,说明用法,并注意意义和用法的同步输入。  相似文献   

16.
量词是汉语独有的一类词,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无论是名量词还是动量词都可以重叠,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重叠的偏误类型有:错序;缺失;误选;多余等。如何避免这类偏误的发生,文章提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量词重叠的类型、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以及数量短语重叠的用法等。这些措施,都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词重叠式、减少偏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汉语同素逆序物象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词汇类聚现象。从词义类型上看,同素逆序物象词分为词义完全相同、词义不完全相同两种;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两类;从年代分布上看,有些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年代,有些产生于相隔较远的不同年代。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双音节形容词和动词的基本重叠形式是对立的,即形容词AB重叠为AABB,动词AB重叠为ABAB,否则便不合法.在优选论的框架下,该现象可以表述为:有语言形式X,有多种可能的重叠形式,经过约束条件筛选,只有一种输出结果是合格的.其中,最重要的约束条件为“音步-双分”、“增量原则”和“时间原则”,据此,双音节形容词和动词基本重叠形式对立现象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了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结构体和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形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英汉反义举对词汇的语法化机理与语法化的结构基本相同,但英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隐性,语法化程度较低;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显性,语法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从语法、修辞、语音等层面看,新词语的创造方法主要有5种:语法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简称造词法、借音造词法和激活旧词法。新词新义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