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乐记》集儒家音乐思想之大威,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著。然而因无确切史料可考,《乐记》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虽经学界半个世纪有余的激烈讨论。至今仍未能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其中有两种观点最具影响:一说战国时期的公孙尼子当为《乐记》作者;二说《乐记》是由西汉的河间献王刘德及其手下以毛生为代表的一批儒生共同编纂而成。本文就此两说的讨论择其要点进行综述,为《乐记》作者与成书年代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乐记》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记》是中国古代早期美学思想系统总结性的经典献,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学理论有重要的多方面的影响。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乐记》的美学思想内涵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音乐美学界,《乐记》是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它总结了先秦的音乐美学成果,具有较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和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内容涉及到音乐的特征,功用、内容与形式,乐与礼,美与善等许多命题,是此后三千多年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古典文艺理论的基石。其具体内容包括相传汉代刘向先奏古籍得乐论11篇,是一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音乐美学界,《乐记》是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它总结了先秦的音乐美学成果,具有较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和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内容涉及到音乐的特征、功用、内容与形式、乐与礼,美与善等许多命题,是此后三千多年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古典文艺理论的基石。其具体内容包括相传汉代刘向先秦古籍得乐论11篇,是一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与中国《乐记》作为欧洲和中国美学史上经典性的著作,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和创作都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就二者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和美育思想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作一比较,对于我们充分运用文化手段调动全体人民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释》兼收宋金明清历代戏曲词语一万余条,既校补了《元曲释词》,又以大容量集历代戏曲词语为一书。其突出特点在于:释词旁征博引;发掘新词新义,同类性质的辞书所未见者不下全目的百分之八,多义词亦多有新解;以音统形,就因析义;大量少数民族语得到解释;吸收前辈和时贤科研成果,亦坚持不同学术观点的辩驳。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三国演义》非一人独著,而是一部累积性的作品。其中关键性的作者是《三分事略》的作者,罗贯中、毛纶、毛宗岗父子。并就其成书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晏子春秋》成书有一个长期积累和演化的过程 ,到战国中后期基本定型 ,至刘向校雠整理后 ,内容始固定下来。汉后各代史志著录篇目不合 ,乃是由于章数分合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历代名儒传》、《历代名臣传》、《历代循吏传》三书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乐记》是我国现存可见的最早的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著作。《乐记》认为音乐是客观印象的主观反映,是情感的流露;与社会密切相关,具有教化社会的功能,是社会教化的工具。《乐记》概括总结了“乐与政通”理论,提倡“礼”与“乐”相结合,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以我们现当代的美学审视,《乐记》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现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桑文波 《现代语文》2006,(4):119-121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乐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专,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至于它的作则一直存有争议。郭沫若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公孙尼子,成书时间亦在战国。另有学详细考证了历代关于《乐记》作的献,得出作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及其门人的结论,这一说法已基本被学术界所接受。《乐记》原有二十三篇、二十四篇两种版本,现仅存十一篇,这十一篇分别是《乐书》篇、《乐象》篇、《乐言》篇、《乐化》篇、《乐施》篇、《乐论》篇、《乐理》篇、《乐情》篇、《宾牟贾》篇、《师乙》篇、《魏侯》篇,《乐记》体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容其它各派思想,谈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价值、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余篇仅留篇目,由篇名看,涉及乐器演奏、音乐创造、音律理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楚辞章句》的成书基础源于王逸对民间不成系统的《楚辞》研究的归纳与总结,以及对学术界口述和文字著述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吸收。王逸在章句《楚辞》时虽摆脱不了汉儒说经习气,但却表现出努力挖掘《楚辞》中"言志抒情"的创作情感的章句思想和对《楚辞》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优游婉顺"的创作格调的激赏,而这两方面也成为了他独具一格的章句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从版本考证、文本提示、情节漏洞三方面来看,现在常见的《儿女英雄传》版本很可能经过了多次、多人的修改,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文康写作该书至少是分两个阶段写成的。最初的构思可能只有前二十八回。  相似文献   

14.
《乐记》是中国的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其内容中将音乐和人的心理联系起来以及音乐对人的影响改造的观点,具有音乐艺术治疗学的萌芽,这不但说明中国音乐治疗思想的历史悠久,而且也体现出《乐记》内容涉及之广泛。  相似文献   

15.
《乐记》不仅综合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还吸收道家的某些思想,从而呈现出儒道融合的倾向。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思想。  相似文献   

16.
17.
《乐记)从政治统治与道德教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认为教育首在“教民”,而乐教是“教民”的重要手段,认为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主要靠“情”的作用,而“情”的作用,正是音乐教育对社会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具有“德”的音乐与教育,是音乐教育发挥作用的基本教学依据与条件。  相似文献   

18.
《乐记》是先秦儒学艺术思想的文化结晶,蕴含了宝贵的人类原始美学思想因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血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艺术精髓和美学智慧,越来越成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宝藏。本文的意旨是揭开远古《乐记》美学思想的神秘面纱,探索深层民族审美心理和历史传承遗韵,使之融合到我们现代的艺术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乐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较为完整的音乐类书籍,书中记载了乐器词共19个,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乐器及音乐状况。《乐记》中的乐器词,按制作材料划分,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记》中乐器词的相关记载,反映出先秦时期音乐在祭祀、舞蹈、宴客等场合的广泛应用,也反映出音乐的等级区分、音乐的德化功能以及儒家推崇古乐、和乐,反对新乐、侈乐的音乐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朱熹的《诗集传》集古文、今文、汉学、宋学之大成,在《诗经》研究史上是继《毛诗郑笺》、《毛诗正义》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通过考证《诗集传》的成书过程,揭示朱熹对《诗集传》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独到的创新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对古老的文化经典《诗经》进行一次全面的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