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洲自然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样的自然带分布比较符合纬度地带性所描述的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也热衷于以此为案例讲授纬度地带性的现象。然而,师生都会碰到的困惑是:从植被类型来看,这样的植被分布明显是水分差异所致,更像干湿度地带性的表现。那么,非洲自然带分异的基础究竟是纬度地带性所述的热量,还是干湿度地带性所述的水分?  相似文献   

2.
放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是20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危机。就我们绥化地区整体范围看,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在人们不断向自然环境支取资源又不断向自然环境排泄各种废弃物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对策,因而水质污染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绥化地区的水污染问题。1.1水资源的污染状况。地面水、我区地面水的主要本体有松花江水系、呼兰河、通肯河、扎音河、棺木克河、和安达闭流区的水库泡沼等。据《绥化地区“…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分析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由于影响因素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即地理环境存在区域的差异性。易错分析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与表现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内涵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表现有:一是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三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由于考查的重点往往在表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因此在分析时要突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但是考生往往是表述不具体,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合理。考查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地域性。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影响地域分异的因素是多维的。地域分异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复合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充分认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思路,积极寻求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绥化地区,现已发现金代古城31座:其中绥化4座,望奎1座,兰西7座,青冈4座,明水10座,肇东5座。其中靠近呼兰河、诺敏河、泥河的有16座。古城规模已知周长的有18座,其中1500m以下的10座,1500—1900m的3座,2000—3000m的3座,3900m、5000m的各一座。金代的绥化地区肇东、安达属肇州,其他市县属蒲与路管辖。地区境内古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的各自然带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但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影响,在某些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就表现出一种特殊性,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够完整或很不鲜明,为了便于学生对这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把一些地区自然带分布的特殊性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农业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农业继续教育体系,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化农村,农业成人教育无疑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描述,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现行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职能作用不明确,机构设置欠合理;基本经费无保障,人员素质不均衡。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为整合机构设置、深化机制改革、优化人员结构、确保经费稳定。黑龙江省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还需加快改革步伐、争取国家支持、成立专门组织等。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统编小学自然教材十册课本共有178课,其中有关动植物、水土、地质等教学内容的有90多课,有关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及与农村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近70课。这些教材内容,在农村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农村,教学植物知识,有各种树木和农作物,有野生的奇花异草等;教学动物知识,有家畜家禽,鸟兽鱼虫,……我们在几年的自然教学中,尽力发挥大自然这个“天然实验室”的作用,让学生去观察。从而激发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约在20年前,我在分析一堂自己听过的课时冥思苦想,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如此贫乏,平淡,毫无表现力?为什么儿童的话语里没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又存在着地域‘差异.这种差异的具体体现就是各地不同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历年的高考题关于自然带的考查不仅出现频次高而且分值也大,因此该专题在高三第一轮复习及高一新课程学习中都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对农业生产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基于承灾体视角,以绵阳市为研究区,以区县为统计单元,采用该市农业局灾情统计数据并将农业人口因素纳入,进行农业灾情空间差异分析.在对各区县农业各子系统进行灾情分析后,汇总得出各区县农业系统总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县农业人口人均农业经济损失.研究得出,农业总的经济损失最重、较重、较轻的3类区县依次为:江油、安县、北川;平武、三台;游仙、涪城、盐亭、梓潼;农业人均损失最重、较重、较轻的3类区县依次为平武、北川;三台、安县、江油;涪城、游仙、盐亭、梓潼.表明各区县总的经济损失与人均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二者存在差异.据此指出,在灾后重建资金投放中,不仅应考虑各区县总的经济损失的差异,还应综合考虑人均损失的不同.最后提出恢复重建地震灾区农业生产体系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吴江的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吴江气候资源特征的角度论述了气候对吴江农业生产及耕作制度的影响,探讨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可能性及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同时对如何趋利避害,发展农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在历史上,乌江流域为流放者、移民以及流浪者的聚集之地,民族众多,生境不同。由于乌江流域地貌、气候、水利、土壤等不同自然条件以及各民族的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苗族、瑶族和仡佬族的山区型农业经济,布衣族和侗族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彝族、白族以农牧为生的农牧经济,使得乌江流域历来以生物资源开发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水平呈现高低梯度倾斜,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与文化遗产利用和保护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与文化遗产利用和保护中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剖析,认为认识观念错位、管理不利和立法滞后,是造成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指出应采取理顺管理体制、建全法律体制、强化教育体制、建立社区参与制等办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教学中,利用自然学具进行教学,不但形象直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因此,要求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自然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又反映了区域间的差异性,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综合和概括,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内容之一。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有:陆地自然带的主要类型;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非地带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